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1-1服装服饰的起源及性质

1-1服装服饰的起源及性质

时间:2023-05-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对于服装服饰的产生渊源,至今还有争论。在中外服装服饰专家苦心研究探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说法迥异的起源学说。只有综合、客观地了解这些学说,才能对服装服饰学科的学习起到作用。服装服饰的实用性很好地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二)服装服饰的精神性服装服饰的精神性,表现为展现魅力,显示身份、地位和能力,显现威严等装饰功能和象征功能。服装服饰的象征功能则来自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需求。

1-1服装服饰的起源及性质

从大量的考古资料中发现,距今40万年左右,人类开始使用兽皮,用类似斗篷形状或其他的形式将兽皮披挂围裹在身上。这些未经处理的兽皮,大概就是人类最早的最简陋的衣服。但是对于服装服饰的产生渊源,至今还有争论。

在中外服装服饰专家苦心研究探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说法迥异的起源学说。归纳起来大致分为身体保护说、人体装饰说、羞耻说三大类。

一、服装服饰起源的学说

(一)身体保护学说

这类学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适应寒冷)或为了保护身体,而从长年累月的裸体状态中逐渐进化,并使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裹身体。

早期人类用兽皮、树叶、羽毛、草片等护身。随着人类脑力的开发和体毛的逐渐退化,由原来对性器官的保护(阴茎套、袋等),逐渐发展到把身体其他部分包裹起来,形成了人类最初的服装。

另一种身体保护说认为,当人类从四足行走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时,原来处于安全位置的性器官,就从身体的末端位移到中央。因此,为了保护性器官就产生了腰绳或腰布这种服装服饰,就此推断,最先穿衣的应该是男性。

(二)人体装饰学说

人体装饰学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来自人们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的欲求,便特别喜欢将那些最惹人注目的部分显露出来,以表现自己强烈的心理冲动。此学说认为,腰衣(缠腰布)是最初的衣物,因此最初穿衣的应该是女性。

1.性差学说(性吸引说)

这种学说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用衣物来装饰自己,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突出性的特征,这与羞耻说正好相反。这种学说是基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一目了然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好奇心,而对那些朦胧的东西却很容易激起好奇心的心理特征。

2.护符说

原始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对自然界的事物不了解,而产生了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他们不能正确区分醒着时候的感觉和梦中的幻觉,以至于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开来,视精神独立于肉体之外而存在。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能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的是善灵,而带来疾病和灾难的是恶灵。为了使恶灵不能近身,为了获得善灵的保护,原始人常常把一些视为能起避邪和保佑作用的东西戴在身上,如骨类、贝壳、石头、木块、羽毛、野果、花草、树叶等。将某种衣物和装饰品应用在人体上,这种穿戴行动逐步发展为人类着衣的一部分,就是最早的服饰。

(三)羞耻学说(www.daowen.com)

这种学说从《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篇》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可以得到考证。所以人类穿着衣物,用各种方式来修正体形,是出自于羞耻心。

服装服饰的起源学说分类很多,但大多数学说的见解是相对集中在一个观察点和角度上。只有综合、客观地了解这些学说,才能对服装服饰学科的学习起到作用。

二、服装服饰的性质

从服装服饰的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穿用服装满足了人类作为生物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而服装与服饰的结合使用,则满足了人类作为“社会人”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精神要求,因此服装服饰便表现出对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双重满足,这也是服装服饰物质性特征和精神性特征体现。

(一)服装服饰的物质性

服装服饰的物质性,表现为人类作为生物体存在时,为适应自然环境以及应对自身的生理现象,而产生的对服装服饰造型和材料的需求。服装服饰的实用性很好地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生存的足迹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甚至走出地球奔向了宇宙。人类能做到这一点,很重要的条件是依靠穿用的衣物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协调。例如,在宇宙外太空环境,在真空无气压体条件下,人类若想在日射面+130℃左右的高温环境和日阴面-120℃的寒冷环境中生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温度、氧气、水、帮助人体处理排泄物等功能的宇宙服便成了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保障,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服装的物质性特征。

能起到防水作用的面料、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功能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美观。作为防水面料、材料的应用载体,人们在雨中外出必备的服装服饰-雨衣、雨伞、雨靴这些服饰用品也是服装服饰物质性特征的又一体现。

(二)服装服饰的精神性

服装服饰的精神性,表现为展现魅力,显示身份、地位和能力,显现威严等装饰功能和象征功能。

服装服饰的装饰功能来自人们追求美的心理--审美意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而审美意识是人类最主动的意识活动。无论是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刺青文身,古埃及人的头部变化,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缠足,18世纪欧洲宫廷女子的束腰,非洲土著人的口唇穿孔等形形色色的装饰身体方式,还是用动物或用人造物等覆盖装饰身体的,乃至今天丰富多彩的不同类别的服装服饰,都表达着人类从未中断过的对美的追求。从秦始皇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服饰制度,到现代社会赋予个人以集团归属的制服,服装服饰已经成为传达自身信息的媒介。

服装服饰的象征功能则来自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它作为载体也体现着穿者的身份、地位、个性、感情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