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朔地区文化风气下降的内因及将吏对礼法的无视

河朔地区文化风气下降的内因及将吏对礼法的无视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人陈寅恪、钱穆等先生已经指出种族和文化两端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关键所在。这既有偶然性,也是北方文化风气下降出现的必然结果。藩镇匿丧,河朔地区的文化环境成为一大诱因[64],与藩镇将帅个人意志亦有关联[65]。我们注意到,并不是所有河朔藩镇都采用匿丧策略与中央周旋。我们不禁要问,何以同处于河朔地区相同的文化环境,甚至于相同的藩镇内,在易帅之际存在匿丧的有无?

河朔地区文化风气下降的内因及将吏对礼法的无视

北方地区,尤其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长时期处于文化领先地位。但在唐朝,或早至南北朝时期,受战乱、民族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内涵发生变化。前人陈寅恪、钱穆等先生已经指出种族和文化两端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关键所在。钱穆先生认为北方藩镇割据造成文化水平的下降,也因此让北方退居到历史上不重要的地位,并把原因归结到武人与胡人的兵权统治,从宏观上对北方的文化和政治形态进行了概括[54]。我们不妨具体探讨匿丧藩镇的文化风气

礼法教化的缺失让一些割据型藩镇不得不以“严法”来下驭[55]。割据型藩镇如河朔三镇、淄青等镇,自安史之乱后主流便是“各擅土宇,虽泛禀朝旨,而威刑爵赏,生杀自专,盘根结固,相为表里”[56],“号为反侧之俗”[57]。史言“河北之法,军中偶语者斩”[58]。淮西虽居中州,处于历任节度使之残暴统治下,亦是“禁人偶语于途,夜不然烛,有以酒食相过从者罪死”[59],致使人不知教义。故而李愬、裴度等平定淮西之后,变革前法,蔡人始知有生民之乐。又如淄青自李正己以来,“人俗顽骜,不知礼教”[60]、成德将士百姓“不知君臣逆顺之理”[61]等。这样的文化风气,发生匿丧现象就不难理解,正如史臣所总结的:“忠义之谈,罔经耳目,以暴乱为事业,以专杀为雄豪,或父子弟兄,或将帅卒伍,迭相屠灭,以成风俗。斯乃王道浸微,教化不及”[62]。亦容易明白为什么朝廷屡派文化素质高的官员像孔巢父、归崇敬、郑覃、韩愈等前去河朔宣慰的原因,他们对河朔叛乱的将士喻以逆顺忠义之理,常常不辱使命。

中原防遏型的藩镇,宣武比邻淮西、义成接壤魏博、河东邻近成德,昭义介于成德与魏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其文化风气多少受割据型藩镇所感染,即出现“河朔化”倾向,以致出现不孝不义的匿丧现象。这既有偶然性,也是北方文化风气下降出现的必然结果。昭义镇出现三次匿丧现象,即是受河朔风气影响,尤其是刘悟、刘从谏父子是从淄青而来,受“污俗”更深[63],故出现了三代人中两次匿丧。(www.daowen.com)

藩镇匿丧,河朔地区的文化环境成为一大诱因[64],与藩镇将帅个人意志亦有关联[65]。我们注意到,并不是所有河朔藩镇都采用匿丧策略与中央周旋。如魏博王士真在父母去世前后,“动皆合礼”“日惟药棘,绝浆泣蹈”[66],墓志所言虽有溢美,但与匿丧相较,实是天壤之别。再如淄青李纳贞元八年(792)五月卒,朝廷起复其子李师古为平卢及青淄齐节度营田等使,贞元十年(794)五月,李师古“服阕”,这表明他服满丧期。后来,李师古又“丁母忧”,朝廷再次起复夺情[67]。我们不禁要问,何以同处于河朔地区相同的文化环境,甚至于相同的藩镇内,在易帅之际存在匿丧的有无?藩镇匿丧除文化因素外,还有无其他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