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神奇的通信技术:风筝传讯的历史与人物

神奇的通信技术:风筝传讯的历史与人物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风筝传讯著名的英国学者、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博士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向世界传播的重大的科学发明。此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风筝和竹笛在高空中的可爱形象。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风筝和携带的信件终于到达援军营地,使马燧与张伾取得了联系,两军联合,很快就把田悦打退了。

神奇的通信技术:风筝传讯的历史与人物

风筝传讯

著名的英国学者、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博士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向世界传播的重大的科学发明。

风筝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巧匠公输般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也曾造成“木鸢”,这大概是风筝的前身。到了汉代,纸发明以后,人们又用竹篾做架,纸糊而成,这便成了“纸鸢”。后来,人们又在纸鸢上拴上一个竹笛,再放入高空,竹笛经风一吹,就会发出像古代弦乐器——筝一样的响声,“风筝”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唐代诗人高骈,有一首描述风筝的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破风吹别调中。”他告诉我们,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风筝上的竹笛发出了弦乐器一样的美妙声音在高高的蓝天中回响。这优美的乐声随着风在空中飘荡,当人们听出像某段乐曲还想再好好听一下时,它又被风吹断后转入为另一种曲调了。此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风筝和竹笛在高空中的可爱形象。(www.daowen.com)

最初的风筝并不是供人玩赏的工具,而是一种军需品,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号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在民间流传开来。风筝用于军事,历史上记载甚多,战国时代的古书上,早就有“公输班为木鸢以窥守城”的话,但这位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究竟是怎样用风筝来侦察敌情的,由于古书记载不详,今日已无法稽查。

南北朝时候,曾有一个用风筝通信而失败的故事。梁武帝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叛变,带兵把梁武帝萧衍困守在南京的台城,使梁武帝与外界失掉了联系。武帝的大将羊侃想叫小孩用放风筝的办法,暗藏告急诏书,送出城外寻求救兵。这时,武帝的儿子萧纲恰巧从太极殿出来行至殿前,闻讯便乘着风力放起了风筝。侯景突然见到风筝从城中飞起,认为那是妖道施展的一种害人的巫术,便急令士兵用弓箭射之,只听弓弦响处,那只风筝便被射了下来。羊侃想用风筝通信的计划失败了,与之相反的是《新唐书》中记载的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公元782年,唐朝的节度使田悦发动叛乱,带兵包围了临洛城,城中守将张伾固守城中,粮食快要吃尽了。这时朝廷派遣节度使马燧等前来救援,马燧见田悦的军队封锁严密,未敢轻进,就在城外较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张伾探听到这个消息,便巧妙地派人放出带有联络信的风筝。叛军发觉后知道是联络用的,就纷纷向风筝发射了大量的箭,但无奈风筝飞得高达百余丈,箭又怎能射中呢?后来风筝和携带的信件终于到达援军营地,使马燧与张伾取得了联系,两军联合,很快就把田悦打退了。从风筝的诞生以及后来人类的文明史中都可证明,它确实是与通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