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时间:2023-05-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今依玄奘之《成唯识论》所说,略述其唯识义,以与上所述有中国人思想倾向之佛学相比较。《成唯识论》以为所谓“我”“法”,“但有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以为境无识有所谓“离空有说唯识教也”。(二)识之四分《成唯识论》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二分即相分、见分也。《成唯识论》云:此我法相虽在内识。《成唯识论》云: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及乎唐代,玄奘对于佛学,又有有系统之介绍。玄奘俗姓陈,缑氏人,生于隋末。年十三出家。以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历六二九年)赴印度求法,时年二十六。至贞观十九年(西历六四五年)归至长安,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历六六四年)卒。玄奘一生事业,为介绍世亲护法等一派之佛学于中国。自印度返国后,其全部精力皆用于翻译。实可谓为佛学之忠实的介绍者。然正因其如此,故其所倡导之宗派中,最少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但其教义极有哲学的兴趣。今依玄奘之《成唯识论》所说,略述其唯识义,以与上所述有中国人思想倾向之佛学相比较。

(一)唯识教双离空有

依此派所说,众生皆有我法二执。我执者,执“我”,为实有;法执者,执“法”,即诸事物,为实有。唯识教之目的,即欲破此二执,显示二空。二空者,我空法空也。《成唯识论》以为所谓“我”“法”,“但有假立,非实有性”。所谓“我”及“法”之诸现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识谓了别”,属于西洋哲学中所谓与物相对之心。识为能变,“我”“法”为所变。此能变之识有八。此八种识,又可区分为三类,即世亲颂所谓“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异熟即谓第八识,思量即谓第七识,了别境识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也。

若知“我”“法”为“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非实有性”,则达二空矣。然“我”“法”所依之识是实有,故亦非一切皆空。窥基云:

由此内识体性非无;心外我法体性非有。便遮外计离心之境实有增执;及遮邪见恶取空者,拨识亦无,损减空执。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藏经》卷四三页二四三)

谓离心别有外境存在者,是谓“增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增也。谓识亦不存在者,是谓“减执”,谓于事实真相有所减也。《成唯识论》以为境无识有所谓“离空有说唯识教也”。然此乃唯识教之第一步说法。究竟言之,识亦系“依他起”,详下第六目中。

(二)识之四分

《成唯识论》云:

然有漏识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彼相应法,应知亦尔。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若细分别,……复有第四证自证分。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漏者烦恼之异名。带有烦恼之识,即有漏识也。“识谓了别。”故“有漏识自体生时”,必了别其所了别,必有能了别及所了别。能了别即能缘,所了别即其能缘之对象,即所缘也。因有能缘,故有所缘。所缘亦识所变也。此外尚有相分见分所依之识之自体对于其自己之知识,名自证分。自证分即识之自觉。其自觉之自觉,则第四证自证分也。

识能变“我”“法”诸相,“变谓识体转似二分”。(《成唯识论》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二分即相分、见分也。“依斯二分,施设我法”,此施设即是假施设也。《成唯识论》云:

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如患梦者患梦力故,心似种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内识所变似我似法,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一)

外境非如识之有,内识非如境之无,此所谓离二边,契中道也。然此亦第一步说法,详下。

(三)第一能变即阿赖耶识

《成唯识论》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七至八)

第八阿赖耶识,译言藏识,因其“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又名异熟识,因其能引生异熟果故。所谓异熟者,谓变异而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异熟果者,此所熟之果,乃其因变异所熟,与其因异时异类也。又名种子识,因此中藏有诸法,即世间及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种子也。

阿赖耶识中之诸法种子,有谓“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成唯识论》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八)此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中俱备,非受其余诸识熏习始有。有谓:“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同上)如麻本无香气,以华熏之,乃有。不过此所熏及能熏,皆无始以来即有,故诸种子亦自无始以来即成就耳。又有谓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二者始起。”(同上)此即调和以上二说之说也。

种子又可分为有漏无漏二类。有漏种子,即世间诸法之因;无漏种子,即出世间诸法之因。《成唯识论》云:

