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铁城轶事: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铁城轶事: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孙文西骑楼街为中心的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包括了烟墩山以南、瓮菜塘街以北、岐江以东、悦来路以西的区域,总占地7.1万平方米,有传统历史建筑约90间。在孙文西路步行街,思豪大酒店是一栋标志性建筑,位于现在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的东侧。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完成后,中山市商业服务有限公司结束了思豪大酒店的经营历史,将其作为公房交还给公房管理所,只剩一楼的大堂租给服装店继续营业,其他楼层则处于空置状态。

铁城轶事: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近代骑楼商业街,是近代中山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1921年11月吴铁城就任香山县县长,实行拆旧城、筑马路的市政建设计划。第一项工程是拆除挡隔商业闹市的西门城楼,将武峰里、怀德里、岐阳里、观澜街、大街市一线打通、拓宽,建筑城西大道。1925 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将城西大道改为孙文西路,该路起自西山脚,直达天字码头。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和重塑孙文西路繁华的容貌,中山市政府于1997年对其进行修缮改造,1998年9月竣工,使之成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旅游步行街。

以孙文西骑楼街为中心的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包括了烟墩山以南、瓮菜塘街以北、岐江以东、悦来路以西的区域,总占地7.1万平方米,有传统历史建筑约90间。街区内的建筑主体为清末和民国建筑。从建筑风格来看,街区的中国传统建筑、折中主义色彩的华侨建筑和古典复兴主义建筑并存。岭南建筑受西方建筑影响较大,且建筑中富有大量岭南特色和西洋特色的装饰,反映了清末岭南地区建筑匠人高超的技术与多姿多彩的工艺美术

孙文西路(欧阳洁 摄)

街区北面靠山、东西连接中山旧城与岐江,街道纵横交错,空间变化富有韵律,街坊小巷幽深宁静,建筑色调朴素淡雅,雕刻装饰精致优美,室内陈设古朴雅致。中西文化的交融,精良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使这里有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孙文西路步行街,思豪大酒店是一栋标志性建筑,位于现在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的东侧。

1924年,此处是澳洲归侨郭泗泉经营的香山银行。但抗战期间,原建筑被日机轰炸,变成废墟。抗日胜利后,时任中山县县长的孙乾找资本雄厚的中山县商会会长李德联商议,希望由他出资在香山银行的旧址上建一个豪华气派的酒店。(www.daowen.com)

思豪大酒店(曾健 摄)

1948年,李德联、缪云初和刘启明共三位股东出资兴建了五层楼高、砖木结构、采用南洋建筑风格的思豪大酒店。建成后的思豪酒店是当时石岐最豪华的酒店,有中山最好的房间装饰、住宿环境以及酒店服务。酒店二楼以上共设 43 个客房,设有六床大房、双床中房、独床单房、雅洁厢房四类房间,还配有收音机等时髦物品。此外,思豪大酒店首次在中山引用了“酒店”的概念,并借鉴西方的经营模式,除开设中餐、茶市,还在中山首次引进西餐服务,在一楼开设咖啡厅

从善坊(曾健 摄)

20世纪50年代,思豪大酒店被征用作石岐市公安局,60 年代划给中山饮食服务公司,后来更名为石岐旅店。随着80年代富华酒店、国际酒店等新兴星级酒店的出现,思豪大酒店因结构老旧、设备落后而逐渐没落。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完成后,中山市商业服务有限公司结束了思豪大酒店的经营历史,将其作为公房交还给公房管理所,只剩一楼的大堂租给服装店继续营业,其他楼层则处于空置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