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电飞扬——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散记
五千年是一幅亘古而又漫长的历史华章,五千年是一束飘忽即逝的雷鸣闪电,五千年又是一个能量守恒定律产生、演变和重释的交替过程。
在酒泉乃至西部戈壁旷野上肆虐漫卷的大风,就在这五千年的时光隧道中穿行、穿行、再穿行,它将坚硬的戈壁山冈镌刻成千奇百怪的雕塑。雅丹瀚海、丹霞风姿、嶙峋怪石、枯死胡杨林,无不以不屈的身躯和傲岸的灵魂,向五千年的大风提起最庄严的控诉!
五千年粗犷的漠风,五千年凄风苦雨般的命脉,使西部“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所描写的大西北飞沙走石的可怕景象,深深地刻写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中,以至于人们只要一提起西部、提起大西北,就会惶恐不安和大惊失色。大风飞扬、砂石滚滚、烈日炎炎、荒凉干旱、人迹罕至等成为大西北的代名词,大西北成为人们望而却步的地方。我们生活的西部酒泉,同样也被一代又一代酒泉人挥汗耕耘的辛勤劳作,刻写成一幅幅苍凉悲壮的历史画卷,珍存于大西北裸呈天宇旷野下的天然历史博物馆,那是酒泉人与肆虐的大风沙日夜博弈的历史写照。而粗粝的大风,也锻造了酒泉人不甘屈服,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历史奇迹的过人胆识和魄力。
闻风而动化害为宝
斗转星移,时光交替,风水轮回转。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发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发展主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空间和未来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事实,人们开始摈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技术与机制创新,发展包括风电、光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氢能等低碳经济模式,积极倡导采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半导体照明节能、变频器、余热锅煤利用等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2025年9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郑重承诺,到2025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在202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
世界能源供求格局的戏剧性逆转,使人们将渴求新能源的焦灼目光投向于风电、光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西部、聚焦酒泉的茫茫戈壁和猎猎长风,酒泉的“世界风库”瓜州、“世界风口”玉门,霎时成为两艘蓄势待发、扬帆远航的“能源航空母舰”,等待期盼了五千年的起航命令。
酒泉历史注定要铭记2025年3月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在玉门市三十里井子风沙口上,由国电龙源集团甘肃洁源风电公司在此竖起了四台300千瓦的实验性风机,这四台贴着“风电王国——丹麦制造”标志的风机扎根酒泉戈壁,迎风飞转,神闲气定,就像戈壁滩上盛开了四朵洁白的“钢花”,开始向世界发出酒泉风能的声音。尽管这四朵“钢花”的声音还很微弱,但她是酒泉风电发展史上开天辟地般的切切剪音。
戈壁滩上这四朵耀眼的“钢花”,经过四年的风吹日晒、雨雪冰冻,沉静地向大地证明了她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为酒泉人修补熨烫“风害”的历史豁口与伤痛记忆,凝心聚力建造“风车森林”,平添了狂喜、信念和持久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在西部漠风中狂奔欢喜的酒泉人开始加速加力,甘肃洁源风电公司与酒泉人联手再造朵朵“钢花”。从2025年3月起,玉门又在国内首次引进西班牙600千瓦的风机12台,很快在大漠长风中迎风招展;2025年5月引进建成新疆金风科技生产的600千瓦风机22台;从2025年7月—2025年12月,来自西班牙的104台850千瓦风机次第傲立在苍茫的戈壁之上,在玉门三十里井子生成总装机10.9万千瓦的甘肃大型风电场,一下子跃居全国第五位。酒泉风电发出了引人注目的时代强能,呈露出恢宏壮阔的戈壁亮色。
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风电发展的历史,肇端于100多年前的丹麦。2025年丹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风力发电站,目前已建成风力发电机组3000多台,年发电100亿度。现今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是美国的特哈查比风电场,2025年全世界风电总装机为1.59亿千瓦。中国风电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25年全国总装机仅为34万千瓦;2025年为126万千瓦;2025年底达到2600万千瓦,仅当年新增装机就达1380万千瓦。中国风电已经进入了高歌猛进的发展时代。
历史的机遇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酒泉注定被载入中国风电发展的辉煌篇章,就得益于酒泉人超前谋略的风电探索试验和率先抢滩登陆的千万千瓦风电示范性项目的成功实施。值得我们庆幸的是,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让勤劳淳厚的酒泉人民牢牢地攥在了手中,并一步一个脚印快速往前走,拼力往前冲,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思路孕育着出路,发展战略决定着发展前途。酒泉人没有满足于已经飞转的朵朵“钢花”所产生的能量,而是将目光投向于更宏大的计划,更邈远的天际和广阔的地平线。从2025年起,酒泉人提出了建设瓜州、玉门两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近期计划。酒泉市委、市政府领导们持之以恒地上厅局、跑部委汇报审批规划,三番五次地到国内外企业寻求投资、寻找力量源泉,不厌其烦地一次次陪同闻风而动的投资商和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们考察风能和风场情况。随着我们视野的开阔和对风能资源认识程度的逐步深化,酒泉中期建设瓜州、玉门两个五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雄心规划又精彩出炉。在持续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我们已在全市初步规划布点了28个风电场,规划风电总装机3565万千瓦,遍布酒泉7个县市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广袤热土。
