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2021:减少文化贴现之美学传播策略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2021:减少文化贴现之美学传播策略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国电视节目或电影在价值上减少的百分比叫作“文化贴现”,一个进口电视节目或电影的“文化贴现”公式计算如下:国内相应产品的价值-进口价值/国内相应产品的价值。同时,从观众的接受反馈中可以看到,海外买家在购买版权后的译制、配音水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原作的接受和观感,从而影响文化传播效果,此类问题需要在今后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引起重视。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 2021:减少文化贴现之美学传播策略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影像艺术形式,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审美矛盾关系嬗变:第一个阶段是格里尔逊模式——功利性主导下的纪录片审美;第二个阶段是直接电影——客观纪实性主导下的纪录片审美;第三个阶段是新纪录电影时期——大众接受主导模式下的纪录片审美。[15]

产业经济学家考林·霍斯金斯(Colin Hoskins)和拉尔夫·米卢斯(Rolf Mirus)在影视节目贸易的研究中提出了“文化贴现”的概念:“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外国电视节目或电影在价值上减少的百分比叫作“文化贴现”,一个进口电视节目或电影的“文化贴现”公式计算如下:国内相应产品的价值-进口价值/国内相应产品的价值。[16](www.daowen.com)

《风味原产地》作为大众接受主导模式下的纪录片代表,它精良的拍摄制作、适应信息碎片化时代文化消费的短时长、只关注于纯粹食物的叙事策略等艺术性和非功利性特征,使其在海外传播过程中更易被观众接受;在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它打破海外观众的期待视野,制造恰当的审美距离和召唤结构,提供更好的审美体验,也使得自身的文化贴现大大减少。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同时,从观众的接受反馈中可以看到,海外买家在购买版权后的译制、配音水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原作的接受和观感,从而影响文化传播效果,此类问题需要在今后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