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石雕的应用及发展

中国传统石雕的应用及发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石雕所用石料主要有青石、大理石、汉白玉、墨晶石、彩石等。在中国石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装饰石雕以其实用性和形式美兼具的特点而独树一帜,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宫殿、寺庙、景观建筑以及桥、塔、牌建筑装饰石雕中,涌现出不少非常精美的传世佳作。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采用圆雕手法的装饰石雕,可用于构成趣味独特的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石雕的应用及发展

石雕是在石块上雕刻各种图案和形象的艺术,通常也指用石料雕刻成的雕塑作品。中国传统石雕所用石料主要有青石、大理石、汉白玉、墨晶石、彩石等。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在商周时期即已出现许多制作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秦汉至唐代石雕艺术更趋成熟,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峰。在中国石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装饰石雕以其实用性和形式美兼具的特点而独树一帜,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宫殿、寺庙、景观建筑以及桥、塔、牌建筑装饰石雕中,涌现出不少非常精美的传世佳作。如北京天安门前后的两对华表卢沟桥石栏上精刻的四百八十五只石狮等,都是传统装饰石雕的代表作。

传统装饰石雕是中国的民居建筑装饰和古典园林布景中常用的装饰性元素,多见于建筑物的门罩、粉墙上的漏窗、大门的抱鼓石、梁柱的基座以及牌坊、桥栏等处,并根据应用的场合和功能分别采用圆雕、浮雕、透雕工艺或几种技法并用。其中圆雕是一种不附在其他背景上的立体雕塑,具有体积感与坊等建筑装饰领域。在历代的厚重感,适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欣赏。采用圆雕工艺的装饰石雕,一般其形体造型比较简约,局部细节雕琢精美,如常见于宅第门口或石牌坊底座等处的圆雕石狮。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采用圆雕手法的装饰石雕,可用于构成趣味独特的园林景观。例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景观,就是由湖中的三座圆雕石塔组成的。在一些古民居的庭院内,也常置放一些采用圆雕技法的。(www.daowen.com)

传统装饰石雕用于装饰建筑物的门罩、院墙等处时,常采用浮雕工艺。浮雕中表现的型体在与底板平行的二维尺度(长与宽)方向上的比例不变,只是在型体的厚(高)度方向上,依据透视原理和“近高(厚)远低(薄)”的法则,按比例压缩型体不同部位的厚度,从而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根据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浮雕又可分为高浮雕(凸起程度深)和浅浮雕(凸起程度浅)等,也有二者相结合的形式。从总体上讲,由于受材质硬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透雕工艺的石雕题材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其所表现的型体之复杂细腻程度一般也不如砖雕木雕。但是,“四喜报春图”(亦称“喜鹊登梅”)中,四只喜鹊呜、跳、飞、栖姿态各异、形神兼备,而梅枝和梅花瓣都雕刻得非常细腻、雕镂通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堪称传统装饰石雕的精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