酒泉追风逐日的风电建设实绩,囊括四野的风电开发宏图,赢得了省委、省政府决策者的认同。2025年甘肃省研究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宏大战略部署。2025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等领导亲临酒泉考察风电建设情况,对酒泉建设新能源基地的战略构想给予高度肯定,为酒泉风电场建设注入了强力“推进剂”。随即,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规划紧锣密鼓地展开,并以“风”的速度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步,酒泉的风电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至2025年底总装机达41万千瓦。2025年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开展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及配套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电网工程前期工作,标志着酒泉风电基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
一幕大剧的闪亮登场需要精心的筹划和演练。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作为一个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代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重大建设项目,其前期工作的艰巨准备和统筹协调同样难以尽数。与风电开发相配套的电网工程、调峰电源、风电装备制造业、水能开发和高载能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的周密谋划,让酒泉人思接千载,耗精竭力,矢志不倦地苦苦追寻。在奥运圣火熊熊燃烧的2025年,注定是酒泉人精心筹划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殚精竭虑、积蓄喷涌能量的一年。这一年的风电总装机为51万千瓦。
2025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时刻,酒泉为祖国献上了浓墨重彩的盛世华章。在酒泉广阔无垠的戈壁上,在呼呼作响的劲风声中,8月1日,甘肃河西750千伏双回路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8月8日,作为世界和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在酒泉隆重开工建设;8月8日,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制造的首台风机下线,国内大型风机制造企业竞相入驻园区开工建设;酒泉孕育古今飞天的煌煌历史从此翻开崭新的篇章。8月28日,全国首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在敦煌开工奠基并实现部分并网发电。酒泉热电厂同步加快建设进程。11月27日,酒泉高载能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研讨会召开,来自中科院等科研单位的院士、专家共同为酒泉富裕电力与优势矿产资源的嫁接开发把脉献计。
同样精彩纷呈的2025年,曾在酒泉大地诞生的“铁人精神”,重现在热火朝天的酒泉风电建设工地,广大风电建设者们战风雪、斗严寒,演绎创造了唤醒沉睡戈壁高亢的“大风歌”。至2025年底,酒泉风电装机达220万千瓦,是2025年总装机的20倍;风电装备制造业收入达64亿元,占甘肃装备制造业的80%;地企共同打造了让世人瞩目的“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迹”。
从此,酒泉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建设的大幕全面拉开,如椽的大笔高高举起,中国乃至世界因此拭目以待。
御风牵引集群起航
酒泉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酒泉百万人民及决策者的深思熟虑中精彩绘就。在未来的30年,酒泉人将坚持以风电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风电、光电、电网建设、调峰电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料后处理的新能源“6+2”产业集群战略思路横空出世,成为未来引领酒泉“新能源航母”的鲜明航标与旗帜。
清晰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廓清了酒泉新能源建设的宏伟目标。风电规划到2025年达到516万千瓦;2025年达1271万千瓦,建成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2025年达2000万千瓦;2025年以后逐步开发到4000万千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风电产业基地。
地处北纬40度内陆地区的酒泉,由于光照时间长,光电产业开发面积和潜力十分巨大。据专家预测,理论上有近20亿千瓦的光电装机容量。敦煌、金塔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后续做前期工作的光电项目也在加速跟进。酒泉光电规划2025年总装机达到20万千瓦,2025年达200万千瓦,2025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建成酒泉千万千瓦光电基地。