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九)

阿赖耶识有诸法种子,其余七识熏之,令其增长。阿赖耶识为所熏,余七识为能熏。《成唯识论》云:

如是能熏与所熏识,俱生俱灭,熏习义成。令所熏中种子生长,如熏苣蕂,故名熏习。能熏识等,从种生时,即能为因,复熏成种。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亦如芦束,更互相依。因果俱时,理不倾动。(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如此能熏与所熏互为因果。有漏种子起有漏法,有漏法复熏有漏种子。无漏种子起无漏法,无漏法复熏无漏种子。前者使人轮回生死,后者使人生死永弃。不过无漏种子,非人人皆有,故人有种性之不同。有全无无漏种子者,有只有二乘种子者,有有佛无漏种子者。此即谓非人人皆有佛性;非人人可以成佛。

吾人所见外境,如山河大地等,皆阿赖耶识中种子所变。《成唯识论》云: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

阿赖耶识中之共相种子,变为山河大地。现在之山河大地,亦非一异熟识所变。《成唯识论》云:“谁异熟识,变为此相?……现居及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诸业同者,皆共变故。”(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十)现在之山河大地,乃现居及当生者之异熟识中共相种子所变也。每一“有情”之异熟识,各变一山河大地。但因其为共相种子所变,故“而相相似”。如众灯之明,其明似一。

《成唯识论》云:

有根身者,谓异熟识不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根及根依处,即内大种及所造色。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此中有义,亦变似根。《辩中边》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五根现者,说自他识各自变义。故生他地,或般涅槃,彼余尸骸,犹见相续。(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一

窥基《述记》云:“身者总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卷三本,《大藏经》卷四三页三二四)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也。有此五根之身,此五根及其所依处,皆异熟识中不共相种所变。吾人所见他人之根所依处,亦吾人异熟识中共相种所变。不然,吾人何能感觉之?有义以为他人之根,亦吾人之识所变,如《辩中边论》所说是也。有义以为只他人之根之所依处,为吾人之识所变,因他人之根,吾人不能感觉之“于己非所用故”也。《辩中边论》所说,只谓自己之识,与他人之识,各自变耳。何以知他人之根之所依处为吾人之识所变?如生他地或般涅槃者,其尸骸应即无有;然“其余尸骸”,吾人“犹见相续”。故知“其余尸骸”,乃吾人之识所变也。

依此说推之,则某人之根及其所依处,为其自己之异熟识中之不共相种所变;吾人所见之某人之根之所依处,或及某人之根,乃吾人之共相种所变。彼之所变与吾人所变,若何能有一致之行为与举动,此则为一大问题,而《成唯识论》所未言也。

《成唯识论》论此阿赖耶识云: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又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故说此识,恒转如流。(卷三,《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二)

此识恒转如流,所以漂溺有情,令其轮回生死也。

(四)第二能变末那识及第三能变前六识

第二能变末那识者,《成唯识论》云:

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一九)

此为第七识之末那识,“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二二)故与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成唯识论》云:

此意(即末那)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其四者何?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是名四种。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卷四,《大藏经》卷三一页二二)

第三能变前六识者,《成唯识论》云:

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辩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谓名眼识,乃至意识。(卷五,《大藏经》卷三一页二六)

能了境之识有六种,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世亲颂云: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七

《成唯识论》云:

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众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涛波,随缘多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七)

阿陀那识,译言执持,即第八识之别名。第七第八识,无时不在现行之中。眼、耳、鼻、舌、身等五识,则须众缘和合,方得现前。意识常现起;惟生于无想天者,得无想定者,得灭尽定者,睡眠者,闷绝者,其意识不起。

上述八识,虽俱名识;但前六识,尤有了别之义。《成唯识论》云: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如《入楞伽》伽他中说:“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卷五,《大藏经》卷三一页二四)

心意识三义,虽通于八识;但若就各识特别殊胜处言,则第八名心,第七名意,余六名识。

“我”及一切诸“法”,皆此三能变所变。此三能变,不但变此似我似法,第二第三能变且执之以为实有。执似我为实有,名为我执;执似法为实有,名为法执。《成唯识论》云: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卷一,《大藏经》卷三一页二)

