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外交史:1814-1827年的外交政策

英国外交史:1814-1827年的外交政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14年3月31日,在法兰西人民的热烈欢迎下,反法联军进驻巴黎。1814年4月4日,在枫丹白露,拿破仑·波拿巴正式签署了退位文件。当英国坚持拒绝分裂法兰西第一帝国时,奥地利帝国赞同了英国的做法。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处理战败国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方式充分体现出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在如何处理法兰西领土的问题上,反法同盟国家发生了

英国外交史:1814-1827年的外交政策

精彩看点

拿破仑·波拿巴仍在抵抗—拿破仑·波拿巴退位—波旁家族—法兰西王国的新宪章—英国奥地利帝国防止法兰西王国被分裂—拿破仑·波拿巴逃跑—英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劣势—生性谨慎的英格兰人—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对阿瑟·韦尔斯利和拿破仑·波拿巴的评价—维也纳会议—反法同盟国家的节制—英国人对《维也纳条约》的真实看法—英国外交政策的延续性—英国人被迫选择的道路—1812年战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的远见—1812年战争的结果—“神圣同盟”—乔治·坎宁重返政坛—乔治·坎宁开始应对西班牙和葡萄牙问题—乔治·坎宁开始应对希腊问题—纳瓦里诺战役

1814年春,查狄伦会议中的反法同盟国家仍然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们认为,只要法兰西第一帝国将侵略的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土归还,拿破仑·波拿巴就可以继续做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然而,拿破仑·波拿巴相信,自己可以守住莱茵河前线,欧仁·德·博阿尔内也可以继续担任意大利国王。显然,拿破仑·波拿巴低估了反法联军的实力。反法联军再次发起进攻,执意要求拿破仑·波拿巴退位。但此次,反法联军战败。不过,很快,在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的战术撤退和让-巴蒂斯特·贝纳多特出现后,反法联军重新恢复了实力。拿破仑·波拿巴包围反法联军,攻击其末端队伍的行动以失败告终。与拿破仑·波拿巴人数持续减少的军队相比,反法联军的实力明显占据上风。拿破仑·波拿巴手下的法兰西军队被迫退回巴黎并与反法联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一度占领了巴黎的蒙马特尔。

1814年3月31日,在法兰西人民的热烈欢迎下,反法联军进驻巴黎。反法联军一直宣称,自己是将法兰西人民从拿破仑·波拿巴暴政下拯救出来的解放者。法兰西元帅们自觉无望,坚持要求拿破仑·波拿巴退位。1814年4月4日,在枫丹白露,拿破仑·波拿巴正式签署了退位文件。他可以继续在意大利的厄尔巴岛上当“皇帝”,每年还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年金。对拿破仑·波拿巴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巴黎保卫战

俄罗斯军队进驻巴黎

拿破仑·波拿巴退位

拿破仑·波拿巴与法兰西帝国卫队告别

问题是,拿破仑·波拿巴退位后,谁将继位呢?在法兰西,二十五年的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传统的君主制思想重新兴起。拿破仑战争中被推翻的波旁王朝代表一种稳定的君主制。波旁王朝君主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会,也许已经带领着法兰西王国参与多场战争,甚至开始走向长期改革。但事实证明,在拿破仑战争中,波旁王朝没有吸取任何教训,还是维持了以往的执政风格,甚至将缺陷暴露得更明显。波旁王朝复辟的第一年,法兰西王国仍然受反法联军控制。直到1818年,波旁王朝才真正意义上重新掌权。波旁王朝君主能再次登上法兰西王位,不是因为获胜的反法联军确信波旁王朝不会重蹈覆辙,引发让整个欧洲受尽磨难的法国大革命,而是以权力受限为前提。

拿破仑·波拿巴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复辟后的波旁王朝必须建立起与英国类似的宪政制度。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八必须接受新宪章。新宪章规定法兰西王国需要成立一个拥有征税权力、信仰自由、陪审团审判、出版自由的新的参议院和代表机构。以往的封建特权将被全部废除,新宪章充分体现出自由精神。这是当时法兰西人民需要的。经历数百年的挣扎后,法兰西王国开始建立起两个议会与君主共同执政的制度,正如英国从前经历过的一样。