按照国家“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大风电规划要求,建设电网工程是酒泉风电快速发展和输出的“高速公路”。目前,嘉瓜、玉门两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投入使用,金昌-酒泉-瓜州750千伏超高压双回路输变电工程全线开工建设,正在积极争取超高压点对点10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密切地关注智能电网建设动态,实现与华北、华中、华东电网的直流联网。配合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国家初步规划建设6条750千伏双回线路和4~5条800千伏直流输变电线路。预计2025年输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2025年达1500千瓦,2025年达4000万千瓦。届时,穿越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电网工程与西气东输、西油东输管道工程,将共同构成“甘肃河西能源长廊”。酒泉新能源基地创造的巨大电能,通过“甘肃河西能源长廊”,源源不断地输向华北、华中和华东电网,酒泉人将为实现温总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承诺的减排目标做出彪炳史册的贡献。
大规模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由于其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发电负荷难以保持安全稳定,必须有相应规模的其他电源承担调频、调波任务。从现实的发展选择看,煤电仍然是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最为可行的调峰电源。酒泉境内自身拥有一定煤炭资源,周边的新疆和蒙古国蕴含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酒泉又是承接和开发利用这两地煤炭资源最为便捷、最具优势的城市,配套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煤电基地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势在必行。从2025年4月起,酒泉煤电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启动,国电电力酒泉热电厂2×33万千瓦、酒钢明沙窝2×100万千瓦、甘电投瓜州常乐电厂2×100万千瓦、中电投金塔红柳洼电厂2×100万千瓦等煤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2025年煤电装机达到920万千瓦,2025年达到1360万千瓦,为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千万千瓦光电基地和西北大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强支撑。
酒泉风光电产业的异军突起,无疑为风光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到2025年底,我们已在瓜州、玉门建成三户风机塔筒制造企业,形成年产风机塔筒150套的生产能力。早在2025年,酒泉的决策者就对发展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超前作出了新的判断和抉择,筹划建设“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发展。2025年以来,加快了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和条件,开工建设“酒泉风光大厦”,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很快具备了入驻要求。在6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布点建设风机组装、叶片制造、塔架塔筒制造、锻铸件及法兰制造、电器及控制设备制造、研发及高科技服务等六大类项目。在4平方公里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园,布点建设多晶硅生产、硅片切割、电池组件加工、系统集成开发、光伏配套产品生产等五大类项目。园区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等全部成龙配套。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5年5月,省发改委分别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签署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风电产业合作框架协议。2025年8月7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中航惠腾风电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产业园并开工建设风机制造项目。至2025年底,已有22家国内风电制造大企业先后在产业园落地开花,可谓群英荟萃,各显“风姿”,还包括全国整机组装、风叶制造业绩前三名的14家上市公司。2025年全市风电装备制造收入达到64亿元,2025年将达到100亿元以上。2025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的《甘肃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风机总装能力达到300万千瓦,光伏装备产能达到100兆瓦,产值达到180亿元;2025年风机总装能力达到400万千瓦,光伏装备产能达到300兆瓦,产值达到360亿元;2025年风机总装能力达到500万千瓦,光伏装备产能达到500兆瓦,产值达到700亿元。按此规划,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将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光伏装备制造、新能源关联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等四大产业,力争到2025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税收达8亿元,就业2.5万人;2025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税收达15亿元,就业3万人;2025年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税收达30亿元,就业5万人。