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恽派书画在津沽有传世

恽派书画在津沽有传世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老天津及周边地区也有许多恽派的追随者,大约在1930年1月,恽派工笔画馆在天津南马路开办,学员、画家往来频仍。同年3月10日至17日,恽派工笔画第一届成绩展览会在该画馆举办。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称,恽派工笔画馆拟在展览结束后编印画册,将本次活动的缘起、宗旨、评述等一并印出存念。1931年9月21日由恽派工笔画馆主办的《美画》创刊,编辑部也设在秋山街画馆内。

恽派书画在津沽有传世

温暖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恽南田(1633—1690)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画花卉颇重写生,心追手摩活色生香之效果,其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认为“惟能极似,才能传神”,乃至开创了没骨花卉的独特画风。恽体工笔花卉影响南北,进而以恽南田的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为核心形成了常州画派。

在老天津及周边地区也有许多恽派的追随者,大约在1930年1月,恽派工笔画馆在天津南马路开办,学员、画家往来频仍。

同年3月10日至17日,恽派工笔画第一届成绩展览会在该画馆举办。展览布置周到,门前有标志牌,室内有桌椅,有签名簿、批评簿等,还安排职员数人负责引导服务。展览作品80余幅,其中学员画作占半数以上,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开幕三天参观者已逾千人。

本次展览获得了各界好评。唐伯昆(精书画、古玩、集邮,当时在南马路开办小琅嬛书画社、邮票社)说,夏春霆画作用色鲜艳,精神活泼,可作模范。陈棣生(义乌著名书法家,县志有载)评,诸恽派大作法正笔严,特别是王伯英的《芍药鹦鹉》尤为苍劲秀韵。王世铨(后名公衡,清末状元王寿彭次子,造船学家、教育家)则站在文化艺术可兴国强国的层面对展览寄予厚望。另有僧人书画家认为恽派之画最不易学,火候未到,往往会不得章法,有失柔美,并评价《芍药鹦鹉》工秀之极,郑荣寿的《牡丹》气韵生动,尤为可爱,夏雷震的画也很清逸。有专家关注到12岁学员夏修智的《白梅》,评价其秀丽苍劲,出此佳作,一可见画馆教授有功,二可知学童天分过人。(www.daowen.com)

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称,恽派工笔画馆拟在展览结束后编印画册,将本次活动的缘起、宗旨、评述等一并印出存念。

到了1930年冬,恽派工笔画馆已迁至日租界秋山街(今锦州道)23号,且已举办过两届展览,成绩卓著,声望与影响与日俱增,被誉为“本市研究工笔画者之唯一学府”。《益世报》推介云:“兹闻该馆馆长夏雷震为努力造就工笔画人才起见,特扩充班次。”此次新招学生几十名,除工笔画外,画馆又开设了西画、写意、国乐、国剧班等。班次方面也日趋多样,如正班、早班、午班、晚班、星期班、便利班、特别班等。

1931年9月21日由恽派工笔画馆主办的《美画》创刊,编辑部也设在秋山街画馆内。当代学者侯福志收藏有该画报的创刊号。据介绍,此画报“是目前为止天津所发现的唯一的美术类画报……报馆共有职员十八人”。这份较为专业的美术画报印刷精致,每月三期,每期四开四版一大张,创刊号一版报头下正中为宗师恽南田画像与生平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