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铜矿资源及评估情况简介

广西铜矿资源及评估情况简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6年,广西累计查明的铜金属资源储量为109.53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为74.87万吨,占查明总量的68.36%,铜矿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排位中居第18位。在已发现铜矿的矿区中,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铜矿区、广西德保县钦甲铜锡矿区2处为中型矿床,其他均为小型矿床。经统计,广西历年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所依据的经济及评估参数情况如下。这反映出铜矿在原矿产品评估时,价款可能偏高。广西铜矿仅为硫化矿,且均为地下矿产。

广西铜矿资源及评估情况简介

(一)矿产资源概况

广西铜矿主要分布在河池、来宾、桂林、百色等地区,矿床类型多样,主要有矽卡岩型、岩浆型、高温热液型、中低温热液型等,常伴生金、银矿。截至2016年,广西累计查明的铜金属资源储量为109.53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为74.87万吨,占查明总量的68.36%,铜矿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排位中居第18位。广西铜矿以贫铜(Cu<1%)为主,贫铜的保有资源储量为61.83万吨,占总量的82.58%,富铜(Cu>1%)的保有资源储量为13.04万吨,占总量的17.42%。在已发现铜矿的矿区中,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铜矿区、广西德保县钦甲铜锡矿区2处为中型矿床,其他均为小型矿床。

(二)广西历年矿业权价款评估统计分析

1.资料收集情况

2010—2017年,广西涉及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的报告共11宗,其中采矿权价款评估8宗,采用采矿权评估方法的探矿权价款评估3宗;其中5宗为铜矿产,6宗为铅锌或锡共伴生铜矿产。因采矿权价款评估样本数较少,将探矿权价款评估样本纳入统计分析范围。

按评估时间划分,2012年1宗、2013年1宗、2014年2宗、2015年4宗、2016年1宗、2017年2宗;按区域分布划分,梧州市3宗、柳州市2宗、桂林市2宗、贵港市1宗、河池市1宗、百色市1宗、来宾市1宗;按评估方法划分,收入权益法9宗、折现现金流量法2宗;开采方式上,均为地下开采;按产品方案划分,产品为原矿的有3宗,产品为精矿的有8宗。

2.报告统计情况

(1)储量参数情况。

经统计,广西历年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所依据的储量参数情况如下。

可采矿石量:介于10.73万~272.62万吨,平均为65.69万吨,主要在100万吨以下,占全部统计数据的82%。

可采金属量:介于85.94~8960.36吨,平均为2703.53吨。

可采储量品位:介于0.068%~1.41%,平均为0.54%,主要分布在0.6%~1.5%,占全部统计数据的55%。

(2)开发利用参数情况。

经统计,广西历年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所依据的开发利用参数情况如下。

设计生产规模:介于3万~45万吨,平均值为13.53万吨,以3万~10万吨居多,占全部统计数据的64%。

评估计算服务年限:介于3.76~6.7年,平均为4.95年。

开采回采率:介于84%~91.43%,平均为89%,大部分为90%,占全部统计数据的64%。

矿石贫化率:介于5%~16.1%,平均为10.72%,大部分为10%,占全部统计数据的55%。

选矿回收率:介于52%~87.55%,平均为74.15%,大部分为75%~88%,占全部统计数据的63%。

精矿产品品位:位于9.27%~25%,平均为17.3%,大部分为20%左右。

(3)经济及评估参数情况。

经统计,广西历年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所依据的经济及评估参数情况如下。

单位总成本:在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的评估报告(2宗,1宗精矿、1宗原矿)中,精矿单位总成本为574.67元/吨(矿石),原矿单位总成本为123.14元/吨(矿石)。

采矿权权益系数:有色金属的原矿采矿权权益系数为3.5%~4.5%,精矿采矿权权益系数为3.0%~4.0%。本次所统计报告中,原矿(2宗)的采矿权权益系数分别为4.0%、4.2%,平均为4.1%;精矿的采矿权权益系数为3.2%~3.6%,平均为3.39%,大部分为3.4%。

折现率:根据报告统计,折现率为8%或9%,其中取值为8%的占比73%。

(4)单位价款情况。

经计算,广西历年铜矿单位价款介于373.00~969.88 元/吨(金属),平均为707.43元/吨(金属)。

产品为精矿时,单位价款主要介于373.00~969.88元/吨(金属),平均为681.73元/吨(金属);产品为原矿时,单位价款分别为519.59、859.62、948.69元/吨(金属)(仅3宗),平均为775.97元/吨(金属)。

铜为主要矿产时,单位价款为519.59~948.69元/吨(金属),平均795.10元/吨(金属);铜为伴生矿产时,单位价款为373.00~969.88元/吨(金属),平均634.37元/吨(金属)。铜为伴生矿与铜为主要矿产的单位价款均值比为0.80。

原矿产品单位价款均值高于精矿产品单位价款均值,主要是因为评估报告中原矿与精矿计价系数基本一致(0.8左右),而且原矿产品计价均是通过铜精矿产品价格扣除销售采选成本后反推得到,采用的精矿产品价格模拟反推时采用的选矿回收率为90%、90%、93.4%,普遍高于精矿产品的选矿回收率(52%~87.55%),导致精矿产品单位价款均值低于原矿。这反映出铜矿在原矿产品评估时,价款可能偏高。