法兰西政治家和外交家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是新宪章的主要推行者。他和奥诺雷·加布里埃尔·里克蒂都是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十分欣赏英国的宪政制度。尽管政治生涯跌宕起伏,政治手段十分卑劣,私人生活也不甚光彩,但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心为法兰西王国着想。当时任何一届法兰西政府都离不开他。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曾说过,当法兰西统治者不再重用自己,他们的统治也即将结束。“百日王朝”期间,拿破仑·波拿巴遭遇困境时,只愿意接受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的辅佐。但聪慧的外交家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正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他利用自己在反法同盟国家中的巨大影响力,竭力帮助极度窘迫的法兰西人脱离苦海,最终取得了成功。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尽管对波旁家族并无好感,但尊重传统的君主制,相信在《自由宪章》的约束下,波旁王朝可以带领法兰西王国走向复兴之路。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认为,英国人争取自由和宪政的革命持续了五十多年,世界各国应该对法兰西人更有耐心。他坚持要求路易十八接受《自由宪章》。路易十八尽管非常不情愿,但别无选择。从此,在欧洲大陆上,一项全新的政治实验开启,法兰西王国开始效仿英国,走君主立宪的道路。

在法兰西王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过程中,俄罗斯帝国,特别是亚历山大一世,发挥了重要作用。亚历山大一世虽然是君主制国家的皇帝,但善于从老师弗雷德里克-塞萨尔·德·拉·阿尔普和英国人那里学习,热爱自由精神,对宗教也保持着极其开放的态度。不过,他也深受俄罗斯帝国政治传统的影响。法兰西人对俄罗斯帝国的侵略让亚历山大一世非常恼怒。在战争中,莫斯科和斯摩棱斯克被摧毁更加重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愤怒。普鲁士王国对法兰西人也有着同样的愤怒。在拿破仑战争中,尽管奥地利帝国损失惨重,但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1]的女儿玛丽亚·路易斯仍然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妻子。当英国坚持拒绝分裂法兰西第一帝国时,奥地利帝国赞同了英国的做法。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处理战败国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方式充分体现出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埃德蒙·伯克曾反复声明,数百年来,英国始终是势力均衡的守卫者和管理者。在英国倡导的势力均衡体系中,法兰西王国必须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战败后的法兰西王国不能继续占领莱茵河以东的领土,也就是属于德意志的领土,当然法兰西王国也不能被剥夺其战前拥有的领土。这样一来,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兰西人吞并的西班牙王国、意大利王国、瑞士联邦、荷兰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等都将恢复独立地位,法兰西王国则需要继续维持拿破仑战争爆发前的强国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在如何处理法兰西领土的问题上,反法同盟国家发生了激烈的纠纷,差点爆发战争。幸好,英国有了一个新的代言人—阿瑟·韦尔斯利。1815年年初,阿瑟·韦尔斯利刚刚结束了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兰西南部的战争,抵达维也纳。他身上笼罩着胜利的光环。英国人民已经将阿瑟·韦尔斯利当成实际意义上的英国国王。在拿破仑战争后领土分配问题上,阿瑟·韦尔斯利充分展现出政治家的风采,让反法同盟国家的君主和外交官员印象深刻。

1815年3月7日,正在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突然中断,因为与会各国接到了拿破仑·波拿巴从厄尔巴岛逃走的消息。许多历史学家都曾在自己的书中描述过这起突发事件。反法同盟国家过于自信,认为拿破仑·波拿巴将会遵守诺言或条约,自愿被困在能够目视到欧洲大陆的厄尔巴岛上。实际上,在厄尔巴岛,拿破仑·波拿巴行动十分自由。负责在厄尔巴岛上监督拿破仑·波拿巴的英国军官及追踪拿破仑·波拿巴的皇家海军军官都这样认为。拿破仑·波拿巴的意外逃走,主要是因为负责看守他的英国人过于疏忽。这意味着欧洲很可能会再次爆发一场可怕的拿破仑战争。此时,反法联军已经分散,其军队实力被严重削弱。拿破仑·波拿巴绝不会让这种机会白白溜走。反法联军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各国代表来到维也纳参加会议

