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独特材质的鹰笛乐器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独特材质的鹰笛乐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鹰笛是用高原鹰骨做成的笛子,也流行于哈萨克等其他高原民族。本教把鹰视为神的飞禽,将鹰笛视为“神笛”。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独特材质的鹰笛乐器

第三节 鹰笛——材质独特的吹管乐器

鹰笛,藏语称“唐日”,是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藏族地区的吹管乐器。鹰笛也叫鹰骨笛,顾名思义是以鹰骨做成的笛子,用青藏高原秃鹫的翅骨作为材料制成。因鹰笛是用高原鹰骨做成的笛子,也流行于哈萨克等其他高原民族。

流行于藏区的鹰笛产生的年代非常久远。据本教文献《八界抉择本义记》记载,当时在雍仲本教典礼仪式上有“敲打鼓、摇扁铃、竖旌旗、吹螺号、拍‘家巴尔’、拨箜篌、吹神笛”等等情形。由此可见,鹰笛产生的年代久远,并与本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本教”一词的“本”本身是藏文古词,有“诵”甚至“唱”等含义,因此所有本教本身似乎在对神祇赞颂祷告,或念诵某些特定的咒语时都有把词唱音调的形式特点。本教自创立之初就有由祖师辛绕米沃其创立的“辛氏舞步”、“古鲁尔”道歌、“供云乐舞”;再如本教文献《八界抉择本义记》记载,当时在雍仲本教典礼仪式上有“敲打鼓、摇扁铃、竖旌旗、吹螺号、拍‘家巴尔’、拨箜篌、吹神笛”等等情形。

本教把鹰视为神的飞禽,将鹰笛视为“神笛”。如《多色米》中就有“原本生于太空神,向褐色神鹰磕头;原本生于太空神,向劲腾神鹰磕头”的记载。因此,用鹰的翅骨做成的笛子他们被认为是“神笛。流行在甘南藏区的鹰笛,取材于草原上巨鹰(秃鹫)翅骨制成,吹奏方法有竖吹和横吹两种。(www.daowen.com)

竖吹鹰笛需凿通两头鹰翅骨骨节,在一头开吹孔,骨身上掏制几个音孔,指按音孔,竖持吹奏,即可发出明亮清脆、悠扬的笛音。翅骨的长短粗细不同,音孔孔数亦不同,有三孔、四孔、五孔、六孔的、六指孔(前六孔或前五后一孔)。

横吹鹰笛只需凿通一头鹰翅骨骨节即可,中间无膜孔,其余开空和笛子相似,吹口为方形,开于上端正面,宽0.4厘米,长0.5厘米,持笛姿势、吹奏方法、指法和笛子相同。

鹰笛笛身长24—26厘米,径约1.5厘米,因腔体短小,鹰骨质地坚硬,故能发出清脆悦耳,高亢明亮的音色

鹰笛在音律上较为完善,旋律结构受藏族民歌的影响,乐句自由,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多使用装饰性的华彩音,音乐悠长辽阔,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鹰笛,春天吹得鸟语花香,夏天吹得山清水绿,秋天吹得牛肥羊壮,但在冬天时不能吹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