表2-3-1 广西历年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主要参数统计表

注:表中平均值为算数平均值。

3.基准价制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基准价主要受矿石类型、矿石品位、产品方案、资源分布区域、开采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基准价的分级制定。广西铜矿仅为硫化矿,且均为地下矿产。铜矿产品属于强流通性矿产,其销售价格主要参考国内主要金属网站价格,基本不受分布区域影响。因此,在制定铜基准价时可不考虑矿石类型、矿产分布区域、开采方式可能导致的分级。

上文统计结 果中,产品为铜精矿的单位价款要普遍高于产品为铜原矿的单位价款,表明产品类型对铜矿基准价制定有影响,但精矿产品品位高低对基准价制定有无影响暂未可知。为分析基准价的影响因素,应构建单位价款与矿石品位、产品品位、选矿回收率变量的散点关系图,分析单位价款与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1)单位价款与矿石品位相关性不强。

由铜矿单位价款与矿石品位散点关系图(可见,单位价款不随矿石品位的变化而变化,二者相关性不强。铜品位在Cu0.068%~1.41%变化时,单位价款总体处于363~970元/吨(金属)的区间之中无序变化,这说明制定铜基准价时,品位不作为分级制定的依据。

▲图2-3-1 铜矿单位价款与矿石品位散点关系图

(2)单位价款与产品品位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在铜矿单位价款与精矿产品品位散点关系图中,随着产品品位的升高,单位价款提高趋势明显,二者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需制订较为适中的精矿产品方案。

▲图2-3-2 铜矿单位价款与精矿产品品位散点关系图

(3)单位价款与选矿回收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在单位价款与选矿回收率散点关系图中,随着选矿回收率的提高,单位价款总体具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因此,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须以全区生产精矿企业普遍所能达到的选矿技术水平为参考,制定适宜的基准价。让选矿技术先进的企业有合理的利润收入,让选矿技术落后的企业利润相应地减少,以此鼓励矿山企业加强选矿研究,提升冶炼水平,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2-3-3 铜矿单位价款与选矿回收率散点关系图

以上分析表明,铜矿基准价无须分级制定,但需要以精矿产品为考虑对象,并选取行业普遍所能达到的选矿回收率水平。

(三)基准价模拟测算

1.方法的选取

铜矿的采矿权评估中最常见的方法为收入权益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根据《广西采矿权数据库(2017年5月)》,广西现有有效铜矿山12座,矿山服务年限为5~10年,平均为7.7年;矿山设计开采规模为3万~26.4万吨/年,平均为6万吨/年。根据《广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新建铜矿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须为3万~30万吨/年,服务年限须为10年以内。因此,模拟评估对象确定为小型且生产年限小于10年的铜矿山。根据模拟方法适用的条件,采用收入权益法较为合适。

2.参数的选取(www.daowen.com)

(1)矿产基本参数

矿产储量品位:取值0.76%。根据《广西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2016年)》,广西共有含铜矿产矿区100处,其中铜为主矿种的矿区59处(主要矿产23处、单一矿产15处、共生矿产21处),铜为伴生矿产的41处,品位的范围为Cu0.14%~4.98%。铜矿边界品位大于Cu0.4%,剔除小于边界品位的矿区后,共计有49处铜为主矿种的矿区,加权平均品位为Cu0.76%,故本次模拟取值Cu0.76%。

(2)开发利用基本参数。

开采回采率:取值91%。根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2016年)》,2016年广西共有主要开采铜矿种的矿山12座,其中正常生产的矿山5座,正常生产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平均为91.10%。根据区内矿山(3座)调研情况,矿山近年实际的开采回采率均值为92.12%,与数据库较为一致。本次就低取整数值91%。

矿石贫化率:取值10%。根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2016年)》,2016年广西共有主要开采铜矿种的矿山12座,其中正常生产的矿山5座,正常生产矿山的矿石贫化率平均为9.56%。根据区内矿山(3座)调研情况,矿山近年实际的贫化率为9.77%,与数据库统计值较为接近。本次取整数值10%。

选矿回收率:取值87%。根据《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2016年)》,2016年广西共有主要开采铜矿种的矿山12座,其中正常生产的矿山5座,正常生产矿山的选矿回收率平均为87.57%。根据区内矿山(3座)调研情况,矿山近年实际的选矿回收率为87.2%,与数据库较为接近。本次取整数值87%。

开采规模:取值6万吨/年。根据《广西采矿权数据库(2017年5月)》,广西现有有效铜矿山12座,平均设计开采规模为6万吨/年,本次取值6万吨/年。

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取值7.7年。广西现有有效铜矿山12座,矿山服务年限为5~10年,平均为7.7年,本次取值7.7年。

产品方案:设定为Cu20%铜精矿。根据上文统计分析结果,铜矿采矿权基准价的制定仅需考虑产品为精矿的情形,故本次评估以精矿为对象;根据统计结果,铜精矿品位主要为Cu9.27%~25.00%,平均为Cu17.3%,靠近常用计价产品的Cu20%。实际调研中,矿山精矿品位为Cu15%~25%,平均为Cu21%,与统计结果相似。因此本次模拟测算产品设定为Cu20%铜精矿。