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毋庸讳言,随着酒泉风电、光电、煤电三个千万千瓦能源基地的建成,1000亿度以上的发电量,在最大限度地输向国家大电网的同时,如何就地消化富余电量成为我们酒泉人未雨绸缪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筹划,2025年11月,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研讨会召开,来自中科院的院士、教授,国家部委和省上厅局的领导专家,共同就利用酒泉相对富集的矿产资源和富余电量,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历史机遇,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目前,酒泉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正在加快论证编制,规划在2025年全市绿色高载能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这样既解决了酒泉新能源基地的电力消纳问题,又为酒泉优势矿产资源的转化提供了电力支撑。
酒泉境内的黑河、疏勒河、党河、哈尔腾河等流域,孕育了33.34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又为水能资源的转化利用创造了天然优势。大力开发利用酒泉的水能资源,可以较好地实现与风电、光电的互补发展。按照多点多极布局发展调蓄电站,利用风能发电高峰抽水蓄能,风电低谷时放水发电的思路,酒泉的抽水蓄电能力将在100万千瓦以上,成为风电调峰填谷、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平衡源之一。
酒泉是中国核工业的发祥地,具有利用核乏燃料发展核电的便利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能源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核电进入加快发展时期。酒泉就近利用核燃料的浓缩、转化和核乏料后处理发展核电开始进入前期工作。在国家有关专家组的反复论证比选下,我市金塔县的沙枣园子成为核乏料后处理一期、二期项目的理想选地;酒泉市的瓜州桥湾和金塔穿山驯厂址成为发展核电站的优选厂址。
新能源,新希望,新酒泉。未来的酒泉将成为集风电、光电、煤电、水电、核电为一体化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重地,形成“五电与大风齐飞、风车共长天一色”的绮丽美景。
追风逐日 揉风为春
在亘古的荒原上吹拂了几千年的大风,让酒泉人转化为滚滚能源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2025年3月在玉门市的风沙口上竖起4个实验性风车起,就为酒泉人擎起了力挽风魔、调和舒缓自然运行规则、变风害为宝的期冀。随着实验风车沉稳坚韧的运转,戈壁滩上洁白色的风车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一片一片的风车方阵,勇敢地接受了风沙、日晒、雨雪、冰冻和高温气候日夜兼程的磨砺和侵蚀,也考验了酒泉人的心智和斗志。
玉门风车的实验成功,让酒泉人欣喜若狂,信心倍增。酒泉决策者的目光穿越广袤的天际,密切追逐风的速度和神脉,在偌大的戈壁版图上落子千钧地勾画出了宏大的风电发展蓝图。
从2025年来,我有幸成为酒泉风电项目的争取者和参与见证者。从2025年开始,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詹吉有同志高高举起了发展酒泉风电的旗帜。詹吉有同志在带领我们开展风电项目的前期策划和争取中,不断地拓展创新风电发展的视野和理念,扩大项目建设规模,探索项目运作的机制,了解熟悉风电项目争取的流程和技巧。我们不计其数地向省上和国家部委汇报酒泉发展风电项目的构想、思路和办法,汇报酒泉发展风电的天然优势;留心考察借鉴国内其他地方争取发展风电的成功模式和做法。万事开头难。我们在前期的项目争取中,的确是充满了艰辛、曲折和难言的酸甜苦辣,大多数都是收效甚微的。有时我们被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给上了一堂又一堂的“教育课”,我们只能毕恭毕敬地洗耳恭听;有时还被人家教训一番,我们也只有出了门后发点牢骚,自我安慰而已;有时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火花,紧接着就被有关人员的一盆冷水浇的“透心凉”。跑得次数多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看不到希望时我们不过度灰心丧气;看到点滴希望时我们也不心花怒放。在多年的项目争取实践中,詹吉有同志为我们找到了一种阿Q的精神安慰法:“不要有思想顾虑,大不了办不成,还能把我们咋样?”这一招还真管用,我们在跑风电项目中卸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反而有不可预料的效果屡屡闪现。跑项目甚至还养成了我们宠辱不惊,悲喜不变的心理素质,窃喜于自己这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智者风范,也是我们料想之外的人生收获。
在争取项目的过程中,还曾发生了一段令人开心的小插曲。有一次,我们在北京争取汇报风电项目时收获不小,效果也不错,大家都很高兴。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邀请我们到一家农家院小聚庆贺,席间大家议论说,在中国办事,只要找到“一把手”或“一把手”同意了,不管多难的事都能办成。不知何因,当时市发改委的一名副主任脱口而出:我也要当“一把手”。而市发改委的“一把手”正好也在场。听到此话的另一位同伴一激动,与他坐的凳子一起人仰凳翻,大家顿时乐翻了天。市发改委的这位副主任只好打趣地说,全是北京“二锅头”惹的祸。回到酒泉后时间不长,这名副主任还真就当了“一把手”,不过不是市发改委的“一把手”。