维也纳会议现场

拿破仑·波拿巴从厄尔巴岛逃走

拿破仑·波拿巴从厄尔巴岛归来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波拿巴从戛纳出发,率领军队向北行进。他没有遇到任何来自法兰西人的反抗。几周前还为自身遭遇哀叹不已的法兰西人,又匍匐在拿破仑·波拿巴脚下。他们希望能够摆脱反法联军的控制。刚刚复辟的波旁家族迅速逃离了法兰西。曾为拿破仑·波拿巴效命的法兰西元帅再次追随他冲上前线。尽管这支匆忙集结起来的法兰西军队实力远远不及反法联军,但拿破仑·波拿巴十分清楚,只要能确保手下对自己绝对忠诚,那么凭借快速的军事行动,就可以弥补军队实力上的不足。拿破仑·波拿巴深知在军队作战中,团结一致起到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反法联军无法做到团结一致。离开厄尔巴岛时,拿破仑·波拿巴坚信此时的反法联军只是一盘散沙。此时,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和阿瑟·韦尔斯利距离前线最近。拿破仑·波拿巴必定会与他们展开激烈战斗。但拿破仑·波拿巴认为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性格鲁莽,阿瑟·韦尔斯利生性谨慎,他们一定会在作战策略上产生分歧。拿破仑·波拿巴计划利用他们之间的分歧,迅速各个击破。大批英国军队、荷兰军队、比利时军队被拿破仑·波拿巴俘虏。接下来,这些军队将会极大地增强拿破仑·波拿巴的实力,也会加入拿破仑·波拿巴与俄罗斯军队的战斗中。

拿破仑·波拿巴的设想非常美好,但实现这一设想并不容易。他手下的法兰西元帅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指挥能力有限。尼古拉·让·德·迪厄·苏厄特尽管十分英勇、能力不凡,但从未担任过法兰西军队的领导职务。米歇尔·奈伊则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将领。拿破仑·波拿巴因劳累过度而病倒,法兰西军队的行程一度被耽搁。拿破仑·波拿巴需要能力强悍的老部下、强大如从前的法兰西军队和充足的时间[2],才能确保在自己生病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胜利。当然,反法联军也有自身的缺陷,尤其是英国军队。此前,英国从未遇到如此紧急的情况,来不及做充足的战前准备,举国上下迅速开始招募士兵。士兵无法得到充分的军事训练就上了战场,所幸指挥军队的英国军官经验丰富。比利时军队和荷兰军队也在前线附近,反应比较迅速。阿瑟·韦尔斯利率领的英国军队,仅有不超过一半的士兵作战经验丰富。但阿瑟·韦尔斯利依然信心十足。在英国军队中,无论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兵,都抱着奋战到底的决心走上了前线。

无论是参战的英国军队,还是法兰西军队,双方都曾在作战中犯下错误。但显然,英国军队的错误更少。阿瑟·韦尔斯利让英国军队右翼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以便战败时从海上迅速撤退。显然,这是非常明智的。然而,阿瑟·韦尔斯利低估了法兰西军队的行进速度。在利尼,拿破仑·波拿巴迅速打败普鲁士军队的消息也让阿瑟·韦尔斯利十分震惊。阿瑟·韦尔斯利眼光长远,对普鲁士元帅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非常了解。阿瑟·韦尔斯利坚信,只要继续坚持实施作战计划,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就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然而,利尼战役失败后,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选择了错误的撤退路线。为了保存普鲁士军队的实力,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的军队被迫艰难行军。果然,阿瑟·韦尔斯利没有看错人。然而,拿破仑·波拿巴高估了法兰西元帅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的实力,低估了普鲁士军队的勇气和精力。滑铁卢战役爆发当晚,拿破仑·波拿巴始终被蒙在鼓里。他认为自己即将和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会合,但朝他走来的是可怕的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拿破仑·波拿巴已经彻底走投无路!

