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清明上河图》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纵24.8厘米,横578厘米的绢本墨骨淡色长卷。《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和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及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一,内容丰富,表现了北宋风格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总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高度的历史性和艺术表现的主动真切,成为我国历史风俗画的杰出代表。

《清明上河图》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作。绢本,设色,长卷。描绘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承平时期繁荣景象的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纵24.8厘米,横578厘米的绢本墨骨淡色长卷。此图很有诗情画意,从头到尾,无不流露出作者的美感与切身体验,但是,从头到尾,并不是同一时间的散点透视,而是随自身流动的所见所感而描绘,从而表现了清明汴河两岸的风光。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和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及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画的内容分为三段。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展现汴河漕运的紧张气氛。后段为城市外景象,表现出秩序而繁华的都市景象。其中中段是全卷的高潮。

《清明上河图》所描写的“集市风情”是古代人物风俗画的杰作,其描摹的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从远郊河野一直画到城郭街市,规模宏伟,场面复杂,中心突出,既能俯瞰繁华热闹的街市,又可极目广阔的乡间,楼台树木横列于近处,河道原野延伸于天边;大则楼船人马,小则器皿花鸟,自然景物的远、近、疏、密、动、静、繁、简,通过画家的传神之笔,都得到了准确、细密、妥贴有机的表现,具有长而不冗、繁而不乱、紧凑严密、起伏有节的鲜明艺术节奏感,充满“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宗炳:《画山水序》)的宏伟气概,表现了画家在立意过程中,概括生活和提炼题材方面的高度艺术才能。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表现了北宋风格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此幅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等人物,动物有驴、马、牛、骆驼等。有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有赶集、聊天、买卖、饮酒、说书等,正如北宋市民文学那样丰富地对北宋的时期的社会生活作了高度概括。这种反映现实,对当时市民生活的描写,使艺术大大突破了汉唐以来以宗教、礼教及贵族为表现对象的狭窄范畴(www.daowen.com)

第二,画家以写实的态度表现,使我们能够对当时现实真实的情况有深刻了解,并对宋代流传下来的书籍有所映证。

第三,在选材方面,画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不是被动地“有闻必录”,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十分细致的观察理解和创作主题表达的需要,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第四,画面既有完整的大结构,大结构中又有小结构,首尾呼应,主体突出,全卷浑然一体。

第五,在技法上,画面的人物、建筑物、车、船、树木等笔法,都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总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高度的历史性和艺术表现的主动真切,成为我国历史风俗画的杰出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