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峰巍峨,东江奔腾。吴宁雄踞,名校勃兴。教育之乡,毓秀钟灵。
二十世纪,变幻风云。张氏君毅,黄岩精英,就读交大,投身革命。奔走呼号,置生死于度外;坚毅果决,扬声名于申城。党派纷争,志士目为仇雠;恶酋嚣张,青年变作牺牲。烈士含冤,民愤难平。怒气充塞天地,悲声弥漫街镇。张君壮志未酬,长眠地下;名流情难自已,办学江滨。斜土路上,君毅学院成立;黄浦江畔,新型学校诞生。此为东阳二中之肇始也,公元一九二八年七月事也。
办学未及十载,日寇蹂躏上海。炮火隆隆,校舍化为齑粉;铁蹄铮铮,黉庐变身兵营。教育救国,书桌安歇?洒泪南下,弦歌不辍。颠沛流离,播越千里;寇警频起,风声鹤唳。稠城落脚,宗祠暂栖。房舍局促,借住数地。教学依旧,课程不移。其为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事也。
正忻暂得安身,岂料战火南烧。浙赣线旁,频遭轰炸;吴大元村,常遇袭扰。爆炸声声,校舍多化灰烬;烈焰熊熊,图书尽付祝融。硝烟滚滚,何处问津?或走或留,众说纷纭。局势危殆,时不我待。走者远赴龙泉,留者近迁安文。热血满腔,誓卫中华;壮志凌云,必销寇氛。救亡图存,众志成城;“中国中学”,始作校名。其名也大,其志也壮,其义也深。其为一九四二年二月事也。
抗战告捷,复返吴村。方喜和平在望,又见恐怖日增。但校园之内,革命歌曲嘹亮;讲坛之上,进步思想喧腾。南国阴霾满天,学苑清泉独存。其间陈君季豪,力疾从公,内维校脉,外抗敌焰,举德聚贤,厥功甚殷。
解放之初,乃迁托塘。惟此前数度春秋,几番变迁。乘驷桥堍,尝驻分部;西岳殿堂,曾作校园。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以地排序,易名东阳二中。张氏宗祠,悉为二中校舍;东师教室,全作中学讲堂。其为一九五六年六月事也。
嗣后渐见气象,宏图可展。孰料十年动乱,倒行逆施,学校存续,危若累卵。欣得寒冬过后,春意盎然。改革开放,发展迅猛;校园建设,成就斐然;校风学风,众口皆称;教学质量,遐迩闻名。(https://www.daowen.com)
光阴八十载,弹指一挥间。而我二中,自创建以来,七易其址,三改校名,坎坷尽历,艰辛备尝。辗转流徙,存亡绝续,其时间之长,地域之广,程度之烈,实为他校所罕见。吾校师生,身处困厄,心忧天下,敬业勤学,踔厉风发。但见名家迭出,硕师纷呈,晴晦风雨,业绩常新,兰芳蕙馥,桃红李妍。欣看群星闪耀,俊彦驰骋,贡献社会,造福桑梓,自可告慰于前人也。
抚今追昔,心潮激荡;登高望远,前景辉煌。继承传统,创名牌学校;开拓新境,育一流才隽。搦管作文,赋赞东二中;击键填词,调寄沁园春。词曰:
史迹班班,世纪风云,岁月积尘。忆申江战火,稠城寇警;安文局促,义邑崚嶒。岳殿钟消,岘峰影杳,张氏宗祠续楚吟。流年逝,叹关山迢递,几许征程!
依稀往事纷纭,又讵料花开遍地春。忻新容迭现,旧颜难辨;英才星聚,俊杰龙腾。艺苑科坛,田畴商海,学子翩翩耀后昆。宏图展,正鹏程万里,再奏捷音。
2025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