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酉阳土家族传统摆手舞见图活动

酉阳土家族传统摆手舞见图活动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传统摆手舞酉阳土家族传统摆手舞活动在明清时期极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部分村镇还有举行过,但到现在已基本没有了。传统摆手舞大都在祭祀或节日时进行,其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庇护并拜祭祖先,所着服饰也多来源于土家族的日常装束,民族气息十分浓郁。舞蹈时,土家族男子所着服装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具有宽松肥大、行动方便等特点。这实际反映了过去土家族人的夫权思想。

酉阳土家族传统摆手舞见图活动

摆手舞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是以摆手为基本动律特征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祭祀神灵、酬报祖先、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摆手舞主要分布在渝湘鄂边的酉水河、沅水流域,范围包括鄂西的来凤恩施,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保清和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县。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舞蹈主要表现内容涉及民族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部族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摆手舞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舞蹈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等传统文化艺术信息。

完整的重庆酉阳摆手舞在州府时期大体分为四个部分[1]1:一是祭祖仪式,包括请神、酬神、祈神、送神等;二是唱摆手歌,以人类起源、古代战争、民族迁徙、英雄传说和农事劳动为主要内容;三是跳摆手舞,分祭祀舞、军事舞、生活舞和农事舞。在摆手锣鼓、牛角号、唢呐乐器伴奏下,参舞者以各种舞姿重温祖先的生活和历史,如迁徙征战、狩猎捕鱼、刀耕火种和饮食起居等场景,最后所有人围成圆形队伍踢踏摆手舞蹈;四是表演原始戏剧“茅古斯”,村民头戴尖顶齐脖茅草帽,头扎草辫,全身用稻草包扎,一人先出场领舞,身后数人跟随欢跳,以土话对白歌唱,再现长着毛的祖先的原始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州府时期的重庆酉阳摆手舞部分内容已经失传。目前收集到的主要是“农事舞”和“生活舞蹈”,生动反映了湘、鄂、渝、黔边界地区的土家先民在渔猎、农耕时期的生产生活习俗,动作有模仿栽秧、薅草、抖虼蚤、撵野猪、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岩鹰展翅、状元踢死府台官等20多种,队列有环形摆、双圆摆、双铜钱插花摆、一条龙、螺丝旋顶、绕山涉水等30多种,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色。一套摆手舞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族民族发展史诗。(www.daowen.com)

2002年,文化部授予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国摆手舞之乡”称号;2007年,重庆酉阳摆手舞入选重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正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