(3)经济及评估基本参数。

评估基准日:设定为2017年12月31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矿业权市场基准价制定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7〕565号),本次评估基准日设定为2017年12月31日。

产品价格:取Cu20%铜精矿不含税金属单价29520元/吨。实际调研中,铜精矿计价采用铜金属价格,定价采用主流网站的实时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与主要矿产品网站的价格一致。查阅全球金属网(www.omeltal.com),了解到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42640元/吨(含税);根据矿秘书网(http://www.kms88.com/),铜精矿(Cu20.00%)的计价系数为80%~82%,故取均值81%。因此,20%铜精矿不含税金属单价为29520元/吨(29520=42640×0.81÷1.17)。在实际调研中发现,22%铜精矿销售价格为29900元/吨,与测试结果较为接近,因此本次模拟的20%铜精矿不含税价取值29520元/吨是合适的。

折现率:取值8%。根据历年价款评估报告统计情况,取值8%。

采矿权权益系数:取值3.40%。有色金属的精矿采矿权权益系数为3.0%~4.0%。本次评估以精矿为对象,根据历年评估报告统计结果,其大部分取值为3.4%,故本次取值3.4%。

3.模拟测算

(1)计算公式。

式中各个量的意义:

P——采矿权评估价值。

SIt——年销售收入。

K——采矿权权益系数。

i——折现率。

t——年序号(t=1,2,3,…,n)。

n——评估计算服务年限。

(2)参数计算过程。

n——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取值7.7年。

Q——评估利用可采储量。

A——生产规模,取值6万吨。

ρ——矿石贫化率,取值10%。

可采储量Q=T×A×(1-ρ)=7.7×6×(1-10%)=41.58万吨。

可采金属量=可采储量×品位=41.58×0.76%=3160.08吨。

精矿金属年产量=年开采矿石量×品位×(1-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6×0.76%×(1-10%)×87%=357.05吨。

年销售收入=年产量×单价=353.08×29520÷10000=1054.01万元。

表2-3-2 铜矿基准价收入权益法参数取值表

(3)计算结果。

计算得出总价款为200.45万元,单位价款为634.31元/吨(金属)。

(四)对比分析

模拟测算结果为634.31元/吨(金属),位于评估报告统计结果的主要分布区间(精矿统计结果区间为373~969.88元/吨)内,低于全部数据(含原矿、精矿)的均值707.43元/吨(金属)。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铜矿价格较之前有较大下跌,所采用的价格低于以往评估报告中精矿产品的销售价格。

从全国来看,正式公布基准价省份中,河南基准价制定结果为720元/吨(金属);青海省征求意见稿中铜矿基准价为768元/吨(金属),广西模拟结果略低于河南省、青海省的基准价。广西铜矿资源较少,在全国并不占优势,模拟结果比铜矿资源优势省份河南、青海较低,也较为合理。

(五)基准价建议

考虑到未来两年铜金属价格会回暖,基准价需略高于模拟测算值,且与历年统计值相当,因此建议铜矿基准价设定为700元/吨(金属)。

(六)可行性分析

本书在广西历年(2010—2017年)铜矿采矿权评估信息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测算,通过实地调查典型矿区进行参数校正完善,综合对比外省铜矿市场基准价情况,制定了广西铜矿采矿权市场基准价,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较为可行。

广西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统计共涉及评估报告11宗,产品为铜精矿单位价款统计结果区间为373~969.88元/吨(金属)。根据统计数据,本书分析了铜矿单位价款与矿石类型、矿石品位、产品方案、选矿回收率、地域的相关性,明确了铜矿采矿权市场基准价无须分级制定,但需要以精矿产品为考虑对象。采用收入权益法进行模拟测算,选取的模拟测算参数为:铜品位选取0.76%,开采回采率取值91%,矿石贫化率取值10%,选矿回收率取值87%,生产规模取值6万吨/年,评估计算服务年限取值7.7年,产品方案选取20%铜精矿,产品销售价格取值29520元,折现率取值8%,权益系数取值3.4%,模拟测算结果为634.31元/吨(金属)。尤其,模拟测算参数在实地调研典型矿山(3座)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校正完善,因而本次广西铜矿采矿权评估信息统计及市场基准价模拟测算工作总体较为可靠。

广西铜矿基准价制定结果为700元/吨(金属),处于广西历年评估报告统计结果的分布区间373~969.88元/吨(金属)内,与以往评估报告统计均值707.43元/吨(金属)相当,从区内来看较为合理;从全国范围来看,本次制定结果比河南省铜矿基准价720元/吨(金属)、青海省铜矿基准价(征求意见稿)768元/吨(金属)略低,也较为符合广西铜矿资源比河南、青海差的特征。总体上,本书制定的广西铜矿采矿权市场基准价较为合理。

表2-3-3 广西铜矿基准价收入权益法模拟测算表

表2-3-4 2010—2017年广西铜矿矿业权价款评估报告统计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