酒泉风电项目的争取建设成功,深深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高屋建瓴的决策艺术和魄力。“先干起来,边干边批,以干促批”的思路,为我们向上级汇报风电项目提供了有效的说服力。刚开始,上级有关部门并不赞同酒泉上风电项目,认为酒泉不适宜搞风电开发,对酒泉的大风是否能转化为电能,转化的电能能否自行消化和向外输送,大容量输送电能的技术和条件是否具备并成熟,上网电价价差怎样弥补和平衡,投资运行主体哪儿来,风电设备进口有政策限制,国产设备受技术和规模的限制,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能否经受住酒泉风沙及严酷环境气候的侵蚀等等。正是这些疑问,使我们在前期汇报风电项目时,往往被有关人员质疑,我们显得无知和幼稚。但这使我们坚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硬道理。
让事实来诠释疑问,让风声来倾诉真情,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真诚地邀请各级领导和干部到酒泉白花花的风车林中穿行、感受和实地见证。看着在呜呜作响的大风中迎风飞转的风车,以及源源不断输向生产生活环节中的电流,主管部门领导的认识慢慢转变过来,脸上渐渐露出了认可的笑容,我们汇报项目时上级领导的态度友善了,语言温和了,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明显加快,到了后期提速的项目工作进度让我们欢欣鼓舞和感动。由此,酒泉风电项目争取和建设的历程,深深地刻写到酒泉苍茫的大地上。
2025年,酒泉提出建设瓜州、玉门两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场,把酒泉建设成国家重大能源基地的建议,分别上报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酒泉籍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向国家和省上“两会”提交加快建设酒泉风电基地的代表建议和提案。
2025年年初,国家《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全国风电产业开发进入快车道。同年,国家发改委在甘肃开展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工作,酒泉新能源建设翻开新的篇章。
202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宏大战略部署。
2025年,“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在酒泉工业园区筹备并启动建设。
2025年8月,国务院《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的风电基地。9月,全国风电会议在内蒙古举行,会议提出在全国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设想。酒泉随即响应,提出建设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战略目标,被省委、省政府提升为省级战略向国家全力争取。
2025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等领导亲临酒泉考察风电建设情况,对酒泉建设新能源基地的战略构想给予高度肯定。
2025年10月,省发改委委托规划设计单位高效率编制完成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报告,迅速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申请开展“十一五”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300万千瓦风电场及配套750千伏电网工程前期工作的请示。
2025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酒泉开始加速向我国规划的第一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迈进。
2025年12月,与酒泉签订投资建设酒泉风电场的国内上市公司和大企业达20多家,包括国内知名的中国华能、大唐电力、国电电力、中电国际和中国华电等全国五大发电企业。
2025年3月,省发改委组织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www.daowen.com)
2025年4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审查通过。
2025年5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项目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2025年8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中航惠腾风电有限公司正式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2025年8月27日,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甘肃日报》发表了题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大战略——关于建设河西风电走廊的思考》的文章,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发展风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分步开发建设风电的战略目标任务。
2025年10月,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被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命名为“甘肃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2025年2月,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项目申请核准的请示。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批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建设项目。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正式落户甘肃酒泉市。
