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三十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体制内艺术水火不容

三十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体制内艺术水火不容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艺术如果是创造性的艺术,那必须有类似“科技发明奖”的评判标准,来测定这个艺术的真正价值。无论是中国美协、地方美协或者文化部门举办的画展,都由众多评委评选,而评委的个人标准就成为展览的标准。三十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体制内艺术水火不容,主要是一开始时,体制内艺术标准将当代艺术拒之门外。仅仅过了三年,俞晓夫的另一幅画《一次义演》获得了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的大奖。

三十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体制内艺术水火不容

当代艺术如果是创造性的艺术,那必须有类似“科技发明奖”的评判标准,来测定这个艺术的真正价值。问题是谁来测定,标准由谁来制定。

众所周知,中国体制内艺术的评判标准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无论是中国美协、地方美协或者文化部门举办的画展,都由众多评委评选,而评委的个人标准就成为展览的标准。

三十年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体制内艺术水火不容,主要是一开始时,体制内艺术标准将当代艺术拒之门外。最著名的案例是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海画家俞晓夫《我轻轻地敲门》被拒绝,引起了轰动。当年的评委詹建俊回忆当时我们国家美术的开放度还比较窄,大家对艺术的要求、看法不同,他所关注艺术的更多的角度,跟当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受当时的某一些对艺术理解跟要求的局限,他这张画当时觉得它还不够完美,因此没有给他更高的一个获奖。”仅仅过了三年,俞晓夫的另一幅画《一次义演》获得了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的大奖。从拒绝到大奖,对俞晓夫作品的评判标准三年大变身。(www.daowen.com)

对“四大金刚”张晓刚、方力均、王广义、岳敏君的作品,体制内画展几乎是拒绝了三十年,然而,他们的艺术却得到了国际市场评判标准的认可,并且率领着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凭借国际市场的支持与体制内展览分庭抗礼三十年,直到2009年他们成为当代艺术研究院“院士”,才象征性地解除了他们的“禁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