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原民兵研究:中原民兵在1973-1985期间转型中的作用

中原民兵研究:中原民兵在1973-1985期间转型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原民兵一直担任着重要目标的守护任务,有效地保护了铁路、桥梁、仓库和重点工程等重要目标的安全,打击各种破坏活动,有力地保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节假日和一级战备期间,还组织民兵28.5万余人,对全省1万多个目标进行守护。中原民兵守护铁路安全。护航不畏险,设标排艰难。护库民兵连,同库区职工、社队民兵组成联防,先后两次扑灭山火,保护了库区的安全。

中原民兵研究:中原民兵在1973-1985期间转型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原民兵一直担任着重要目标的守护任务,有效地保护了铁路桥梁仓库和重点工程等重要目标的安全,打击各种破坏活动,有力地保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1973年,湖北省民兵共派脱产民兵336人守护铁路桥梁27座、隧道2个;到1975年,全省共组织脱产民兵627名,分别对42个重要目标进行守护,湖北各地还组织5 000多名民兵担负护厂、护库等保卫任务。1976年,民兵守护目标增加44个,撤出10个;截至1977年2月,湖北省共派出民兵1 071人对77个目标进行守护,其中铁路桥梁58座、隧道8条、电台2个、棉花仓库7座、炸药库1座、油库1座。节假日和一级战备期间,还组织民兵28.5万余人,对全省1万多个目标进行守护。截至1983年底,湖北省民兵共守护各类目标85个,其中重点工程2个、桥梁61座、隧道8条、仓库12处、电台2个,共动用民兵1 346人,执勤哨位91个,并根据不同等级,分别采取固定驻点守护和季节性守护相结合,定期分批轮换。

在国家的一些重要的保护工程,如铁路、航道、大型水库等,到处都有中原民兵执勤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奉献着,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中原民兵守护铁路安全。1981年8月17日夜晚,郧县白云山地区山洪爆发,淤泥沙石埋没了白云山隧道附近的铁路。担任守护任务的民兵朝着迎面而来的列车挥动手电筒,打出列车手势,列车紧急刹车,避免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事后,襄樊铁路分局授予该民兵班一面“警惕戒备,勇救列车”的锦旗。

民兵护航不怕牺牲,保护导航线路胜过自已的生命。1973年3月的一天,满载旅客的“东方红64号”轮逆江而上,正在江边劳动的一班民兵副班长向家祝忽然发现导航电话线被山上滚下的飞石打断,电话是行轮的耳朵,信号台就是靠它指挥的,同时行轮通过下游不远的地方还是一段布满礁石的险道,属于错船禁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刻不容缓,闻讯赶来的民兵班长毛忠藩立刻抓住线头拼命地向另一端拉去,又从女民兵张享贵手里接过另一端线头缠着的钢钎,急速的电流迅速从他身上通过,顿时,毛忠藩感到眼前发黑,头昏脑胀,汗珠从额头直往下滚。他咬紧牙关,振作精神,顽强地用身体导电长达12分钟。信号台因而保持了电话畅通,顺江而下的三艘行船和驶上来的一艘客轮安全地通过了峡区隧道。

护航不畏险,设标排艰难。在巫峡中部傅里溪航道南侧,有一座名叫“大牛儿石”的礁石,枯水季节,“牛头”高出水面20多米,挡住半边航道;洪水季节,淹没了礁盘,“牛头”时隐时现。每当夜航,航标工人常因“牛头”上航标灯熄灭而无法靠近检修,只能把艇停在“牛身”附近守候,用艇上的信号灯指引航轮。为了保证行轮的安全,必须炸掉“大牛儿石”上的林立石峰,拨掉“牛头”。楠木园的7名男女民兵,协同航道工人开赴“大牛儿石”下,他们立在船头,脚下是翻滚的江水,面前是直插云天的陡峭石峰,民兵就搭人梯,攀绳索爬上去,把钢钎大锤一件件传上工作面,在礁盘上挥锤打眼干了起来。放炮时,没法上岸躲炮,他们就把身体紧贴偏岩壳,东边放炮西边躲,3天时间放了40多炮,炸平了礁盘,制服了这头“恶牛”,为巫峡航道清除了一大隐患。[49]