2025年6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领国务院调研组调研甘肃新能源时说,面对如此丰富的清洁能源,甘肃在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加大开发力度,逐步纳入到国家“一盘棋”中,为其他省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光”和“热”。
2025年8月8日,中国首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在酒泉隆重开工建设;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制造的首台风机成功下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等和国家部委、省上厅局、各发电企业领导参加项目启动仪式及风机下线仪式。
2025年8月8日,甘肃·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酒泉召开,来自省上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47家国内知名风电制造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确定在酒泉建设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025年8月28日,全国首座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敦煌市开工建设。“闻风而动,借光发展”的彩带开始在酒泉的阳光下翩翩起舞。
202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到玉门洁源风电场实地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毫不动摇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全力搞好示范项目。”
2025年12月25日,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和部分省级领导,亲临酒泉参加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装机突破20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双突破”庆典和四个下线仪式、两个签字仪式、一个奠基仪式。省委陆浩书记实地视察酒泉新能源建设情况后,饱含深情地说:“这不能只说是酒泉速度,应该是酒泉奇迹。”
2025年12月31日,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酒泉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25年1月9日,省委书记陆浩对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双突破”作出重要批示:“双突破”使我省风电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我们国家新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1月20日,我国第一所以培养新能源建设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的高等院校——酒泉新能源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它将为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025年3月6日,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向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温家宝总理汇报了酒泉风电发展情况,温总理对他曾工作过的酒泉发展风电产业寄予厚望:“虽然我没有去看过,但估计一定会很壮观,风机会向‘白色森林’一样。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省委书记陆浩补充说:“那里的风力资源条件非常好,可建成全国最大的风电、光电新能源基地。”
也许,这一行行的时间排列是单调乏味的,数字又是冰冷无情的。但透过这些时间表的背后,展现的是酒泉人追寻“闻风而动,借光发展”而一步步走过的历史脚印,洒下的是酒泉人辛劳和智慧的汗水,更重要的是凝聚了各级领导和干部关注酒泉风电、倾力打造酒泉新能源基地的决心和魄力。
酒泉以风电为牵引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也是迎接全球绿色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考察酒泉新能源基地时指出:“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较好的发电方式之一。”省委书记陆浩也说:“建设河西风电基地,为实现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风电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不会给环境造成压力,而且通过密度较大的风力发电装置做功后可使风速减缓,减轻风沙危害。”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坦言:“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及配套产业发展,将成为支撑酒泉未来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毋庸置疑,建设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是一个深思熟虑、谋划长远、节能减排、惠及民生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
机遇是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什么是机遇?中国发展风电事业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酒泉一步一个脚印追寻风电发展的过程,就是抢抓历史机遇的艰苦过程。这个过程,绝好地印证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大唐风电场时所说的一番话:“一定要抓住能源革命的先机。怎么叫革命,就是可再生能源“革”化石能源的命,这就是能源的革命。如果你对这个认识不清的话,你还认为是小打小闹,可干可不干,所有的机遇都会丧失。”当我们转身回看酒泉风电发展的历史,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话,的确具有革命的先知性和科学的预见性。
