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雅的中国人-掌握制度在礼的第二讲

儒雅的中国人-掌握制度在礼的第二讲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这个逻辑设想,只有心儒雅,才能身儒雅,只有人人儒雅,才能家家户户以至于全社会和谐儒雅。大体上,儒家学说是从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来阐述它的治世之道的。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社会的稳定,本质上是人和他人的关系稳定,也就是一种人的秩序的稳定。所以,秩序对于人、家庭乃至于社会和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儒家把维持这个秩序的规则叫作“礼”,把这个秩序最稳定、最美好的状态叫作“和”。

儒雅的中国人-掌握制度在礼的第二讲

孔子是“志于道”的,他的这个道,当然是儒家之道,本质上是一种治国之道。《大学》里有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人们常说的“八条目”。这八项从人心到人身,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由小及大,递进深入,逻辑严密。按照这个逻辑设想,只有心儒雅,才能身儒雅,只有人人儒雅,才能家家户户以至于全社会和谐儒雅。所以,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可以这么说,儒家之道,可以分为三个有机关联的部分:人心的学说、人身的学说和天下国家的学说。天下国家的“大治”即社会的儒雅,是儒家学说的终极目标。大体上,儒家学说是从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来阐述它的治世之道的。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社会的稳定,本质上是人和他人的关系稳定,也就是一种人的秩序的稳定。人的社会性是人与他人关系的一个总和,内容大到抽象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文化、民族等,小到具体的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关系等。如果这些没有一定的秩序,社会必然动荡不安。所以,秩序对于人、家庭乃至于社会和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乃是因为它内部的秩序稳定。假如没有了稳定的秩序,这个事物是不能够生存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乃至树木森林、大象蝼蚁,无不如此。

儒家把维持这个秩序的规则叫作“礼”,把这个秩序最稳定、最美好的状态叫作“和”。比如人的身体比较好的时候,各个系统和器官各司其职,工作有序,也就是各守其礼,那就叫作“和乐安康”。相反,身体不适,哪怕一个系统不协调,不能守其礼,就失序了,那就会生病,这就叫作“违和”。天下国家也一样,人人各司其职,各求其利,也各守其礼,自然有序,那就是“和”。所以,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根本上就是要人的“和”——“人和”,而实现这个“和”的方法就是人人守“礼”,守礼就秩序稳定,这就是“礼之用,和为贵”。(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