理论教育 大太监的拍马术:经典案例优化方案

大太监的拍马术:经典案例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的李莲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人,在清代,河间是个出产太监的地方。回来之后,他恳求专门替慈禧梳头的大太监向慈禧推荐自己。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奕讠斤的老婆、慈禧的妹妹听后,吓得汗流满面,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入宫中,同慈禧太后研究对策。在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李莲英又耍了新的花点子。最后一次,李莲英把驯熟了的那批鸟儿拿了来。

大太监的拍马术:经典案例优化方案

晚清的李莲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

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人,在清代,河间是个出产太监的地方。李莲英的同乡沈兰玉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个有头脸的太监。李莲英的家境十分贫困,从小就无父母,大概因失去管教的缘故吧,李莲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就是不务正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地道的流氓。他曾因私贩火药被逮捕,释放后缝皮鞋为生,后因羡慕沈兰玉有钱有势,就把心一横,自己阉割了生殖器,投奔了沈兰玉。

李莲英先是在梳头房当一“侍奉巾栉”的小太监,但他一直在寻找暴发的机会。他深深地知道,只靠这样一天天地熬下去,是无论如何也熬不出头的。所谓皇天不负有人心,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慈禧太后想改梳一种新的发型,弄来弄去不满意,一连几天,梳头的太监挨骂挨罚,无计可施,回到房里成天垂头丧气。李莲英一听,计上心来,立即跑出宫去,钻入妓院。妓院原是他过去经常光顾的地方,此次前来,决非为了贪图妓院风光,而是由于他深深知道,妓女们是最会打扮,也最赶时髦的女人。他在妓院里刻苦学了三天,掌握了几种最新最漂亮的发型。

回来之后,他恳求专门替慈禧梳头的大太监向慈禧推荐自己。开始,梳头太监怕再挨罚,不敢推荐,经李莲英再三恳求,并做了示范表演,梳头太监这才敢向慈禧报告,再加上李莲英的老乡沈兰玉也向慈禧吹风说李莲英心灵手巧,慈禧就同意让他试一试。

李莲英知道,此后半生全在这次梳头上了,这一宝如果押得好,就可飞黄腾达,如果押不好,那就鸡飞蛋打。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把从妓院里学来的本领尽数使在慈禧的头上,给她梳了一个当时在妓女中最流行的发式。梳完以后,慈禧左照照,右照照,十分满意,心情也就好了起来。一高兴,就让李莲英当了梳头太监。

李莲英的第一步是成功了。他知道,仅靠第一步成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继续努力,尤其是必须取得慈禧的信任,成了她的心腹之后,才能长期受宠。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这个机会又来了。咸丰皇帝知道慈禧太后十分能干,又有权力野心,怕自己去世以后慈禧会专权。于是,他跟权臣肃顺商议,把她比作武帝的钩弋夫人,其实是打算把她废掉后处死。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武帝临终前,怕自己死后立弗陵为帝,钩弋夫人母以子贵,再加上十分年轻,容易干政专权,就把她处死了。咸丰皇帝想借鉴前朝故事,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李莲英碰巧在暗中听到了这番话,他为了取得慈禧的信任,连夜从狗洞爬出皇宫,足留到慈禧的妹夫恭亲王奕讠斤的家中,把咸丰皇帝的这番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奕讠斤夫妇。奕讠斤的老婆、慈禧的妹妹听后,吓得汗流满面,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入宫中,同慈禧太后研究对策。

然后,奕讠斤的老婆便领着年幼的外甥、皇太子载淳去给咸丰皇帝请安,借机替慈禧说了不少好话,并以帝后之情、父子之义打动咸丰皇帝,从中斡旋、排解,从而暂时打消了咸丰皇帝要废黜慈禧的念头。李莲英由于这次告密,被慈禧引为心腹,他再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地位了。慈禧对他也更加宠爱,吃饭时遇有可口菜肴,宁肯自己少吃,也要给李莲英留着;而看到李莲英喜欢吃饭菜时,干脆一口不动,命令小太监端下去,送给李莲英。在李莲英四十岁生日那天,慈禧按着赏赐总督、巡抚的惯例,赏给李莲英蟒缎等物,还亲笔写了福、寿字,送给李莲英。朝廷大臣为了巴结李莲英,所馈赠的寿礼就更珍贵了。

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真可谓机关算尽,绞尽脑汁。在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李莲英又耍了新的花点子。他知道慈禧过生日的那天要“放生”以积“阴功”。于是,他事先买了许多鸟,暗中进行训练,最后,把鸟驯熟了,打开笼子在外边飞翔一圈,又自动回到笼中。