格布哈特·莱贝雷希特·冯·布吕歇尔在利尼战场上落马

终于,最后的决战时刻来了。在作战中,阿瑟·韦尔斯利率领的英国军队极富耐心,最终赢得了战役。一排排英国士兵被法兰西军队中实力强悍的炮兵接连击中,却表现出了绝不退缩的勇气,誓死捍卫前哨。法兰西军队和英国军队陷入了拉锯战。这在此前从未发生过。阿瑟·韦尔斯利下达了“我们必须坚守阵地,直到所有人都战死沙场”的指令。英国军队坚定地贯彻了他的指令。最终,普鲁士军队及时抵达战场,与法兰西军队的左翼和后翼展开激烈战斗。阿瑟·韦尔斯利命令英国军队竭尽全力向前冲,轻而易举地就击溃了法兰西军队。普鲁士军队一路追赶溃逃的法兰西军队。法兰西军队被彻底歼灭。拿破仑·波拿巴被迫再次退位。这也是他最后一次退位。他不可能再回到厄尔巴岛上继续当“皇帝”。最终,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很遗憾,看守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危险囚犯的军官并不比哈德孙·劳爵士更合适。

法兰西元帅埃马纽埃尔·德·格鲁希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波拿巴离开法国海岸,前往圣赫勒拿岛

我们可以引用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在《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崛起》中的评价,来总结阿瑟·韦尔斯利的这场胜利:“我认为阿瑟·韦尔斯利是一流的军事将领,他的才能接近甚至超过了拿破仑·波拿巴。”随后,弗雷德里克·罗伯茨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一段时间内,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才能让革命之火燃遍了欧洲大陆。阿瑟·韦尔斯利的才能则让他率领素质精良的英国军队以少胜多,屡战屡胜,从里斯本一直赢到图卢兹,从滑铁卢一直赢到巴黎,打败了强大的对手拿破仑·波拿巴,最终建立起持续近五十年的和平。”

此前,我们已经谈到,维也纳会议的一大特点是确保欧洲大陆国家维持均势。参与会议的欧洲各国高度关注其他国家的领土扩张情况,都抱着十分警觉的态度。在拿破仑战争中,尽管摧毁了法兰西海军,让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土耳其和入侵东方的计划流产,凭借阿瑟·韦尔斯利的军事才能扳倒了拿破仑·波拿巴,但英国的战争债务从两亿英镑增加到八亿英镑。在维也纳会议中,作为战胜国,英国得到了丰厚补偿。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在重新划分领土的过程中,英国保留了一些对自己在印度、地中海、西印度群岛、日耳曼海开展贸易最关键的地区。英国得到了法兰西岛马六甲好望角、马耳他、赫尔果兰岛、多巴哥岛、圣卢西亚等地。事实上,英国从南美洲的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获得了更多的贸易利润。《亚眠和约》签订后,英国获得了锡兰和特立尼达。英国获得的丰厚补偿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太多反应。英国人视之为理所当然。英国需要在维也纳会议中为欧洲各国做出一个自我节制的榜样,从而让其他欧洲国家克制自己对领土的渴望

1814年5月30日,在维也纳会议召开的过程中,反法同盟国家签署了《巴黎条约》。《巴黎条约》体现出反法同盟国家的克制态度。根据第一次《巴黎条约》,法兰西人保住了自己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战利品,尽管在第二次《巴黎条约》中,这一条款被反法同盟国家删去。此时,拿破仑·波拿巴突然逃走,欧洲面临爆发第二次拿破仑战争的危险。这让反法同盟国家极其恼怒。最终,停泊在安特卫普的法兰西军舰中,有三分之二的军舰得以回国,剩下的三分之一被交给了荷兰国王威廉一世。自从在拿破仑战争中被法兰西人占领后,荷兰王国就失去了自己的国名,被法兰西人称作“法兰西河流的沙洲”。(www.daowen.com)

荷兰国王威廉一世

为了与此前欧洲的格局保持一致,维也纳会议决定让低地国家再次独立。但比利时王国要与荷兰王国组成联盟。这是一次充满善意的实验。英国人认为英吉利海峡南岸的友好国家实力不能过于强大,但这次全新的安排忽略了一个事实:近些年来,低地国家的荷兰人和佛兰芒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1830年,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也曾试图组成联盟,却导致荷兰王国和比利时王国之间的分歧日趋明显。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制约,波兰、萨克森及意大利与欧洲大国无法立即缓和关系,也无法完全执行维也纳会议的安排。

