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经新解:干净卫生是餐馆的核心标准

茶经新解:干净卫生是餐馆的核心标准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人选择餐馆,其实就是两个核心标准:一个是口味不错,另一个是干净卫生。可对于卫生的要求,一直比较模糊。茶圣话里说得明白,这“巾”专门用来“洁诸器”。既然是餐具,那干净卫生就应该是硬性的要求。《茶经》所倡导的这种对待茶器的态度,至今仍有实际意义。可时至今日,爱茶人对待茶器卫生的态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陋习,在使用紫砂壶的爱茶人中最为严重。

茶经新解:干净卫生是餐馆的核心标准

现代人选择餐馆,其实就是两个核心标准:一个是口味不错,另一个是干净卫生。饮茶之道,其实也是如此。一方面,茶要品质优异;另一方面,茶器也要一尘不染。对于口感的追求,可谓古已有之。毕竟,这最为直观易懂。可对于卫生的要求,一直比较模糊。直到现代医学出现之后,人们才真正知道很多病症都是由于饮食不洁所引起的。对于餐具的清洁,也才有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陆羽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的饮茶器。这其中就有好几样属于洁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巾”。《茶经》原文中记载:

“巾,以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茶圣话里说得明白,这“巾”专门用来“洁诸器”。这里的“诸器”,自然指的就是茶器了。

“巾”所用的布,就是一种粗绸。从材质上讲并不名贵,但却非常实用。众所周知,真正的绸缎吸水性不好,并不适合用来做清洁之用。反而是粗绸或是棉布,更适合参与到一线劳动之中。陆羽是要拿“巾”干活而不是摆设,自然就要以实用性为出发点了。

《茶经》中“巾”的性质,有点类似于今日茶席之中的茶巾。可在用途上,细究起来又不尽相同。茶席之中的茶巾,多用于台面的清洁与打理。在注水或是分茶时,滴漏下的茶汤都用茶巾擦拭。(www.daowen.com)

至于《茶经》中的“巾”,则是用来清洁茶器。“巾”一块都不够用,还特意嘱咐说要“作二枚互用之”。需要准备双份的茶器,在《茶经·四之器》中还只有“巾”一种呢。

后面在《茶经·九之略》中,陆羽又给茶器做了减法。列举了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省去的茶器。细看之下,我们发现“巾”竟然在不可省略的名单之中。显然,陆羽对于茶器的清洁十分重视。不管在什么环境之下,茶器都应保持清洁的状态。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我们到饭店吃饭,也需要洁净的餐具。细究起来,茶器也是餐具的一种。虽然它艺术价值高了,但也不应脱离本质属性。既然是餐具,那干净卫生就应该是硬性的要求。陆羽生活在距今1300年前的时代,已经意识到要专门准备“巾”去清洁茶器了。《茶经》所倡导的这种对待茶器的态度,至今仍有实际意义。

可时至今日,爱茶人对待茶器卫生的态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有些人可能是手懒,最终弄得茶器上满是茶垢;可还有的人,是故意要让茶垢布满茶器之上,还美其名曰“养器”。这种陋习,在使用紫砂壶的爱茶人中最为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