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南乌蒙山区三七种植潜力大

云南乌蒙山区三七种植潜力大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各个种植发展历史高峰期,在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有零星种植。云南适宜种植发展三七的潜力很大。乌蒙山片区内云南禄劝、寻甸、武定、宣威等地可适当发展三七种植。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三七产业千亿元的发展目标。由于地区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生长,商品三七生产可获高产。

云南乌蒙山区三七种植潜力大

1.资源现状

历史三七曾自然分布于云桂交界的滇东南和桂西南,包括云南文山以老君山山脉为主的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广南、富宁等地,以及广西的南丹、百色、德宝、靖西等地,东经103.9~107.0°,北纬22.7~24.0°之间,海拔1300~1600m的常绿阔叶林下,但由于过度采挖和三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野生三七至少于20世纪50~60年代已灭绝。而由于明清时人们意识到三七的稀少和珍贵开始了人工驯化种植,迄今为止三七已人工种植400多年了。三七人工种植一度从云南、广西发展到周边的广东、湖南、四川、贵州以及江西等省份,但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市场变化等其他种种原因,三七的种植区域最后又收缩到云南、广西,甚至一度只有云南文山和邻近的红河种植。近年来随着三七价格的暴涨以及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人工种植主要以云南文山、红河为主,并扩散至云南昆明、普洱、玉溪、曲靖楚雄大理保山,甚至丽江的永胜、华坪等地。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检索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和相关文献收集三七分布点,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和GIS技术对三七进行适应性区划,云南、广西为我国三七生态适应性最佳区域,相应的栽培资源生境如下:

——百色三七主要生长在海拔为800~1500m;生长期最低温不低于-2℃,最高温不超过35℃;年平均气温19.0~22.1℃,年平均日照1906.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00~1500mm,无霜期为357天。分布区土壤类型为碳酸盐类碳岩红壤、泥质岩类黄色赤红壤,土壤pH值为5.0~6.5。

——文山三七主要生长的海拔为1400~2000m;生长期最低温不低于-2℃,最高温不超过35℃;适宜年平均气温15~17℃,最冷月均温8~10℃,最热月均温20~22℃,10℃及10℃以上年积温4500~5500℃,年无霜期300天以上;年日照时数在1516~2016h,日照百分率在34%~46%;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mm,环境相对湿度75%~85%。分布区土壤类型为碳酸盐类碳岩红壤、泥质岩类黄色赤红壤,土壤pH值为5.5~6.5。

2.种植现状

三七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已有4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省文山州大力发展三七的种植,逐渐成为三七的主产区。20世纪70年代,三七曾引种栽培于云南各地和长江以南一些地区。在各个种植发展历史高峰期,在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有零星种植。1990年后,三七主要种植在云南省文山州。近年三七种植区域除其道地产区云南文山外,已经向云南红河、曲靖、昆明、玉溪、普洱、大理、保山、临沧西双版纳、楚雄、丽江等十三个州市发展,广西已有10个县种植。

云南适宜种植发展三七的潜力很大。目前三七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文山、红河、昆明、曲靖和玉溪地区,95%以上的三七商品通过文山市场的流通环节流向全国各地。由于三七种植栽培上存在连作障碍问题,使文山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地面积大幅缩减,种植正向周边红河州的弥勒、蒙自、建水、屏边,玉溪市红塔区、峨山、通海等地区发展扩散,另外在曲靖沾益、宣威、师宗、陆良,昆明市宜良、寻甸禄劝等地也有一定量的种植面积。乌蒙山片区内云南禄劝、寻甸、武定、宣威等地可适当发展三七种植。

云南省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自云南省。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三七产业千亿元的发展目标。云南省三七种植规模历史高峰期曾突破100万亩,农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据统计,2019年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49.9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5.73%,产量43746.3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4.60%,农业产值达848410.1万元,占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的21.87%。

三七属生态幅窄的亚热带高山阴性植物,种植区海拔高度超过1200m,而且将1200~1600m范围规划为种子种苗种植区,该区温度较高,有利于三七的生殖生长,1600~2000m规划为商品三七生长区,该区温度较低,三七一般不能完成生殖生长,但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该区空气清新,云层薄,污染小,短波辐射多,光质好,光照充足,总辐射量多。根据海拔的不同,将三七生态适宜区进行如下划分:

(1)最适宜区

三七最适宜种植地区的海拔应为1400~1800m,此海拔地区年均温15.0~17.0℃,最冷月均温8.0~10.0℃,最热月均温20.0~22.0℃,大于或等于10.0℃年积温4500~5500℃,年降水量1000~1300mm,无霜期300d以上。此海拔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三七生长,是栽培三七的最适宜区。

(2)适宜区

在海拔1000~1400m和1800~2000m的地区是种植三七的适宜区。年均温16.0~18.0℃和14.0~16.0℃,最冷月均温10.0~12.0℃和6.0~8.0℃,最热月均温22.0~23.0℃和17.0~20.0℃,大于或等于10.0℃年积温5000~5900℃和4200~4800℃,年降水量900~1300mm,无霜期300d以上和280~300d。该海拔区三七种植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分,冬春干旱季节会因水分缺乏严重影响三七的生长。在海拔1800~2000m的地区,春季时常出现“倒春寒”天气,影响三七幼苗生长,在7~8月之间出现8月低温也会影响三七的开花受精,在春季需及时采取防冻措施。由于地区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生长,商品三七生产可获高产。