有种观点认为,在制订《维也纳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巴黎条约》和《维也纳条约》遭受了诸多非议,因为它们忽视了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需求。显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甚至已经过时。以往战争结束时签订的条约总会引发许多非议。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拿破仑战争中,欧洲各国受尽了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和压迫。因此,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很难克制对法兰西王国的满腔怒火,必定会争夺足够的补偿,以弥补自己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因此,在参与制订《维也纳条约》时,欧洲各国必须密切关注当下形势,尽量恢复以往的欧洲格局,正如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中体现的那样。

然而,欧洲已经无力承受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拿破仑战争的可怕记忆,让欧洲各国最终决定采取平和的妥协态度。在意大利的相关问题上,如果维也纳会议坚持做出错误决定,并且后续没有及时纠正错误,那么《维也纳条约》就不会带来如此长久的和平。法兰西王国和反法同盟国家都从拿破仑战争中吸取了教训,认识到坚持极端原则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为《维也纳条约》的后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回顾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采取的行动时,我们会发现,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举动与英国以往的外交政策保持了高度一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争取的目标,可以用我们十分熟悉的简单话语来概括,即保护海岸安全和贸易安全、维持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密切联系、维护欧洲国家的均势,以及保持欧洲国家的协调合作。其中,保持欧洲国家的协调合作是英国最后才确立的外交原则,但可以追溯到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当欧洲逐渐走出野蛮动荡的宗教战争,保持欧洲国家的协调合作就成了英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同样证实了自己对世界政治的深刻理解—在一场巨大的危机到来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做好全面牺牲的准备,必定会逐渐失去其影响力和独立性。

上述牺牲精神并不意味着英国人拥有与生俱来、超乎人类的美德。放眼世界,英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与其他国家类似。每代人都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独特的精神遗产,并将这种独特的精神遗产一代代传递下去。为了传承这些精神遗产,一个国家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与其他国家组成联盟。18世纪,汉诺威家族的统治确保了英国能与其他欧洲国家组成紧密联盟。联盟对英国外交政策的推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法国大革命的激进革命热情席卷欧洲大陆时,拿破仑·波拿巴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顺利入侵欧洲其他国家。英国必然会面临一个困难的抉择—要么放弃祖先建立起来的政治传统,要么参与到拿破仑战争中,决战到最后一刻。此外,英国别无选择。英国的政治家已经意识到,英国不能继续依赖本国市场,或者满足于和殖民地交换产品,而要努力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展海外贸易。如何扩大海外贸易,已经成了摆在英国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英国的过往历史和现实需求都决定了它必须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大英帝国一旦建成,就必须维持下去。

在此,我们必须简要概述一下1812年战争。英国对中立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抗拿破仑·波拿巴“大陆封锁政策”的决心,最终引发了1812年战争。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认为,英国对中立国家实施的外交政策不仅是为了维持海上霸权,而且是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指出,为了让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仓库”,英国实施了成功的外交策略,将英国的海外贸易与整个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毫无意外的是,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批判了在英国海外贸易扩张的过程中,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秉持的温顺态度。他认为1812年战争自有其正当性。

在英国长期以来施加的压力及沉重的赋税压迫下,美利坚人民逐渐对英国产生了反感情绪。此外,特拉法尔加战役结束后,英国政府不再需要雇佣大量水手参战,而美利坚合众国为这批训练有素的水手提供了新的工作。英国十分反感美利坚合众国的这种做法。因此,英国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在属于中立国家的商船上搜寻和逮捕这些水手。部分水手出生于美利坚合众国,被英国人押到了英格兰和英国的殖民地,迫切希望脱离囚禁。

英国人从来没有想过,美利坚合众国会变成一个敢挑战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海洋强国。因此,1812年战争爆发时,英国人毫无准备。英国海军部丝毫没有意识到,美利坚合众国海军尽管规模极小,但拥有数艘航海能力极强,足以打败英国护卫舰的军舰。当时,英国政府正忙于应对半岛战争和阻止拿破仑·波拿巴入侵俄罗斯帝国,没有考虑到美利坚合众国竟然要认真地发动一场战争。从正式宣战到美利坚合众国海军抵达英格兰的这段时间里,英国政府才匆忙地暂停了针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枢密令》,但早就为时已晚。美利坚合众国境内支持美利坚合众国发动1812年战争的势力日益壮大。这场“亲兄弟”之间的战争再次打响。