广大中原民兵在执勤的过程中,打击了犯罪分子,保卫了国家财产的安全。被人们誉为“大坝卫士”的长江三峡葛洲坝民兵,从1973年开始,将工区划分为8个联防区,出动490名民兵进行联防执勤,民兵日夜巡逻在施工现场,保护了工程设备的安全。1973—1983年,他们共组织民兵12万人次参加守护执勤,配合公安机关破获案件1 000余起,制止斗殴100余次,收缴凶器700余件;民兵共追回被盗钢材1 700多吨,木材370多立方米,有效地保证了大坝的建设、通航、发电。护库民兵连,同库区职工、社队民兵组成联防,先后两次扑灭山火,保护了库区的安全。1983年1月26日下午,附近山头烧荒放火,护库民兵闻讯跑步赶到现场,与库区职工、附近群众一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终于扑灭山火,保护了仓库的安全,使附近1 600余亩树林免遭损失。

在河南,1981—1985年,仅在洛阳地区参加护路的民兵排除险情达41次,协助铁路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分子59人,处理其他铁路案件26起。[50]在濮阳,河南油田人民武装部组织的民兵执勤分队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被誉为“中原明珠”的河南油田的百里油区。自1979—1983年,民兵配合公安部门查获盗窃油田物资器材的大小案件800多起,追回赃物价值达25万多元,被称为“油田卫士”。双河油矿采油五队有一口用来观察地下油层压力变化的技术资料井。为了获得准确数据,1981年1—9月,工人先后向这口井内注入18吨柴油,但每次都会被人偷放掉。职工连续七次去提取资料都没有成功,使国家受到了近万元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生产。基干民兵排长董富连听说后,主动向领导请求申请了保护这口井的任务。每天晚上,他带领6个民兵步行四五里赶到现场,分散潜伏在离井口30多米远的黄豆地里。当时正值深秋天气,地上水湿,身上经常被蚊虫咬。民兵在地上连趴七八个小时,每次都是一身水一身泥。经过12个日夜,还是没见偷油人的踪影,但民兵毫不松懈,仍密切注视着油井周围的动静,1981年9月底的一天夜晚,民兵们第13次在井场周围潜伏起来。凌晨一点多,一个挑着水桶的模糊人影悄悄地走进井场,在观察四周无人后开始作案。潜伏了13个夜晚的民兵,在此时一跃而起抓住嫌疑犯,保证了技术资料获取的成功。[51]

中原民兵在执勤的过程中,还充分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挂在心上。据不完全统计,1973—1985年,湖北省守护铁路的执勤民兵先后抢救遇险群众20余人。1982年1月27日下午,从郧县将军河火车站开出的一列货车即将通过将军河2号隧道,正在马家坪大桥执勤的民兵周炳学发现一名妇女还在前面轨道上缓慢行走,小周高声呼叫,该妇女仍无反映。在危急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飞奔过去,用力将那妇女推出轨道,火车顺利通过,妇女得救了,事后他才知到该妇女是一名耳聋妇女。1970年以来,他们共护送老弱病残和儿童1 000多人次安全过桥,当发现有的行人在河边喝脏水时,民兵们就在桥边办起简易“供水站”,请过往群众饮水。[52]1978年7月26日,鄂西陡降暴雨,且河水位猛涨,当阳县慈化区共和乡马家桥一带一片汪洋,马家桥桥面上的水已经没及胸深。当晚8时,一个中年男子头顶一个六岁多的小男孩过桥,由于天黑水急,桥面又无栏杆,不幸被激流冲走。正在这里观察汛情的乡油脂加工厂职工刘春政发现后,衣服鞋子没脱就跳入水中,一把抓住了小孩。他一手托起小孩,一手与激流拼搏,用尽全身力量,将小孩送上了岸。可回头一看,那男子正一沉一浮地在洪水中挣扎,又被冲出了20多米远。刘春政第二次冲入激流,将这位男同志抓住,艰难地将他拖上了岸,又借来独轮车将他父子二人送往大队卫生室抢救。[53](www.daowen.com)

