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湛江傩舞文化:大岸村舞二真之秘

湛江傩舞文化:大岸村舞二真之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传,黄坡镇大岸村最早的一座“真衣庙”建于明洪武八年,供奉康皇大帝,举行 “舞二真”的遣灾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大岸村举行舞二真傩祭活动。此时鸣放铁炮三响,队伍进入真衣庙再表演一次“舞二真”,绕庙游三圈,即宣告全部傩祭结束。

湛江傩舞文化:大岸村舞二真之秘

相传,黄坡镇大岸村最早的一座“真衣庙”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供奉康皇大帝,举行 “舞二真”的遣灾活动。舞二真的主角是宋代抗辽元帅康保裔的部将车伦、麦必烈。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大岸村举行舞二真傩祭活动。车伦将军红脸执刀,麦必烈将军黑脸执钺。舞二真的主要内容如下。

设蘸请神 在真衣庙设蘸,由道士祭祀敬请康皇和车、麦二真君到坛,卜贝确认降临。

供奉朝拜 神灵降临后,乡民士绅供奉牲品朝拜,祈祷赐福平安

吴川市黄坡镇大岸村的“舞二真”傩面具

吴川市黄坡镇大岸村的“舞二真”演示场面(www.daowen.com)

舞傩怡神 随着道士念咒和陶鼓、八音乐器伴奏的《洛神调》乐声,车、麦二真君从蘸坛两侧亮刀、钺迈步出场,按七十二句口诀动作和套路来挥刀亮钺完成动作,每句口诀都有一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七十二句口诀:“莲花盖顶真难采,将军上马手攀鞍。鳌头独占步三台,魁星踢斗踏鳌鲤。乌龙摆尾前三进,五岳朝天去又来。脚踏龙门进玉堂,青龙过背两边藏。手持火把连天照,五岳遮头望四方。五指山头不遮云,未行先去问来人。斜插一枝花在此,重重华盖手抽身。太公打钓在江边,苏秦背剑去求仙。手执月里横枝桂,风吹月转下金天。千里眼观三宝殿,顺风耳听九霄音。金刀戳破银波浪,万里飘纷一扫尘。将军放箭去悠悠,马行十步九回头。手持一把朝天棍,野草闲花满地愁。四门打头闹扬扬,风飚勒马又收缰。将军难放马前箭,韩信难标马后炮。一枝红杏过墙来,玉人移下后园裁。将来必做顶天柱,翻身又是栋梁材。二龙争珠上帝台,摇头摆尾下天来。犀牛望月天边近,燕子翻身两翼开。五关把守路难通,交刀挫斩断江龙。关羽拖刀归汉主,汉高难以斩丁公。王母收邪一枝花,太公踢球落仙家。手执月斧弹三界,扫尽乾坤喜意加。七星捧笏去朝天,观音洒尽下凡筵。玄坛持鞭把猛虎,目连救母上西天。禄神护身喜意多,钟馗持剑斩妖魔。织女标梭机上过,牛郎仰颈望银河。赵子龙来一支枪,毒蛇拦路万丈长。金鸡独立真妙景,抽手向前相问相。左是青龙右白虎,前排朱雀后交枪。日升海甲金响亮,手执君王刀一张。月照龙鳞冰片片,一双飞过结鸳鸯。一事向来受皇恩,战战兢兢见上人。千里眼观未敢进,整盔束甲就抽身。双凤朝阳入广寒,三战呂布动旗杆。神人共乐传千古,万福攸同保平安。”舞毕,众乡民抬着康皇神像,簇拥着车、麦二真君围绕着真衣庙走三圈,然后出巡。

大岸村真衣庙“舞二真”的音乐简谱记录

巡游遣灾 出巡时先鸣放铁炮三响,游神队伍的彩旗队、勇士队、飘色队、狮子队浩浩荡荡在前面开路,康皇神像轿居中,车、麦二真君伴随左右。村民各家各户设供品(俗称摆盅)候迎,游神队伍按约定路线巡游,游至家家户户设置的“盅位”处,车、麦二真君要在此处舞傩,其他人亦起舞助兴,鼓乐声、鞭炮声齐响,十分热闹。因为是在正月期间举行,俗称“游春”。

散场结束 游毕,游神队伍回到真衣庙,围绕着真衣庙走三圈。此时鸣放铁炮三响,队伍进入真衣庙再表演一次“舞二真”,绕庙游三圈,即宣告全部傩祭结束。

据1934年出生的“舞二真”第20 代传人黄太宇介绍,此舞是由一世祖黄伸义(公元1358年生)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从吴阳岭头街授练后传入大岸村,后来按“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家规相传,至今已20 代。舞二真是中原民俗文化南传峤海的典型,在湛江傩舞中独具一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