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士的通达风流打造卓越酒徒

名士的通达风流打造卓越酒徒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性情的贺知章则从来只管自己酣畅淋漓。贺知章生活的盛唐,正是“诗酒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蜀地自古酿酒业发达。盛唐时期,岷江入江口的戎州,不仅是美酒出川的交通要道,更是“街头酒贱民欢乐”的酒王国。杜甫尝到了春酒和宜宾的特产荔枝,即兴咏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春酒由此改名为“重碧酒”。重碧酒即为世界名酒五粮液的前身。

名士的通达风流打造卓越酒徒

不会写诗的侍郎不是好书法家

职场中深谙中庸之道的贺知章,业余时间那是安排得井井有条,写诗练字喝酒,工作生活两不误。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中记载贺知章:性放旷,善谈笑。晚年尤加纵诞,每每酒醉淋漓,酣畅至极,自称“四明狂客”,四处交友谈乐。

每次酒喝得痛快了,必须得挥笔泼墨写上几笔,每纸不过十几个字,但是在市面上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跟着喝酒的小弟们,每次都要赶紧收起贺大师的真迹来。

真性情的贺知章则从来只管自己酣畅淋漓。

是夜,街上行人稀少,月光伴着星辰,这是多么宁静美妙的一番景象。

忽见远处有个小老头,一边饮酒一边大声吟诗,打破了这夜晚的宁静。

这谁啊,衣冠不整,胡子拉碴,满身酒气,还这么摇晃呢,他这是在大街上骑马呢还是在旱地里坐船?

眼睛一眨,哎,小老头不见了。人去哪儿了,莫非是个神仙?

等到第二天早上,天刚亮,雾蒙蒙的长安街市边,旱井底下躺着一个人,还打着呼噜睡得正香!仔细一瞧,这不是贺知章贺大人吗?

原来是经不住酒香,公休日又多喝了两杯,骑着他的小马眼花掉旱井里睡了一晚上。(www.daowen.com)

这可是杜甫《饮中八仙歌》里写的,“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饮中八仙之首贺知章豪放、旷达,不拘小节。

《书史会要》中写到,贺知章“善草、隶,当世称重。晚节尤放诞,每醉必作为文词,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

别人都是喝酒误事,贺知章酒醉后写的字居然比平时还要好。

什么样的神人,才能如此放荡不羁,把酒喝到这境界啊。

也可能是因为如此性格,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20来首。

亦诗亦酒,诗酒相融。贺知章生活的盛唐,正是“诗酒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彼时,酒政松弛,酿造业发达,连皇上都在宫中亲自酿酒。在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酒肆中,上品皆为蜀地名酒重碧酒。

蜀地自古酿酒业发达。自秦孝公以来,四川盆地皆为秦之粮、铁基地,尤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后,治理了岷江水患,造就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唐时期,岷江入江口的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不仅是美酒出川的交通要道,更是“街头酒贱民欢乐”的酒王国

在唐代,戎州官坊用四种粮食酿制了一种“春酒”。贺知章的好友杜甫大约在公元743年到了宜宾,当时的戎州刺史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为他洗尘。杜甫尝到了春酒和宜宾的特产荔枝,即兴咏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春酒由此改名为“重碧酒”。

重碧酒即为世界名酒五粮液的前身。千年时光变迁,从重碧酒到姚子雪曲、杂粮酒,再到1909年因“集五粮精华而成玉液”正式得名,五粮液见证了诗酒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