又云:

然诸法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法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惟在第六意识中有。(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至七)

第七识执第八识所起之自心相为实我实法;第六识执识所变之五取蕴相,即根身等,为实我,又执识所变蕴处界相,即山河大地等,为实法,此二识实二执之所由起也。

又此八种识,不可定言其为八个各不相干之体,即不可言其为定异。亦不可定言其即为一体,即不可言其为定一。《成唯识论》云:

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他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八)

(五)一切唯识

为破此二执,当知“我”“法”皆“非实有”。《成唯识论》云:

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前引教理,已广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唯既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是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八至三九)

所谓唯识者,谓识外无物。“唯言为遮离识实物。”“离识实物”,“决定皆无”。至于“不离识法”,则“亦是有性”,此唯识义所以为“远离增减二边,契会中道”也。

不达唯识义者,对于此立论,可有种种疑难。《成唯识论》皆为解答。其中有哲学的兴趣者,兹分述之。

外人问:

若唯内识似外境起,宁见世间情非情物,处,时,身,用,定不定转?(《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梦境等,应释此疑。(同上)

窥基《述记》云:“外人难辞:若唯内识无心外境,如何现见,世间非情物,处,时,二事决定;世间有情身,及非情用,二事不决定转。此中言总意显,处,时,用,三是非情,身是有情。此依《二十论》据理而言,四事皆通。”(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百九十)二十论者,《唯识二十论》。其中二十颂,亦世亲所作;释二十颂之论,亦护法所作。《成唯识论》中,此问答极简,详在《唯识二十论》中。彼中谓外人谓若唯有识,而无心外境,则有四种困难,不易解释。四种困难者,《唯识二十论》云:

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瞖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瞖有此识生。复有何因,诸眩瞖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唯识二十论》,《大藏经》卷三一页七四)

第一难谓吾人普通常识,以为心外有境。如见某山,此山乃离识实有。故唯到此山处,方见此山;非于一切处,皆能见此山。此所谓处定也。如谓某山是识所现,则何故吾人之识只现此山于一处,不现于一切处耶?何故现此山之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耶?第二难谓吾人普通常识,以某山为离识实有,故只于到此山处之时,方见此山。此所谓时定也。若谓此山是识所现,则何故吾人之识只现此山于一时,不现于一切时耶?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耶?第三难谓如有一身,(即相续。窥基《述记》云:“言相续者,有情异名。前蕴始尽,后蕴即生;故言相续。”)其眼眩瞖,见有虚假发蝇等。此虚假发蝇,非识外实境;故唯眼眩瞖者见之,眼不眩瞖者不见也。此所谓“决定随一识生”也。若吾人普通所谓外境,亦非识外实境,则何故非有人见之,有人不见之,如眼眩瞖者所见之虚妄发蝇等耶?第四难谓眼眩瞖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见之物,亦无其用。“寻香城”乃幻术所现之城,亦无城用。但一般人所见之发城等,因系心外实物,故能各有其用。若此发城等亦非心外实物,则何不同于眼眩瞖者所见之虚假发蝇及寻香城等亦无实用耶?故总之,“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则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

《唯识二十论》中,答上四难云:

如梦中虽无实境,而或有处见有村园男女等物,非一切处。即于是处或时,见有彼村园等,非一切时。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说如鬼言,显如饿鬼。河中脓满,故名脓河。如说酥瓶,其中酥满。谓如饿鬼,同业异熟,多身共集,皆见脓河,非于此中定唯一见。等言显示或见粪等,及见有情执持刀杖,遮捍守卫,不令得食。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成。又如梦中境虽无实,而有损失精血等用。由此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成。如是且依别别譬喻,显处定等,四义得成。(同上)

