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七年级下册足球: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

七年级下册足球: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主要学习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以及个人防守战术——封堵,同时对头顶球技术进行动作分析,介绍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练习队员4人一组,在场地内进行运球越区练习。

七年级下册足球: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

本课主要学习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以及个人防守战术——封堵,同时对头顶球技术进行动作分析,介绍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

一、小场地内绕障碍自由运控球

运控球技术是突破对方防线,维持控球权,确保比赛优势,选择进攻时机,获得射门及传球机会的重要手段。在足球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应重点加强运控球技术的练习。在小范围内,通过设置一定的障碍,队员进行运控球训练,对提高队员一对一单兵作战能力以及掌控比赛节奏的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图7-1 绕障碍运控球

训练方法

1.运控球绕障碍

在中圈内设置标志盘、标志桶、标志杆等各种数量不等的障碍物。练习队员11人一队。全队每人一球,在中圈内运控球,运控球的同时要注意不碰到场内设置的障碍物以及其他练习队员与球。

图7-2 运控球绕障碍

练习时,使球始终处于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运控球速度越快越好,并且结合各种变速变向。

2.快速绕三角运球

练习队员6人一组,两个球。在相距10米左右的场地两端画两个三角形,边长为3~5米。6名队员一分为二,各有一球在场地两端。第一个队员快速运球沿三角形绕一圈后,将球迅速传向对面的第二个队员,并快速跑动交换到对面队尾。两队的第二个队员重复第一个队员的练习过程。依次轮换,直到所有的队员都回到原来的位置。

图7-3 快速绕三角运球

运球变向时要快速调整支撑位置,身体重心要紧随球走。脚触球频率要快,推拨球的距离要小,始终保持球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传球后要快速跑动交换位置。

3.运球强行过人

将15米×10米的练习场地划分成三个相等的区域。练习队员4人一组,在场地内进行运球越区练习。两队员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中间两个队员一个进攻,另一个在相应的区域内防守。进攻队员在一侧端线区域内接应由端线控球队员传来的球,然后用身体掩护着球强行越过防守队员防守的区域,再将球交给另一端的无球队员。最后与接球队员交换练习角色,防守队员则与第一传球队员交换练习角色。不断反复进行练习。

图7-4 运球强行过人

练习时,防守队员只能在自己的防守区域内防守,不能越区。运球队员要运用各种控球方法,摆脱防守队员,越过防守区域。防守队员逐渐加大防守力度。

二、个人防守战术——封堵

封堵是指防守队员始终位于持球队员和本方球门的内侧,与持球队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为限制对方展开快速有效的进攻,封锁对手的前进或传球路线以及射门路线,持续保护身后空间,争取回防时间,延缓对手进攻的一种防守手段。它的客观表现是防守者占据了有利的防守位置,并持续保持对持球进攻者的防守压力而始终没有实施抢球行动。

训练方法

1.二防三

练习场地20米×15米,练习队员3人进攻,2人防守,其中一个为固定传球队员A。传球队员A将球传给一侧前锋B,前锋B接球时同侧后卫上前封堵,迫使控球前锋B将球回传,此时控球前锋B向前运球或向异侧队员C传球。

图7-5 二防三

练习时,后卫封堵回位要快,要堵内线。另一侧的防守队员要向内收缩形成保护。进攻队员争取射门得分。练习一段时间后,攻守队员交换练习。

2.封堵传球路线

6人一组,另有一个守门员,在罚球区外侧边路进行练习。一传球队员A传球给快速下底的边锋队员B,此时一个防守队员D1快速迎上去封堵边锋B的运球路线和传球路线,迫使边锋B向回传球或向回运球。其他两个防守队员D2、D3分别盯防进攻队员C和A。(www.daowen.com)

图7-6 封堵传球路线

练习时,后卫封堵要快速到位,防守位置要恰当。练习一段时间后,交换练习角色。

足球知识

头顶球动作分析

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实践证明,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在传球、射门、阻截和抢断等方面发挥的优势日趋明显,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是破坏对方进攻的有力武器,而且经常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致命武器。

头顶球是一个自下而上全身协调发力的动作过程,它的动作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判断与选位、蹬地与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身体控制。

图7-7 争顶头球与头球射门

1.判断与选位

判断与选位是完成头顶球动作的前提,可直接影响顶击球的时间、力量和方向。合理的选位应以准确地判断为依据。

2.蹬地与摆动

蹬地是头顶球的起始发力阶段。其作用是在起跳时,利用下蹬反作用力,起跳腾空,使身体到达跳顶位置,同时通过有力的后蹬,加速身体的摆动,增大顶击力量。摆动是顶球的主要力量来源。摆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腰腹部肌肉的力量与动作协调性。

3.头触球

在头顶球中,头触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击球的效果,动作表现上为主动击球,头触球也称为击球动作。其动作包含击球时机、击球部位和击球刹那颈部发力等因素。

4.触球后的身体控制

头顶击球后,身体姿势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在争顶、跳顶、冲顶或鱼跃顶球之后,既要注意落地缓冲和保护动作,又要注意控制身体姿势,保持重心的稳定,保证动作的转换速度。

足球文化

“铿锵玫瑰”中国女足

中国第一支国家女子足球(集训)队于1984年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女足运动在中国兴起。1982年开始有业余队比赛,1984年终于组建了第一支女子国家集训队,并第一次举办了全国女子足球邀请赛。此后,中国先后举办广州、西安等国际邀请赛。至1986年,中国女子足球首次远征欧洲,在意大利举办的两次国际邀请赛上分获冠军、季军。同年,又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图7-8 “老女足”的合影

1996年和1999年是中国女足历史中最为闪亮的年份,美国是中国女足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在美国举办的奥运会世界杯的决赛中,中国女足两次惜败美国,但是却征服了整个世界,“铿锵玫瑰”的美誉也因此传开。孙雯一越成为中国女足的头号球星,刘爱玲、金嫣、赵丽红、刘英、范运杰、高红等人时至今日依然存在于中国球迷的记忆中。

图7-9 女足球星风采

但是由于忽视对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女足受到了惩罚。此后几年中国女足青黄不接、无人可用的困境愈演愈烈,2001年中国女足在亚洲杯比赛中丢失了占据多年的霸主地位。尽管多年来一批批女足姑娘们不懈努力,但是直到现在仍然不能重现鼎盛时期老女足的风采。

对于现在的中国女足,著名足球评论员段暄说道:“中国女足一步步走过来实属不易,我们的小花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想要登上世界巅峰,我们还需要打磨,还需要耐心和毅力。”

图7-10 2015女足世界杯上的中国女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