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普通职工16年献血创下深泽文化

普通职工16年献血创下深泽文化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彦龙:一位普通职工延续十六年的献血情结今年42岁的刘彦龙,是深泽县西河供电所的一名所长。当时,正值单位号召职工献血,刘彦龙第一个报了名。16年来,刘彦龙的一腔热血在无数人的身体里流淌,在他的家中珍藏着十来本大大小小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这些证书里承载着社会对他多年义务献血的肯定和褒奖,对此,他格外珍视。这其中就包括刘彦龙的女儿,女儿明年就满18岁了,她说到时候要接好父亲献血的接力棒。

刘彦龙

一位普通职工延续十六年献血情结

  今年42岁的刘彦龙,是深泽县西河供电所的一名所长。身高不到170的他,体重只有130斤,然而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汉子,在16年的时间里,坚持献血20次,献血总量达到7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液总量的1.5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甘于奉献,助人为乐,尽到一个普通公民义务、一个电力职工的职责。 

记忆犹新第一次献血

8月的冀中平原,正是酷暑难当,用电负荷日益攀升,电力迎峰度夏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了为保供电、稳用电,刘彦龙和他的同事们常常奔波在田间地头,维护设备,应急检修,见到我们时,他刚刚从电力抢修的一线回来。

顾不上换下被汗水打湿的衣衫,他一边打电话联系回访,一边招呼我们进屋,一番忙碌后,他才满脸倦容斜靠在椅子上,短暂地休息后,他和我们聊起了第一次献血的经历。

时间退回到16年前。2025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彦龙在媒体上看到一个无偿献血的报道,那时候无偿献血并不像现在这么深入人心,但却一下子就打动了这位憨厚淳朴的汉子。当时,正值单位号召职工献血,刘彦龙第一个报了名。在一番常规检查之后,他随即被抽取了200毫升的鲜血。在想到自己体内抽出的献血,将帮助到更多的人,输入到更需要的伤员体内,刘彦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

"我当时献完以后也没觉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在不损害自己的情况下,还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我觉得挺好的。"刘彦龙回忆起当初献血的初衷时说。通过99年的这次献血,他对无偿献血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也开启了他的无偿献血之路,从此,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去献一次血,就这样一坚持就是15年,从未间断。

对他人的帮助就是收获

由于他的A型血比较适合献血,多年来只要有机会,他就想方设法去献血。县里什么时候会来献血车,他都摸得清清楚楚;只要一有机会到市里开会或者培训,他也总是在忙完工作后,轻车熟路的直奔献血屋献血,风雨无阻。不仅如此,为了让自己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他还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出资捐助贫困学生也有三个年头了。(https://www.daowen.com)

“原来献血一次只可以献200毫升,后来增加到400毫升,别看我在献血队伍里是个老兵了,但是我的身体素质可没问题,同样的献血量,年轻人要十分钟左右,可我只需要六分钟。”说起献血的事情,刘彦龙总是滔滔不绝,为了能够顺利献血,他长期注重身体素质,不喝酒,不吃肉,单位离家有十几公里,他也常常选择步行去上班,为的就是加强锻炼,能够达到献血的要求。

去年,他一次性无偿捐献成分血800毫升,长达一个小时的献血过程,让这个铁汉第一次感到了头昏,足足休息了四十多分钟才缓过劲来。他的精神感动了血站的医生护士,但是他却一笑而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都不算啥!”。十几年来他累计献血达7000毫升,超过正常成年人总血量的1.5倍。  

在工作中,刘彦龙也是如此。作为基层供电所的所长,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曾因为义务献血被评为电力系统优秀个人,还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是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2008—2025年度、2010—2025年度,他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授予“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荣誉称号。看着厚厚的一沓烫金证书,荣誉面前的刘彦龙十分平静:“其实,我献血不贪图名利,要是我的鲜血能够救活一个人的生命,那我就觉得值了。况且,无偿献血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

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行列

献血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取血程序,刘彦龙也常常会看到一些献血者因为身体条件不达标而默默离开。所以,对于自己能够献血这件事,他是十分珍惜和自豪的。他也希望更多符合献血条件的年轻人能够了解这件事,逐渐壮大无偿献血的队伍,使这份正能量越积越多。”说起以后的打算,刘彦龙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献下去。

16年来,刘彦龙的一腔热血在无数人的身体里流淌,在他的家中珍藏着十来本大大小小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这些证书里承载着社会对他多年义务献血的肯定和褒奖,对此,他格外珍视。

除了自己的身体力行,他还宣传无偿献血、介绍献血经验。”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我感觉自从献血以后我的身体还比以前更好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向身边的人讲解献血的好处。在生活中,刘彦龙是个热心肠,在他居住的生活区,一说起刘彦龙,居民们都竖起大拇指,甭管谁有困难,他知道了肯定帮。最让他欣慰的是,他的行动感动和影响了周围的人,主动向他询问献血事情的人越来越多,也不断地有亲人和同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这其中就包括刘彦龙的女儿,女儿明年就满18岁了,她说到时候要接好父亲献血的接力棒。

“心有阳光、给人温暖;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是一种胸襟,一种动力,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看似一件简单的善行义举,却折射出一名可爱电力职工别样的情怀,彰显了无疆大爱的人格力量。

                                        (王 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