梦中虽无心外实境,而亦可于某处某时见某村园,非于一切处一切时见此村园。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处时定非不得成”。又如众饿鬼,因其业同,故皆见河为脓河而不可饮,并非只一饿鬼见余不见也。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多相续不定义”亦可成。又“譬如梦中梦两交会,境虽无实,而男有损精,女有损血等用”,(窥基《述记》)可见“虽无离识实境,而有虚妄作用义”亦可成立。故总之,“虽无离识实境,而处定等四义皆成”。

外人又问:

若诸色处,亦识为体,何缘乃似色相显现,一类坚住,相续而转?(《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www.daowen.com)

答:

名言熏习势力起故,与染净法为依处故。谓此若无,应无颠倒,便无杂染,亦无净法。是故诸识,亦似色现。(同上)

此问谓若诸色处,即所谓客观世界者,亦以识为体,则何故能“一类坚住”耶?窥基云:“一类者,是相似义。前后一类,无有变异,亦无间断,故名坚住。天亲云:‘多时住故,即此说名相续而转。’一类坚住,即是相续而转。”(《述记》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九二)窥基又释此答云:

谓由无始名言熏习,住在身中。由彼势力,此色等起,相续而转。……由元迷执色等境,故生颠倒等。色等若无,应无颠倒。颠倒,即诸识等缘此境色,而起妄执,名为颠倒。此识等颠倒无故,便无杂染。杂染即是烦恼业生,或颠倒体即是烦恼业生。此等无故,便无二障杂染。二障杂染无故,无漏净亦无,无所断故,何有清净?(同上)

外人又问:

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拨为无?(《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现量证时,不执为外。后意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所执外实色等,妄计有故,说彼为无。又色等境,非色似色,非外似外,如梦所缘,不可执为是实外色。(同上)

此问谓色等外境,乃现量所得,岂得谓为无耶?答言,现量所得,乃纯粹经验,现量并不以其所得为外;意识加以分别,乃以之为外耳。现量所得,乃是识之相分,亦说为有;惟意识所执外实色等,乃为无也。

外人又问:

若觉时色,皆如梦境,不离识者。如从梦觉,知彼唯心。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如梦未觉,不能自知。要至觉时,方能追觉。觉时境色,应知亦尔。未真觉位,不能自知。至真觉时,亦能追觉。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同上)

庄子亦云:“且有大觉,而后觉此大梦也。”不过庄子所说之梦觉后,仅觉是非分别等之为虚立。此所说之梦觉后,则觉一切事物,皆为虚幻。

外人又问:

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如缘他心,色等亦尔。(同上)

此难谓纵令外色实无,然他人之心则实有;而他人之心,亦非吾人之识所变也。吾人之识,能“缘”他心,即吾人之识,能以他心为对象而知之,则吾人之识,实亦能“缘”其自身之外之对象也。答言,他心实可为自识之对象,即自识实能以他心为所缘;但非其“亲所缘”耳。自识“缘”他心时,非能如手之亲执外物,如日光之亲照外境;但自识如镜,他心如镜中之影,此即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也。窥基《述记》云:“解深密言,无有少法,无少实法,能取余法。余者,心外实法也。非自实心能取他实心,但识生时心似彼他心相现,名取他心也。……缘他相分色,自身别识所变色等亦尔。”(卷七末,《大藏经》卷四三页四九四)不惟他心不能为自识亲所缘,即他心相分亦尔。自身之某一识,只能以其自己之相分为其亲所缘。即自身某一识外之别识,及其所变色,亦不能为某一识之亲所缘。

外人又问:

既有异境,何名唯识?(《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同上)

此问谓既许自识外有非自识所变之他识,是于自识外另有异境也。“既有异境,何名唯识?”答言,唯识教本不只说一识,吾人之识之外本许有他人之识。若只有一识,则何有凡圣尊卑之别。无圣则谁为说法;无凡则法为谁说?