慈禧太后生日那天,来到颐和园的佛香阁下,只见在“云辉玉宇”牌楼下摆着许多鸟笼子,里面关着各式各样的小鸟,叽叽喳喳、扑扑愣愣,好不讨人喜欢。在正晌午时,李莲英恭恭敬敬地请慈禧太后“放生”。慈禧太后逐一将鸟笼子打开,刹那间,百鸟腾空,纷纷飞走。慈禧太后放空了一批鸟笼子,李莲英吩咐小太监又搬来一批鸟笼,慈禧太后再“放生”,就这样,一连“放生”数次,鸟儿都飞走了。最后一次,李莲英把驯熟了的那批鸟儿拿了来。慈禧太后打开鸟笼,百鸟鸣叫着在空中飞几了圈又纷纷飞回各自的笼中。对此,慈禧太后很纳闷,就问李莲英:“小李子,这些鸟儿怎么不飞走哇””李莲英连忙跪下高声说道:“喳,奴才回老佛爷的话,这是老佛爷皇恩浩荡,恩泽及于禽兽,这些鸟儿对老佛爷感恩戴德,才不忍飞走哇!这也是老佛爷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所致,是吉祥佳瑞之兆,老佛爷定能万寿无疆!”

李莲英这些肉麻的阿谀之词,慈禧太后听起来虽然舒服,但是,她也知道这是小李子在弄鬼,是事前把鸟儿驯熟了的缘故。慈禧太后怕周围的大臣耻笑她昏庸无知,于是,一反常态,对李莲英大加训斥:“胆大的奴才,竟敢在我寿诞之日,把驯熟了的鸟儿拿来让我放生,你如此这般,是想骗取赏银,还是存心愚弄我?”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众大臣、太监和宫女们个个敛息屏气,面面相觑。

阴险狡诈的李莲英面不改色,只见他过来跪在慈禧跟前,从从容容地说:“奴才万万不敢愚弄老佛爷,实在是老佛爷洪福齐天,上天才降吉祥。如果是奴才欺骗老佛爷,就请老佛爷以欺君之罪将奴才处置了!不过,在老佛爷降罪之前,奴才还有个大胆的请求。”慈禧太后脸都气青了,她压着火气说:“说吧,你这奴才还有什么请求!”李莲英磕了一个响头,慢慢地说道:“老佛爷放生的盛典还没有进行完毕,湖畔尚有百桶金色大鲤鱼,等待老佛爷放生。自古以来,有练鸟儿的,可是没有听说能训练鱼的。奴才恳请老佛爷放鱼,以测天意。奴才即或能训练鸟儿,可断断不能训练鱼儿呀!放生鲤鱼之后,老佛再降罪不迟!”(www.daowen.com)

慈禧太后听了这番话,越过牌楼,走到昆明湖畔,只见一百桶大鲤鱼,金翅金鳞特别好看。慈禧太后走到桶前,轻轻用手摸一下鱼桶,说了一声:“放”。小太监便一拥而上,把一百桶大鲤鱼全都放到昆明湖中去了。岸上众人瞪大了眼睛,盯着水中那些鲤鱼,说也奇怪,那些金翅金鳞的大鲤鱼游走以后,打了几个旋,又都游了回来,排成一个大横排——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昆明湖畔的石台阶下边,头朝慈禧太后吹着细浪,好像在朝拜一般。岸上众人,包括慈禧太后此时都看呆了。

这时,李莲英满脸春风,一团高兴,急步走到慈禧面前,双膝跪倒,朗声说道:“启奏老佛爷,上天有眼,老佛爷洪福齐天,爱民如子。今天老佛爷寿诞之日,天降吉祥,放鸟,鸟不飞走;放鱼,鱼不游去,这是有目共睹的吉祥瑞兆,哪里是奴才能够办到的呀?这是天意呀!若说奴才愚弄老佛爷,奴才万万不敢,若说今天奴才要讨赏银,却是要讨定了!老佛爷万寿无疆!”说罢,一连叩了三个响头,手舞足蹈地仍不肯站起来。众大臣和太监、宫女们也跟着起哄,一齐跪下,高呼万岁。这一来,把慈禧太后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飘飘然起来。当下把自己脖子上戴的朝珠拿下来,赏给了李莲英,众人又是一阵高呼万岁!

