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邛州先茶记:魏了翁对邛州茶文化的探索与记述

邛州先茶记:魏了翁对邛州茶文化的探索与记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了翁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昔先王敬共明神,教民报本反始。眉山李君铿,为临邛茶官,史以故事三日谒先茶告君。而驰书于靖,命记成役。盖自后世典礼讹缺,风气浇漓,嗜好日新,非复先王之旧,若此者盖非一端,而茶尤其不可考者。且据此文,又若茶与茗异,此已为可疑。先王之时,山泽之利与民共之,饮食之物无征也。嘉祐以岁课均赋茶户,岁输不过三十八万有奇,谓之茶租钱。

邛州先茶记:魏了翁对邛州茶文化的探索与记述

◇ 魏了翁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

昔先王敬共明神,教民报本反始。虽农啬坊庸之蜡、门行户灶之享、伯侯祖纛之灵,有开厥先,无不宗也。至始为饮食,所以为祭祀、宾客之奉者,虽一饭一饮必祭,必见其所祭然,况其大者乎!

眉山李君铿,为临邛茶官,史以故事三日谒先茶告君。诘其故,则曰:“是韩氏而王,号相传为然。实未尝请命于朝也。”君曰:“饮食皆有先,而况茶之为利,不惟民生日用之所资,亦马政边防之攸赖。是之弗图,非忘本乎?”于是撤旧祠而增广焉。其费则以例所当得而不欲受者为之。园户、商人,亦协力以相其成。且请于郡,上神之功状于朝,宣锡号荣,以侈神赐。而驰书于靖,命记成役。

予于事物之变,必迹其所自来,独于茶未知所始。盖自后世典礼讹缺,风气浇漓,嗜好日新,非复先王之旧,若此者盖非一端,而茶尤其不可考者。

古者宾客相敬之礼,自飨燕食饮之外,有间食,有稍事,有啜湆,有设粱,有擩酱、有食已侑而酳,有坐久而荤,有六清以致饮,有瓠叶以尝酒,有旨蓄以御冬,有流荇以为豆菹,有湘苹以为(www.daowen.com)

芼,见于《礼》。见于《诗》,则有挟菜,副瓜、烹葵、叔苴之等。虽葱芥、韮蓼、堇枌、滫瀡、深蒲、菭笋,无不备也,而独无所谓茶者,徒以时异事殊,字亦差误。

且今所谓韵书,自二汉以前,上沂六经,凡有韵之语,如平声鱼模,上声麌姥,以至去声御暮之同是音者,本无它训,乃自音韵分于孙、沈,反切盛于羌胡,然后别为麻马等音,于是鱼歌二音并入于麻,而鱼麻二韵一字二音,以至上去二声亦莫不然。其不可通者,则更易字文以成其说。

且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也。若《尔雅》、若《本草》,犹从“艹”、从“余”,而徐鼎臣训荼,犹曰:“即今之茶也。”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为“艹”、为“人”、为“木”。陆玑谓“椒似茱萸”,“吴人作茗,蜀人作茶”,皆煮为香椒,与茶既不相入。且据此文,又若茶与茗异,此已为可疑。而《山有樗》之疏则又引玑说,以樗叶为茗,益使读者贸乱,莫知所据,至苏文忠始谓:“周诗记苦茶,茗饮出近世”,其义亦既著明,然而终无有命“荼”为“茶”者。盖传注例谓荼为茅秀、为苦菜,予虽言之,谁实信之?虽然,此特书名之误耳,而予于是重有感于世变焉。

先王之时,山泽之利与民共之,饮食之物无征也。自齐人赋盐,汉武榷酒,唐德宗税茶,民之日用饮食而皆无遗算,则几于阴复口赋,潜夺民产者矣。其端既启,其祸无穷。盐酒之入,遂埒田赋。而茶之为利,始也,岁不过得钱四十万缗,自王涯置使勾榷,由是岁增月益,塌地剩茶之名、三说贴射之法、招商收税之令,纷纷见于史册,极于蔡京之引法,假託元丰,以尽更仁祖之旧,王黼又附益之。嘉祐以岁课均赋茶户,岁输不过三十八万有奇,谓之茶租钱。至崇宁以后,岁入之息骤至二百万缗,视嘉祐益五倍矣。中兴以后,尽鉴政宣之误,而茶法尚仍京黼之旧,国虽赖是以济,民亦因是而穷,冒禁抵罪,剽吏御人,无时无之,甚则阻兵怙彊,伺时为乱,是安得不思所以变通之乎?

李君,字叔立,文简公之孙。文简尝为《茗赋》,谓:“秦汉以还,名未曾有,勃然而兴,晋魏之后。”益明于世道之升降者。其守武陵,尝请减引价以蠲民害,叔立生长见闻,故善于其职。予为申述始末而告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