诗风翩跹 铁人神往
在一篇《风电赋》中这样称颂酒泉风电:“天地之气,生于玉门瓜州;风电之基,始于河西走廊。风轮常转,拨动西部沉寂;塔筒屹立,挺起陇原脊梁。”酒泉风电建设的大幕一经拉开,酒泉人的信心就向涨满的风帆,呼呼作响,掷地有声;迎风招展的风车,飞旋出的是酒泉精神、铁人精神的重塑和提升;雷厉风行,气贯长虹的风电建设速度和成就,让酒泉的大漠戈壁“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将不成其为软弱(梭罗语)。”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2025年曾创下占全国原油总产量87.8%的记录,这个记录是在被誉为“铁人”的玉门籍石油工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工人阶级集体创造的历史奇迹。从此,“铁人精神”成为酒泉人民的信念支撑,也成为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动力,曾得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度赞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酒泉的滚滚长风凭借着“铁人精神”,在酒泉大地催生出感天动地的故事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暖流。酒泉的风电建设者们,在严寒的冬季依然加紧作业,一句“顶风雪、冒严寒、攻风电、战百万”的豪言壮语,在寒风中格外劲力耀眼。风电建设者们发扬“铁人精神”,与风雪严寒搏斗,与大风和时间赛跑,与自我挑战极限,力挽狂澜降大风的英雄气概,昭示着“铁人精神”的回归与释放。他们在寒冷的戈壁滩上用锅炉加水温至80度给混凝土进行搅拌,给罐车穿上厚厚的棉装,在塔架坑基外围搭着帐篷,里面生起火炉子,确保混凝土浇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0~15度,以保证工程质量。这样一个风机坑基需要连续奋战16~17个小时,浇筑混凝土540立方米。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量,常人真是难以想象的。
一位风电建设者说:“看到风机经过我们的手“站立”在酒泉大地上,输送清洁能源,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企业和地方经济效益,我们就有一种成就感。尽管建设工地大都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条件很艰苦,但我们毫无怨言。我们是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建设者,将来想起来也是非常自豪并有意义的。”
风电为酒泉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带来了灿烂的春天,“铁人精神”无疑又为酒泉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平添助力,御风而行,创造了现代奇迹。金风科技自2025年8月8日首台风机下线,到年底生产风机200台;中材科技从开工建设到首台风机叶片出厂只用了99天时间,年内生产风机叶片300副;华锐科技从开工建设到首台风机出厂只用了110天,50天生产300台1.5兆瓦风机,全国陆地首批两台3兆瓦风机成功下线,他们还创造了日产风机10台、日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的奇迹。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内闻风起舞的22家国内大型企业,正以风驰电掣的速度,精心打造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王国”。
正是新时代的“铁人精神”激发出风电建设者的万丈豪情,才创造出“酒泉速度”,铸就了“酒泉奇迹”,绚烂了酒泉亘古的天际和美妙的星空。我们无论是从酒泉城一路向西逶迤而去,还是驱车穿行在白色的风车林中,看着昔日的茫茫戈壁,千年前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转眼变成迎风飞舞的“风车海洋”,我们真是神接千载,遐思万里。这景致,这嬗变,我想就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人毛泽东也没有料想到吧。
“铁人精神”为如火如荼、机声鸣响的酒泉风电基地建设鼓满了风劲,增添了引擎。为此,酒泉市委、市政府确定2025年为“弘扬铁人精神年”。这是为全面完成今年516万千瓦风的电装机任务,并为明年建设755万千瓦二期风电工程,向全市人民发出的总动员令和总攻令。
作为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决策者和见证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现场看到酒泉建设者将昔日的风灾变为风能的壮观景象时,感慨万端,他热情地为这块热土上呼风唤电的建设者赋诗助战、呐喊助威:
风/樯倾楫摧谁逞雄/翻江湖/山呼海啸涌
风/龙卷寒流天伤农/飞砂石/良田荒漠壅
风/千帆竞渡你发功/力无穷/避害可利用
风/巨轮降伏变电能/取不尽/清洁可再生
风/不教狂飙度玉门/赛三峡/河西展新容
甘肃现代诗人胡杨把戈壁上的风车誉为“戈壁上的花朵”,“它开放的那一刻/天地为之动容/日月星辰在汗颜中隐去自己的光明。”诗人激情的赞誉并不夸张。
古诗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酒泉的新能源建设并不像诗那样浪漫柔情,但我们坚信鼓满风劲、铆足干劲的酒泉新能源建设的风帆,一定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书写出比诗更加美好的宏图来。
苍莽大地问天尊,粗粝漠风竟猖狂;
遮天蔽日妖威发,飞沙走石万物殇;
日月轮转天公抖,降风蓄光声威扬;
硅板逐日夸父愧,风车飞旋春意荡。
猎猎方阵挽狂飙,高高网架输电强;
人声鼎沸聚睿劲,机器轰鸣铸诗章;
御风逐日靓四疆,陆上三峡溢走廊;
铁人临风心酣畅,诗仙醉酒梦还乡。
今日的我诌诗一首,满怀信心地期冀酒泉风电、光电、煤电三个千万千瓦能源基地的早日建成。
(2025年4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