(3)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海拔1000m以下和2000m以上的地区,是三七种植的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最冷月均大于或等于12.0℃和6.0℃,最热月均大于23.0℃和小于17.0℃,大于或等于10.0℃年积温在6000℃和4100℃以下,年降水量1300mm以上,无霜和无霜期28d以下。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主要属于低热河谷地区和凹地,地表水蒸发快,旱季需要经常浇水,成本较大;海拔2000m以上属于温凉地区、易受“倒春寒”和八月低温的影响,只能零星种植,产量不稳定。(www.daowen.com)

3.加工现状

从全国来看,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55个,产品数量总计超2000个,剂型达6000多种,制药企业1300多家;从云南省来看,全省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69个,拥有国药准字批号303个,涉及制药企业69家。《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从“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三个维度,遴选出入围2018年科技竞争力评价的569个中成药大品种,均为各治疗领域临床常用的优势品种,其中有53个产品处方组成含三七,占比9.31%。

从云南省来看,近年来,云南省三七深加工产品逐步增多,市场稳步拓展,在三七药材、药品、消费品等方面培育形成了一批品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壮大,初步形成了从三七种植、研发、药品生产、贸易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成为引领和支撑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培育出云南白药、昆明制药集团、云南植物药业等领军企业,涌现出盘龙云海、华润圣火、云南三七科技、云南维和药业、苗乡三七等一批骨干企业,支撑和引领着全省三七产业的发展,其中云南白药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三七产品生产企业。截至2019年底,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排前30名的企业中,中药生产相关企业17户,其中11户企业与三七生产相关,占64.7%;利润排前30名的企业中,中药生产相关企业16户,其中6户企业与三七生产相关,占37.5%。

4.市场现状

(1)三七原料市场

三七作为名贵中药资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已有400余年。随着三七药用和保健功能不断开发,市场用量也不断扩大,三七栽培面积也大幅扩增,目前栽培面积约在100万亩以上,年产干三七在40000t以上。尽管三七药材市场从建国初期的6t增加至目前的30000余t,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增,近年价格也时有起伏。三七价格2009年初为低谷,仅40元/kg(60~80头),后价格一路攀升到2013年上半年的800元/kg(60~80头);2013年底三七开始大幅跌价,到2015年底跌到100元/kg(60~80头);2016年初三七又开始新一轮涨价,当前价格稳定在150元/kg(60~80头)左右。三七供求基本平衡或供略过于求。

(2)三七饮片市场

据米内网统计,2018年我国城市零售药店三七饮片年销售额为35.17亿元,位居中国城市零售药店中药饮片止血药类销售TOP20之首,市场份额达91.81%,成为近几年全国营收增速、利润增长最快的中药饮片品种。据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云南省三七饮片销售额为118689万元,位居“十大云药品种”之首。其中,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7家,仅有6家销售额过亿元,最高的单家约2亿元,多数为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规模。云南省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由2016年49家快速增长到2018年120家,新增企业中超60%的是以三七粉为主营产品。以饮片生产为主的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2020年获得云南省十大名药第一名;鲜三七、冻干三七等也得到了发展,但规模较小。三七饮片以三七粉、三七极细粉、冻干为主,低水平重复现象较明显。

(3)三七中成药市场

2019年,云南省医药工业单品种销售10亿元以上品种4个,其中三七相关品种3个,分别为三七饮片、云南白药气雾剂和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针);5亿元~10亿元品种6个,三七品种占3个,分别为:血塞通软胶囊、云南白药膏和云南白药胶囊。

(4)三七大健康产品市场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保健食品289个,涉及生产企业230余家。与以人参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相比,全国三七保健食品的数量不到人参保健食品数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三七保健食品开发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云南省以三七为原料的保健食品64个,涉及企业40家,数量占全国的22.15%。市场上现有三七保健食品,以辅助降血脂、增强免疫力两个保健功能为主,两者占比45.6%,与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和药理药效作用极不匹配。三七大健康产品系列中,以云南白药牙膏为代表的三七日化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003年云南白药牙膏上市,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2018年云南白药牙膏实现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占全国牙膏市场份额的18.1%,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到2019年5月,云南白药牙膏全国市场份额20.1%,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给三七品种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典范。

5.科技现状

全国涉及三七研究的科研机构超500家,活跃在三七科研一线的高级科研人才2000余人,对三七规范化种植、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评价等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自1979年至今,CNKI等数据库正式收载的三七科研论文21300余篇,专利也超过2万余件。2020年建立了云南省三七研究院;依托中科院昆植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文山学院、云南三七科技等平台,设立了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大研究室、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近年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非常重视三七的研究开发,三七领域获得一批重大项目支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三七生态种植技术与大健康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三七系列标志研究制定及标志化示范”等系列重大项目的支持,在三七仿生种植、标准化及三七健康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三七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规范化栽培系统研究及积极推广三七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国家标准,文山三七亩产由原来的50kg提高到目前的200kg左右。三七种植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一批长期从事三七种植的大户,通过组建三七公司、三七合作社等形式,开始走上企业化发展道路;一批三七加工企业为保障原料供应提高原料品质,不断加大三七原料种植基地建设,推进了三七种植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进程,并经过国家GAP、日本JAS、欧盟ECO、美国NOP、德国BCS及瑞士SGS等多个国内外认证体系认证,成为高端专供原料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