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阅读引导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阅读引导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阅读引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读书能力与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开设阅读引导类课程是提升读者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高等学校图书馆围绕阅读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丰富多样的课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时期。

阅读引导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所谓阅读引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读书能力与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阅读引导通常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进行。

(一)读物推荐

读物推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采取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二)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指导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这种方式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三)阅读汇报

阅读汇报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准备汇报提纲。教师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一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展开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幼稚可笑,教师也要加以鼓励。学生汇报,教师调控。大致按教师启发谈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的程序进行。汇报形式力求多样,要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为主。

(四)阅读欣赏

阅读欣赏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语文能力,思维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受到感染与熏陶,情感上引起共鸣。形式上可以分为体裁赏析、写作手法赏析、内容和主旨赏析等。流程大体如下:

1.精心选择阅读文本(www.daowen.com)

阅读文本要力求短小精悍,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2.课外阅读指定篇目

学生调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评价。

3.自由讨论阶段

讨论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是多人一组。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由式,也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教师可以先确定一些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重的方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4.学生上台演讲

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

5.教师小结

教师肯定讨论中出现的闪光点,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拎出来让学生再思考、再认识。教师小结既是对当前课程的有力收束,又能为下一节阅读欣赏课蓄势,以使这种课型长期进行。

开设阅读引导类课程是提升读者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阅读引导,使大学生在浩瀚的信息世界里,学会鉴别文献信息的优劣和价值,挑选最佳的阅读对象,在阅读实践中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阅读心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努力提高阅读效果,培养阅读能力,达到最佳的阅读境界。高等学校图书馆围绕阅读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丰富多样的课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