1812年战争影响了英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了英国为了保卫其忠诚殖民地,绝不会因暴力活动而轻易放弃航海权利的坚定决心。最终,在以上两个方面,英国都取得了胜利。经历一系列波折后,英国保住了对加拿大的管辖权。1815年,也就是1812年战争结束时,英国依然得以保留了两个传统权利—搜查权和获得中立商船上敌方货物的权利。英国护卫舰与美利坚合众国护卫舰的实力差异,让英国人猛然惊醒,从中吸取了教训。但英国将领查尔斯·布罗克·维尔在香农打败切萨皮克人的消息传出后,英国人停止了恐慌。这也证明与英国海军的实力相比,美利坚合众国海军的实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签订《根特和约》

新奥尔良保卫战

英国利用自身海上霸主的地位,及时制止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海上贸易,再加上美利坚合众国信用崩溃,1812年战争的态势扭转了。美利坚合众国信用崩溃,差点引发全世界的恐慌情绪。一些新英格兰州提前预料到了上述风险,因为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颁布的、有违中立国家利益的相关政策,已经让美利坚合众国的贸易遭受了严重损失。《根特和约》的相关条款充分显示,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可以更自由地开展海上贸易。在美利坚合众国成功保卫了新奥尔良后,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名声大噪。新奥尔良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让所有人出乎意料。对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刚成立不久的新国家来说,赢得战争带来的信心和激励比任何物质战利品更宝贵。

1812年战争只是英国外交政策历史中的一个短暂片段。此后,英国外交政策史不再以战争为主题,开启了由外交技巧主导的新阶段。为了终结拿破仑·波拿巴的暴政,欧洲大国组成了反法同盟。但欧洲大国仍然会不可避免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待和处置那些刚刚得到解放的欧洲国家。在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专制主义仍然有着重要影响。它们不会轻易允许刚刚获得解放的欧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1815年,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成立了“神圣同盟”,利用各自的影响力,共同促进“正义、仁慈、和平”的发展。

当然,“神圣同盟”体现出的精神弥足珍贵,但这些精神的实现主要依靠“神圣同盟”国家的具体行动。很快,我们就会发现,“神圣同盟”主张的高尚精神其实根本无法实现。对“神圣同盟”中的国家来说,使用武力支持暴政政府、迫害支持宪政人士的行为虽然不够平和,但确实是正当行为。在巴黎和维也纳举办的会议中体现出的领土扩张精神,也在“神圣同盟”国家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兰西王国的波旁家族选择与“神圣同盟”站在同一战线。这让英国政府面临的难题愈加棘手。英国人民没有对“神圣同盟”和法兰西王国的实际行为表示不满或抵抗。这让罗伯特·斯图尔特非常失望。他认为英国有权在国际舞台上强烈发声。英国人民强烈要求政府进行改革[3],却屡屡受阻。他们对“神圣同盟”国家的感觉从热情友好—正如1814年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拜访英国时感受到的那样,逐渐转向了厌恶和怀疑。

乔治四世

不伦瑞克的卡罗琳

带领英国人度过艰难时期的重要责任再次落到了乔治·坎宁的肩上。1822年,乔治·坎宁重返政坛。显然,英国人需要采取更果断的行动,不能再任由事态自由发展。英国国内改革派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乔治四世与日俱增的反感,让英国人不愿意再继续信赖托利党。乔治四世与王后不伦瑞克的卡罗琳持续恶化的关系,让英国人民更厌恶乔治四世。在野时,乔治·坎宁一直过着平静、不问世事的生活。1822年,罗伯特·斯图尔特在家中自杀。他的老对手乔治·坎宁是接替他担任英国外交大臣的最佳人选。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反对“神圣同盟”国家实施暴政的呼声也十分高涨,因为《维也纳条约》签订后,意大利人民和西班牙人民的境遇没有任何改变。对此,他们十分不满。奥地利人粗暴、迅速地镇压了意大利的起义活动,继续实施高压统治。法兰西政府、土耳其政府、普鲁士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残暴手段对待起义的西班牙人、希腊人和波兰人。

