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著名战役:汉代漠北战役助于北方统一

中国著名战役:汉代漠北战役助于北方统一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推进中国北方统一的战役—漠北战役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54年,对匈奴用兵的时间就有44年,基本解决了匈奴对中原地区长期的困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的版图。经过此次大战,匈奴军元气大伤,匈奴部族远走漠北,漠南已无匈奴王庭。评价汉对匈奴的战争属于正义的战争。西汉漠北决战的胜利,制止了匈奴奴隶主对汉边境的残暴掠夺,加速了我国北部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和开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著名战役:汉代漠北战役助于北方统一

汉代推进中国北方统一的战役—漠北战役

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54年,对匈奴用兵的时间就有44年,基本解决了匈奴对中原地区长期的困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的版图。特别是从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间连续对匈奴作战,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汉匈漠北战役发生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军获得了战略决战的巨大胜利。经过此次大战,匈奴军元气大伤,匈奴部族远走漠北,漠南已无匈奴王庭。

战役背景

匈奴是战国中后期起开始崛起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称雄北方,战国时的秦、赵、燕三国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而修筑的。秦汉之际,匈奴族强盛起来,它趁楚、汉战争之际,占领河套地区。

西汉初年,匈奴的力量非常强大,有骑兵30万,控制着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经常南下中原骚扰,掠夺人口、抢夺财物,是汉朝的主要边患。但是,经过秦末的战乱、楚汉战争、平定异姓王的叛乱,汉初的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统治者忙于巩固统一政权,恢复经济生产,无力进行对匈奴的战争。据史书记载,汉初大臣们上朝的时候,连4头毛色一样的拉车的牛都找不来!国家都穷到这个份儿上了,哪里还能和匈奴打仗!只能采取“和亲”、岁奉礼物等暂时的忍让政策。这一政策从汉高祖刘邦一直延续到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初年。

经过四十多年文景之治,西汉国力大增,武帝时期,即自公元前129年(武帝元光六年)起兴兵与匈奴作战,历时三四十年,大小战事不断,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有3次: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漠北之战。

战役经过

霍去病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派兵深入漠北(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寻歼匈奴主力。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为主力,另外还有步兵数十万,战马10万匹配合行动。二人分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会战。

卫青从定襄出兵,向北军进1000多里,与匈奴单于相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用皮革作防护的兵车)环绕为营,防止匈奴的袭击,然后派5000名骑兵发起攻击。匈奴派1万骑兵应战,战斗十分激烈。天近黄昏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沙砾扑面,以至于两军对面却什么都看不见。卫青乘机从左右两翼迂回包围了单于的营阵。两军殊死战斗到深夜,单于终于支持不住,率领骑兵数百人向西北方突围而去。卫青派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挺进。到天明时分,汉军已追击200多里,到蜫颜山(今蒙古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一支)的赵信城,击毙匈奴军1.9万多人,获得大批屯粮。

与此同时,霍去病从东路出兵,深入匈奴腹地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相遇,两军展开激烈混战,左贤王不是汉军的对手,弃军而逃,汉军俘虏奴隶共7万多人。霍去病指挥大军乘胜追赶,直达狼居胥(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为庆祝胜利,他在狼居胥山主峰上建立高坛,在姑衍山旁开辟广场,祭祀天地,然后班师凯旋,汉军获得了战略决战的巨大胜利。经过此次大战,匈奴军元气大伤,匈奴部族逃到漠北,漠南已无匈奴王庭。(www.daowen.com)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他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他的名字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下令把霍去病葬在自己的寝陵(墓地)茂陵,在霍去病下葬的那一天,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霍去病墓地。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史书记载,汉武帝为奖励霍去病的战功,曾经为他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他对汉武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千古流传,激励着历代的爱国将士们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评价

汉对匈奴的战争属于正义的战争。汉武帝时期,我国社会早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匈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匈奴奴隶主对西汉边郡的长期进袭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给黎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西汉漠北决战的胜利,制止了匈奴奴隶主对汉边境的残暴掠夺,加速了我国北部地区的进一步统一和开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汉能够取得决战的巨大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有以下几点:

汉武帝雄图大略的决心和战略决策的正确。汉武帝在此前与匈奴的河西战役取得胜利,匈奴右部被歼,实力大减,而汉军因为胜利而士气大盛的有利时机,迅速组织东西两路大军,突然北进,直捣匈奴心腹之地,使匈奴猝不及防,从而一举获得了作战的胜利。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归功于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成功的战役指挥。卫青统率的西路军与单于正面相遇时,做出正确判断,自率主力前进,命部将其从侧翼迂回,当单于突围之后,又率军猛追。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由东路出塞之后,长驱直进2000多里,丢弃辎重,轻兵急驰,抓住匈奴左贤王部穷追猛杀,一直将其8万多军队歼灭掉十分之八九,追至狼居胥山才胜利而归。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与匈奴军屡战屡胜,首先是他们本身所具有可贵的将帅气质,他们成功地解决了骑兵大兵团在沙漠荒原作战的一系列战术、指挥、补给等开创性的问题。

最后不能忘记的是广大的普通汉军官兵的英勇善战、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不但是这次漠北之战,在汉武帝对匈奴的几次大战中,汉军将士克服了深入大漠作战所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的牺牲奉献成就了帝王的霸业、名将的功勋,可谓“一将成名万骨枯”,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的千秋功名背后是千百万默默无闻的士兵。

绿林军以不足万人之师,抵御40倍于己的敌军,坚守围城,英勇顽强,最后在刘秀率领的3000名敢死队配合下,内外夹击,终于打败了王莽40余万正规军,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攻取战略要地的任务。昆阳之战,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