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口布依学会与相关部门共同保护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

河口布依学会与相关部门共同保护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开展每项保护工作都由河口布依学会起草方案,学会和相关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实施。同时,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量大、难度大,全保护区共有13 个布依族自然村,共有1885 人。举办布依语传承培训班,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布依族语言濒危。对那些经组织上台表演考核合格的年轻人,颁发给合格证,并给了一次性奖励,予以鼓励。

河口布依学会与相关部门共同保护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

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河口布依学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河口布依族认为河口布依学会是自己的组织,在河口布依族中有一定威望。另外,河口布依学会本身就是研究布依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的情况较多,对保护区的情况也很熟悉。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由河口县相关文化部门与河口布依学会联合开展,力量更强。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开展每项保护工作都由河口布依学会起草方案,学会和相关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实施。要搞好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工作是很艰难的,除了相关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外,还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同时,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量大、难度大,全保护区共有13 个布依族自然村,共有1885 人。保护项目有布依语、干栏式吊脚楼、传统祭祀、传统服饰、传统唢呐民间文学、挑花刺绣、传统节日、特色饮食、传统民歌十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属于自然传承,可以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不需要保护。可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布依族的生产方式有较大的改变,大部分耕地退耕还林,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在家的青壮年仅占40%,他们都忙于抓经济收入,所以传承传统文化的困难很大,另一个因素是各民族互相通婚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难度,所以许多传统文化濒危。因此传承传统文化必须改变旧观念,一是要给予资金鼓励;二是与异族通婚的,进入何种民族村寨就应自然成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是要后继有人,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传承仅限于口头,讲来讲去而没有实际行动,传统文化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我们有如下思考,有些已经付诸行动:

(1)征集布依族传统文化实物在布依族实物陈列馆陈列。收集、整理、出版布依族传统文化音乐。初步了解,现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有30 多首唢呐曲子、10 多首民歌曲子、20 多首花灯曲子。

(2)举办布依族唢呐培训班,培养年轻的唢呐传承人。(www.daowen.com)

(3)举办布依语传承培训班,桥头乡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布依族语言濒危。为传承布依语言而举办培训班,主要利用暑假培训中小学生。

(4)举办布依民歌培训班,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民间很少有人对歌,民歌已濒危。培训年轻的传承人,教他们唱曲子、听歌词、编歌词。

(5)举办刺绣培训班,布依族的刺绣有十字绣疙瘩绣、滚绣等,绣花图案很多。20 世纪80 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妇女大部分不会绣花。为了传承布依族传统文化,举办刺绣培训班,培养一批年轻的刺绣传承人。

(6)奖励:如今60%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每月收入3000 ~6000 元。40%的青壮年在家务农或在本地打工,他们在本地打工,每天收入80 ~100 元。因此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来学传统文化,必须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对传承有功的老传承人、传承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予以物质和精神鼓励。对那些经组织上台表演考核合格的年轻人,颁发给合格证,并给了一次性奖励,予以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