难道真是像李莲英说的那样,鱼儿不游走,是天降吉祥吗?当然不是。据爱新觉罗·溥仪说,奥妙仍在李莲英之手。原来,李莲英事前弄来许多鱼虫,装在一个个小纱布口袋里,把这些小纱布口袋固定在湖边石台阶下边的水里,鱼虫可以从纱布袋的网眼中逐渐游出去,这样,台阶下边的水中,便集中了一大片鱼虫。当鲤鱼被放生以后,发现湖边台阶下有许多鱼虫,自然游了过来吃鱼虫,从而自然排成一列,乍看去,好像朝拜一般,其实是在那里觅食。李莲英就用这样的手段,神化慈禧太后,以讨得她的欢心。

要说这是小的奉迎的话,那大的奉迎可就祸国殃民了。

颐和园的修建耗资三千万金,这些巨款,从何而来呢?原来,自从中法之战中国在马江失败之后,福建水师就丧失殆尽,清政府决定大办水师。事由李鸿章主持,但李鸿章接连奏请朝廷,筹集军费,却是总不获准。李鸿章无奈,只得亲自到朝中打探消息。李莲英便传出话来,对李鸿章说:“太后近年老想找个地方静居,要造个园子,只愁没有款项,时常感到烦躁,所以遇到各省筹款的奏折,往往不许。”李鸿章听了这话,知道李莲英的意思,两人就密商起来。

于是,他们两人商议,借建海军筹款的名目,责成各省每年定期定额输款,从中提出一半,作出筹建颐和园的经费。慈禧太后听说了这一消息,当然十分高兴,连连夸奖李莲英忠心能干。

李莲英可谓是一个“成功”的太监,他既有权、有钱,罪恶昭彰,又能得以善终,在中国历代太监中,实属少见。其实,他的秘诀就在于逢迎邀宠而有术。

然而,李莲英却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深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一刻也不能失去慈禧的欢心。因此,他凡事尽量小心谨慎,去迎合慈禧的心意。比如,他值班的房间慈禧住的地方很近,有时慈禧也过来坐坐,这本来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可是,狡诈的李莲英也用此作了一篇“大文章”。每逢慈禧来过之后,他都把慈禧坐过的椅子用黄缎包上。在清朝,黄色是帝、后专用的颜色,其他人不准使用。椅子一经用黄缎包上,别人就再也不敢沾边。值班的屋内共有十把椅子,慈禧先后坐过八把,这八把椅子一律被李莲英蒙上了黄缎子,十分醒目。慈禧得知以后,对李莲英的忠心、细心十分欣赏。

还有一例。一次,慈禧到恭亲王奕讠斤家去,途经李莲英府第,看见大门上贴着“总管李寓”四个大字,慈禧侧过脸去瞅了好长时间,慈禧这个小动作也没有逃过李莲英的眼睛。到了恭亲王府,李莲英立即向慈禧告一会儿假,获准后,他急如星火赶回家中,从大门上揭去“总管李寓”的门帖。然后,又一阵风似地赶回慈禧身边,跪下禀道:“奴才在宫中当差,总也不回家。那些小太监不懂规矩,竟然在奴才家的大门口帖上总管的字样,刚才奴才发现了,立刻请假回家,把总管的门帖揭下,并把那个混账的小太监打了一顿棍子,送交内务府严办,以儆效尤!”慈禧一听,不由得笑出了声,说道:“你处理得很好,就不用交内务府了。”李莲英可谓谨慎到家了。

光绪皇帝继位后,李莲英担心慈禧太后结束垂帘听政,把大权还给皇帝,那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于是,他把目光又对准了光绪皇帝。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万全之策。把自己的妹妹进献宫中,想借着年轻美貌的妹妹给自己开辟一条通向亲近皇帝的捷径。

光绪皇帝看透了李莲英的居心,对李莲英的妹妹根本不予理睬,更谈不上纳为妃嫔了。李莲英一看光绪皇帝不上他的圈套,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让妹妹去陪侍慈禧太后。在李莲英的指导下,李妹的一言一行无不深中慈禧的心意。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妹妹宠爱异常,连吃饭、听戏也叫她坐在一旁陪伴,并亲昵地管她叫大姑娘。这位李大姑娘顿时身价百倍,一些亲王的夫人见了她也要以礼相待,而那些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的大官僚们,则更争相让自己的眷属去巴结李大姑娘。李莲英有了这位妹妹的帮助,更加威焰逼人,满朝文武,莫不畏他三分。

后来,李莲英又巴结上了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光绪帝要处置他时,隆裕皇后从中劝阻,终于使李莲英老死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