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影响到了部分执勤民兵的切身利益,一些公社党委适应了变化的新形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保证执勤民兵的切身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执勤民兵的执勤积极性。

下面以鄂陕交界的湖北郧县将军河公社为例。该公社担负着管辖内的襄渝铁路的守护任务。为了确保祖国西南“大动脉”的畅通无阻,1981年该公社党委随着变化了的新形势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消除了执勤民兵的后顾之忧,措施如下:

(1)由个人带粮改为公社供应。这个公社山大人稀,面积900多平方千米,27个大队都分配了铁路执勤任务。三分之二的大队离执勤点在20里以上,最远的兴光大队达25多千米。以前执勤民兵一直是从家里带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各队的口粮标准不均,粮食品种不一的矛盾更加突出,这给集体准备伙食带来了不少困难。对此,该公社党委研究决定:铁路执勤民兵的口粮随各队夏、秋卖公粮时一次性交到公社,由公社粮管所统一供应,口粮低于30斤的补足30斤;食油从产油较多的大队调剂,按社直机关干部的标准供应。这样,民兵到公社卖粮,最远只有十千米,他们再也不用为粮、油犯愁了。

(2)执勤民兵不分配联产计酬任务。1980年初,该公社绝大多数队将旱坡红薯地按人口或劳力划给各家各户,种植油料和猪饲料,实行联产奖惩。执勤民兵也分到了责任田。一排长孙兴成,家有爱人和两个孩子,共分地约0.000 8平方千米,缺劳力,耕种困难。有些民兵也有些类似情况,不能安心执勤。该公社党委发现情况后,认为联产计酬不能一刀切。1980年3月在公社三级干部会上宣布,执勤民兵不分联产计酬的油料、饲料地,缺少劳力的家庭酌情减少任务。民兵终于又可以安心地站在执勤岗位上。

(3)落实政策,不减少民兵的个人收入。按当时的国家政策规定,参加铁路执勤的民兵报酬按照亦工亦农待遇,每月40元,交队20元,余下为个人生活费。1980年以来,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放宽,该公社许多队富裕起来。1980年底,有70%的大队日工分值在7角以上,少数队超过1元。有的干部受“向钱看”的影响,提出了执勤民兵不交款,也不参加队里记工、分配的做法。该公社党委及时纠正了这种倾向,多次在干部会上教育大家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交款记分、在队分配的规定,保证了执勤民兵不低于同等劳力的收入。1980年8月,该公社民兵张相国患病住院一个月,但党委照发工资、照记工分,使执勤民兵深受感动。

(4)给民兵拨出农副业生产地。该公社党委经常教育民兵树立艰苦奋斗、以哨所为家的思想,同时也积极为他们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该公社党委书记在大桥大队蹲点时,经常利用检查生产的机会将大桥大队干部领到民兵住处询问、了解民兵的生活困难,动员他们为民兵拨送部分生荒地。经过大桥大队和生产队同意,民兵先后在驻地开荒12亩,生活质量不断改善。1980年,执勤民兵连共收粮食4 525斤,蔬菜73 380斤,油655斤,产肉1 935斤,积累现金993元,菜、油、肉基本自给,每月伙食费仅需8元左右。以前是靠酱菜过日子的五班,1980年杀了两头大肥猪,人均食肉60余斤,成了“油水大”的冒尖班。

该公社党委的改革,激发了民兵的执勤热情,民兵心爱哨所,以路为家,履行“铁道卫士”的光荣职责,该公社和守护民兵连也多次被上级树为铁路执勤先进单位。[54]

总之,在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这种改革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适应了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升了民兵参加执勤的积极性,确保了铁路、桥梁、航道、仓库等重要目标的安全,使民兵成为了社会秩序的守护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