欧洲各国接连发生的起义是法国大革命的必然结果。如今,在过去二十年中相互厮杀的欧洲各国军队成了各国专制君主的有力武器。各国专制君主及其顾问习惯于从军事角度出发,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法。此外,欧洲各国人民逐渐发觉,拿破仑战争只不过让自己换了个暴戾的统治者,而自己只能通过混乱无序的起义表达愤怒。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王国所谓的宪政制度不过是摆设,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欧洲各国君主仍在继续采取镇压的老办法对付人民起义。西班牙王国的混乱状况已经对英国构成了严重威胁。西班牙地域广阔和实力强大的殖民地普遍要求独立和自由,如果此时法兰西王国通过吞并西班牙王国的方式获得了西班牙殖民地,那么英国在18世纪做的一切努力必将付诸东流。此前,乔治·坎宁曾做过小威廉·皮特的副手,又成功打赢了半岛战争,是处理目前英国危机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乔治·坎宁虽然无法直接干涉奥地利帝国对意大利的暴力镇压,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王国的问题。英国曾经为葡萄牙王国提供过保护,也支持过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的叛乱。1825年,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对此,乔治·坎宁做出了如下评价:“为了重新调整过去的势力均衡,一个新的秩序应运而生。”在西班牙王国,宪政主义者与法兰西王国支持的专制主义者陷入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斗争。

然而,对乔治·坎宁来说,希腊问题比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问题更棘手,也引发了英国人民更激烈的讨论。半岛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活动迅速蔓延到了希腊。随着过去五十年里英国教育水平的提高,英国上层阶级的参政热情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在乔治·戈登·拜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821年,希腊人开始不顾后果地武装反抗土耳其人,并且得到了英国人的慷慨资助。有不少浪漫主义诗歌都以发生在希腊的叛乱为主题。土耳其人采取了野蛮残暴的方式镇压希腊人的叛乱活动,受到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持续抨击。乔治·戈登·拜伦所著的《蔡尔德·哈罗德游记》中有一首著名的歌谣《希腊群岛》,就是描写发生在希腊的叛乱的。

由于东欧国家的形势日益复杂和危险,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法兰西王国和英国决定在维罗纳召开会议。罗伯特·斯图尔特本应该代表英国参会,却在会议召开前突然自杀。于是,阿瑟·韦尔斯利成了新的英国代表。维罗纳会议的过程十分荒诞可笑,因为俄罗斯帝国一方面支持希腊人的暴乱活动,另一方面赞同法兰西人入侵西班牙王国并镇压西班牙宪政主义者。乔治·坎宁认为,英国应该支持欧洲国家的民族自决和国家独立。但在希腊问题上,英国很难坚持同一立场。毕竟,阻止俄罗斯帝国继续煽动希腊人叛乱是一回事,制止土耳其人实施暴政是另外一回事。乔治·坎宁去世后,英国才开始有能力在希腊坚持民族自决的立场。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迎来了和平时期。但很快,欧洲出现了新的问题,甚至无法用各国举办议会的方式协商解决。尽管经常招致批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举办议会和进行协商仍然是解决欧洲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纳瓦里诺战役

1827年乔治·坎宁去世后,纳瓦里诺战役引爆了欧洲危机。此次危机与乔治·坎宁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英国政府不愿意公开支持发生在希腊的叛乱。然而,英国出版业和英国志愿者为希腊的叛乱者提供了直接帮助。土耳其人因此感到被英国背叛。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科德林顿被土耳其人的残暴和希腊人的悲惨境遇激怒。在纳瓦里诺,爱德华·科德林顿率领英国海军舰队摧毁了土耳其海军舰队。爱德华·科德林顿代表了英国人民的真实情感,强迫英国政治家干预希腊事务。阿瑟·韦尔斯利曾经说出了乔治·坎宁的心声,认为纳瓦里诺战役是一件“麻烦事”。但除了介入希腊叛乱,英国政府别无选择。

【注释】

[1]在神圣罗马帝国称弗朗茨二世。—译者注

[2]反法联军肯定不会让他占得先机。—原注

[3]虽然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改革是不切实际的。—原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