外人又问: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成唯识论》卷七,《大藏经》卷三一页三九)

答:

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论曰:此颂意说虽无外缘,由本识中有一切种转变差别,及以现行八种识等展转力故,彼彼分别而亦得生,何假外缘,方起分别?诸净法起,应知亦然,净现行为缘生故。(同上)

阿赖耶识,有染净种子。染法种子,自能生染法;净法种子,自能生净法。阿赖耶识能生诸法,诸法还“熏”阿赖耶识。故《成唯识论》云:“《摄大乘》说,阿赖耶识与杂染法,互为因缘。如炷与焰,展转生烧。又如束芦,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八)染法如此,净法亦然。净种能起现行净法,现行净法还与净种为缘。故识中本身因缘,已能生一切,何需识外之外缘?即有情之生死相续,亦“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

(六)三性、三无性、真如

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成唯识论》云:

三种自性,皆不远离心心所法。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是故此三不离心等。(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诸法皆“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变化所成,非有似有”。(同上)此等诸法,皆属依他起性。不知此诸法之实是众缘所引,虚妄变现,即于诸法,不“如实知”之,妄执之为实我实法。此我法二执,皆属遍计所执性。若知诸法之实是众缘所引,虚妄变现,即于诸法“如实知”之,则我法俱空。此二空所显诸法实相,识等真性,即属圆成实性。

三无性者:(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成唯识论》云:

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此三性中,前一性是真无;后二性但“假说无性”。《成唯识论》云:

后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同上)

故三无性说非了义。《成唯识论》云:

诸契经中说无性言,非极了义,诸有智者,不应依之。(同上)

心及心所,亦属依他起性。《成唯识论》云:

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惟其如此,故《成唯识论》云:

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

心及一切诸法,皆依他起。此即心及诸法之实在状况,实在性质,即所谓诸法实性也。不知此诸法实性,而执诸法以为实有,即是遍计所执。知此诸法实性,即入圆成实。

此诸法实性,即名真如。《成唯识论》云: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亦言显此复有多名,谓名法界,及实际等。(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又云:

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卷二,《大藏经》卷三一页六)

又云:

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卷八,《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六)

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故有为流转等实性,亦是真如。

(七)转识成智

上文谓不知诸法实性而执诸法以为实有,即是遍计所执。知诸法实性,即入圆成实。此知非仅知识之知。盖吾人虽知识上可知诸法唯识,而实际上仍多执诸法为实有。盖我法二执,在吾人心中,根深蒂固,故须用修行方法,方能“悟入唯识”。依何修行方法,方能“悟入唯识”?此方法有五阶段,《成唯识论》云: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八)

在第一“资粮位”中,修行者仅对于唯识之义,能深信解而已,尚不能伏除能取所取之二取。《成唯识论》云:

二取习气,名彼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我及我所)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烦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同上)

因有能取,所取,二取,故生烦恼,所知,二障。有能取而执之以为实我,即生烦恼障;有所取而执之以为实法,即生所知障。

在“加行位”中,修行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等四种法,皆“假有实无”,“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于是知“无所取”。于此更进,则知“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于是“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如实智者,即对于诸法有如实之知识也。此“世第一法,双印空相”。《成唯识论》云:

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惟识真理。彼相灭已,方实安住。(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四九)

此世第一法,亦只为“世”第一法。因修行者于此犹以为有空相;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依现在哲学术语说之,此际仍有主观客观之区别,对于唯识真胜义性,仍只可谓为知之,而不可谓为“住”之。

修行者至“通达位”时,《成唯识论》云:

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同上)

至此,则“实住唯识真胜义性”,而“证真如”矣。此于修行究竟,大端已得。惟尚须加修治琢磨之功耳。

修行者至“修习位”时,《成唯识论》云:

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毕究安乐。(卷九,《大藏经》卷三一页五十至五一)

此即修行之最后结果也。

至于“究竟位”者,《成唯识论》云:

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卷十,《大藏经》卷三一页五七)

此时八识皆转为智。此时识皆为无漏识。无漏识亦为能变;诸种佛身佛土,为其所变。《成唯识论》云:

此诸身土,若净若秽,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俱善无漏。纯善无漏因缘所生,是道谛摄,非苦集故。(卷十,《大藏经》卷三一页五八)

识中本有有漏无漏,即染法净法,二类种子。佛身佛土,即依无漏种子而另成一世界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