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东南亚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东南亚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南亚各国也非常重视教育建设,尤其是推进高等教育。不过,因为经济、社会和教育政策的差异,各国高等教育并没走同一条发展道路,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特点吧!东南亚的高等教育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更是如此。不仅学校之间发展前景各不相同,各国的高等教育特色也不一样。各国的高校特点各不相同,但是积极建设高校的目的都一样,那就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

东南亚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东南亚各国也非常重视教育建设,尤其是推进高等教育。不过,因为经济社会和教育政策的差异,各国高等教育并没走同一条发展道路,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特点吧!

东南亚的高等教育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更是如此。这让人不禁感叹,有眼光的政府都走相似的阳光大道,问题层出不穷的政府各走各的独木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不断地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从社会各界筹措经费支持教育;另一方面则放开手脚,让学校能更自由地发展。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学校有了独立发展的无限可能,产生了不少顶尖大学

当然,无限可能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不仅学校之间发展前景各不相同,各国的高等教育特色也不一样。比如泰国的高校大多是国家筹办,从国立大学中走出的学生占据总体的90%以上。国家统一管理让国立大学的办学水平更高,福利好自然能吸引有能力的教授,资金充裕则不必担心教学设备的问题,而且国立大学收费少、制度完善,在同等水平的学校里,大家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这一点就与马来西亚不同。马来西亚的教学水平、教育制度与泰国有些相似,却有个难以忽视的问题让人如鲠在喉,那就是不明显的种族歧视。马来西亚大学的入学政策给马来族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其他种族尤其是华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要求,不少人因此被大学拒之门外。华人想读书却难入门,马来族则干脆不热衷于读大学,这导致马来西亚大学中一半都是留学生,也算是奇特一景了。

印尼高等院校的情况则与泰国刚好相反,以私立大学为主,水平也比公立大学高了不少。公立大学的教学水平可能不高,但对学生的要求却一点都不低,几乎95%的学生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毕业,我们不禁怀疑毕业的标准到底有多严苛。除此之外,印尼大学还要承担社会志愿工作,兼具“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功能,这也是特色之一。(www.daowen.com)

菲律宾的高等教育一直做得很好,年轻人中大学生的比例甚至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可见其教育有多普及。但是普及不代表能塑造人才,实际上菲律宾大学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可能是菲律宾没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的福利、社会地位并不高,大多数人才都不愿从事这种工作,所以也影响了其高等教育水平。

新加坡的教育一直为人称道,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养了不少人才。新加坡人少地也少,资源几乎全靠进口,最值钱的恐怕就是人力了,所以政府只能从这个方面深入开发,提高新加坡人力资源的附加值,尽量培养行业人才。新加坡高校的教学秉持着“学以致用”的宗旨,尤其注重为经济发展服务,学校甚至会与企业进行频繁交流、学习,所以培养了能建设新加坡经济的诸多人才。

各国的高校特点各不相同,但是积极建设高校的目的都一样,那就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当社会发展了,高校建设也会更好,这无疑是一种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