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慧旅游发展机制及竞争机制研究成果

智慧旅游发展机制及竞争机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游客的需求来建立或形成。(三)智慧旅游竞争机制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激励机制、市场机制外,另一个发展机制就是竞争机制,这种机制主要适合智慧系统研发的第三方服务商,谁的系统智慧型好、服务功能完善,谁就取得应用客户的青睐。

智慧旅游发展机制及竞争机制研究成果

我国旅游的转型升级,最终是新业态替代相关老业态的一种变化,如未来传统营销被网络营销所替代,传统客服被网络客服所替代,景区导游被电子导游、电子导览所替代,旅游预订被在线(网络)预订所替代。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还会不断产生新的业态,如旅游数据监测、移动服务、移动商务等。现阶段,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正在向纵深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兴起,但是由于智慧旅游涉及服务体验,它需要旅游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接受,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应用发展机制,如何发展智慧旅游业界还在不断地探索。政府有自己的智慧旅游发展机制,企业也有自己的智慧旅游发展机制,两者的出发点和智慧建设需求是不一样的,从旅游服务的角度看,旅游企业是智慧旅游建设的关键。因此,智慧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企业的主动参与,目前主动参与建设的企业是少数,大多数旅游企业还在观望。这种观望就需要业界研究有效发展的应用机制,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研究游客行为的变化,研究游客出行的一些新特点。另外,还要探索深度融合的规范标准,智慧旅游的新业态需要探讨一些标准的支持;还要探索智慧型技术系统研发的实现路径,以及智慧旅游新服务推广所需要的政策支持。如用云计算强大的整合机制可使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库深度融合在一起,游客通过手机二维码就可以获得旅游景点的详细信息,可为旅游者提供游后社交的功能服务,使旅游供应商的智能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得是否顺利,关键是它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路径是否成熟。

笔者通过访谈以及借鉴国外电子旅游的发展机制,认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机制首先应厘清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建设关系、利益关系和推动关系。政府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推动主体,企业是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主体,游客是智慧旅游建设的得益主体,如果三者的地位混淆,则智慧旅游发展的机制就不可能顺畅,而且这些关系的推进必须以游客体验需求为导向。

已有的建设实践表明,任何智慧旅游项目都要有针对游客的体验,一个没有考虑游客因素的智慧旅游项目是不成功的,这就是游客作为得益主体的关键所在。苏州、南京都是围绕游客来规划落地项目,这也是它们注重游客体验使智慧旅游发展卓有成效的原因。如南京的“惠游南京”“漫游南京”“微游南京”等落地项目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推动项目,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和良好的推广,企业在智慧项目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游客在智慧旅游服务中获得了实惠,形成了智慧旅游新业态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在智慧旅游发展的机制问题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政府应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推动主体,需要有因地制宜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配套,其中激励机制起主导作用,通过企业自己申报来评定激励对象;旅游企业是智慧旅游建设的实施主体,需要有统一框架下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通过游客的使用体验和喜爱来形成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业态。这里的统一框架就是目的地机构制定的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它们都必须围绕游客增加体验,以让游客获得智慧服务实惠为目的来展开项目建设。而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游客的需求来建立或形成。这样的发展机制对智慧旅游项目的推进和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生态性的和可持续性的。

(一)智慧旅游激励机制(www.daowen.com)

智慧旅游的具体商业模式至今尚未明确,因此要发展这样的新业态,开始需要有政府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引领。目前国外正在发展的智慧旅游实践计划也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而关于智慧旅游发展商业模式的理论还相当匮乏。对于企业来说,看不清其明确的商业模式,便不会主动地积极参与。有学者认为智慧旅游也许正深刻改变着我们对商业模式和战略重要性的思考方式。我国旅游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居多,它们有时还看不到智慧旅游对商业模式改变的重要性,这时如果政府推出一系列激励机制,如系统建设的激励、大数据建设的激励、电子商务建设的激励等,可以吸引和鼓励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这样就加速了智慧旅游新型商业模式的形成,使智慧旅游新业态变成旅游发展的常态。如江苏、山东的智慧旅游建设,一些地市采用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智慧旅游新型的商业模式正在快速形成。苏州工业园智慧旅游商业模式、奉化溪口风景区智慧旅游商业模式、南京夫子庙智慧旅游商业模式等都是政府激励机制推进建设的发展典型。

(二)智慧旅游市场机制

未来旅游能占领市场的核心因素就是服务,好的智慧服务必然会被游客认可。智慧旅游建设涉及多种类型的应用框架,也包含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它们最后都体现在服务上,谁的智慧旅游服务做得好,有好的服务体验,谁就能吸引游客,获得未来旅游市场份额,这就是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开展智慧旅游建设,不管是目的地机构,还是目的地旅游企业,都必须遵循这样的市场机制。

(三)智慧旅游竞争机制

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激励机制、市场机制外,另一个发展机制就是竞争机制,这种机制主要适合智慧系统研发的第三方服务商,谁的系统智慧型好、服务功能完善,谁就取得应用客户的青睐。竞争机制的竞争点主要是新技术应用,包括信息系统的整合技术,因为一个智慧型系统的智慧取决于软件的智能技术,以及这些智能技术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效果。如国外的智慧旅游非常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学者认为增强现实应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已被旅游组织广泛采用。增强现实是一种综合各种多媒体信息与真实世界可视化技术,AR系统通过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物体和空间以增强时间和空间的接触,形成智慧的可视化效果,并实现在线化的互动,可给游客带来非常好的服务体验。另一种是智慧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这种新技术非常有竞争性,智慧卡可以接收数据,并与它们的阅读设备共享数据,这样消除了与电子销售点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可以在不同系统之间接驳信息。如Basili等人介绍了一种依托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开发的智慧旅游卡。它是一种移动旅游助手,整合了移动和接触式技术,可以为游客提供广泛的定制化、互动式和定位服务。在指挥系统中应用这一类的智慧卡,可有效接驳旅游中的各类信息,使智慧型系统具有更好的应用竞争性。竞争机制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涉及有推广意义的新技术应用,如接驳技术、定位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感应技术、互动技术等,可以作为旅游信息系统或旅游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这就是新技术应用的竞争机制,谁掌握新技术谁就可以获得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