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系统组成: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组成: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四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这里我们以池塘和草地为实例来说明。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根本所在,是一切生物存在和生存的保证。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联系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的关键。在实验结束之后,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以及小生态瓶中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四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这里我们以池塘和草地为实例来说明。

非生物环境

▲一个池塘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一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主要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如碳元素、硫元素、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二氧化碳、氧气等;联系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等;不同的气候,如干旱、洪涝、多风等,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理条件,如温度、土壤、光、声音、电、磁等。例如,对池塘来说,它的水分、含氧量、淤泥、含盐量、阳光等都是它的非生物环境;对草地来说,土壤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气候、阳光等都是它的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根本所在,是一切生物存在和生存的保证。

生产者

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且在合成的过程中能够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自养生物,生产者主要分为绿色植物和含有光合色素的藻类。对陆地生态系统来说,绿色植物是其主要的生产者,如草地上的草;对水域生态系统来说,藻类是其主要的生产者,如池塘中的藻类。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联系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的关键

小知识

1915年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定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植树及造林运动日。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消费者

所谓的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生产食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它们属于异养生物。消费者根据其营养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1)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如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和一些节肢动物,草地上的食草性昆虫和食草的哺乳动物,食草动物也可称为一级消费者。(2)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如池塘中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草地上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鸟兽,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可以统称为二级消费者。(3)顶级食肉动物:以食肉动物为食的动物,如池塘中的黑鱼、鳜鱼等凶猛鱼类,草地上的鹰隼猛禽,它们也可称为三级消费者。(4)寄生动物:以其他生物的组织液、营养物或分泌物为食的动物,如寄生在动物身上的蛔虫、虱子等。(5)杂食动物:既可以吃草又可以吃肉的动物,如池塘中的部分鱼类既可吃水草,又可吃小鱼小虾,草地上的麻雀秋冬季以植物为食,夏季则以吃昆虫为生。(www.daowen.com)

▲食肉动物

▲杂食动物——麻雀

分解者

分解者也可以称为还原者,通常是指可以把动植物残体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够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和生产者是相反的。分解者主要是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但部分无脊椎动物也可以发挥分解者的作用,比如螃蟹蚯蚓、蜗牛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会堆积成灾,物质不能得到循环,生产者没有生产资料,消费者没有食物来源,整个生态系统就要崩溃。

▲蚯蚓是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动动手——制作小生态瓶

▲小生态瓶

小生态瓶,是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在一个透明的瓶子中放入一定量的砂子,再加水至瓶子容积的4/5,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一些水草(如茨藻)和水生动物(如椎实螺、环棱螺),然后用凡士林加盖封口,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于阳面窗台上,使小生态瓶有较好的采光。每天观察,记录小生态瓶内各种生物的生存情况。在实验结束之后,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以及小生态瓶中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还可以自己多设计几组实验,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