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喜歌剧之间展开的大论战

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喜歌剧之间展开的大论战

时间:2023-05-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诺森十世教皇即位后,对当时风靡于意大利的歌剧演出加以扼制,喜歌剧未能得到确立和发展。这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习以为常的音乐谱曲的做法和风气。1752年8月,意大利的巴姆比尼喜歌剧团在巴黎法国歌剧院演出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做夫人》,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即所谓“丑角戏之战”,意大利派与法国派之间展开的大论战。

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喜歌剧之间展开的大论战

18世纪,奥地利女皇玛丽亚·泰莱西亚(1740~1780)和其子约瑟夫二世(1780~1790)执政期间实行“开明专制”,意大利王公君主相随在国内进行一些改革,资产阶级逐渐在壮大,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出现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稳定的局面。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在意大利文化艺术领域得到迅速的传播,文学家、艺术家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促使意大利文学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和繁荣。卡尔洛·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的喜剧改革,是意大利文学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同时,那不勒斯作曲家在喜歌剧上作了最初的创作尝试。17世纪,这种通俗性的歌剧体裁在罗马佛罗伦萨作过独立性的试验演出,引起人们的兴趣。英诺森十世教皇即位后,对当时风靡于意大利的歌剧演出加以扼制,喜歌剧未能得到确立和发展。

喜歌剧(Opera buffa)又称滑稽歌剧或趣歌剧,它脱胎于幕间剧(Intermezzo,亦译幕间曲),原是戏剧、正歌剧演出时在两幕之间穿插的短小的音乐喜剧,用诙谐、滑稽、讽刺或游戏性的情节,轻松愉快而带民歌性的歌调,使剧场观众的精神得到松弛和调节,获得观赏娱乐的满足。一般由两个角色演出,使用土语的说白,歌调抒情,有剧终合唱。1733年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将他创作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Il prigioner superbo)中的两段幕间插剧,作为第一部单独的两场喜歌剧《女仆做夫人》(La Serva Padrona)在那不勒斯首演,受到观众的欢迎。其故事情节简单,全剧仅有两个歌唱人物和一个哑剧角色,描述富有单身汉乌贝尔托雇用一个聪明的女仆赛碧娜,她想嫁给主人为妻,与男仆韦斯波内(哑剧角色)合谋激起乌贝尔托的妒意,这个单身汉非常害怕失掉聪明的女仆,急忙向赛碧娜求爱,立即要求结婚,女仆终于变为夫人。这部作品有1首序曲、5首咏叹调、2首二重唱,中间穿插用数字低音伴奏的清宣叙调,音乐主题清楚,手法精炼,充满着喜剧性的轻快、诙谐的格调。

18世纪60年代,在欧洲感伤主义文学(Sentimentalism,因英国作家斯泰恩于1768年所写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的影响下,意大利喜歌剧趋向抒情性的风格,那不勒斯的尼古拉·皮钦尼(Niccola Piccinni,1728~1800)于1760年在罗马演出的喜歌剧《好姑娘》(La buona figliola),吸取正歌剧的一些手法,全剧音乐以女主人公的抒情咏叹调为中心,又有不少喜剧性的场面。其情节取自哥尔多尼撰写的脚本。由于喜歌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表演诙谐风趣,富于戏剧舞台性,大多取材于市民、农民的现实生活内容,使城市的市民观众倍感亲切,受到热烈欢迎。不过,喜歌剧的音乐多数采用“旧调填新词”的方法,俗称什锦调(Pasticcio),即“集成曲”,将各名家的乐曲段落加以组合,好似东拼西凑的杂烩的写法,故名。这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习以为常的音乐谱曲的做法和风气

1752年8月,意大利的巴姆比尼喜歌剧团在巴黎法国歌剧院(建于1715年)演出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做夫人》,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即所谓“丑角戏之战”,意大利派与法国派之间展开的大论战。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妇蓬巴杜尔侯爵夫人支持以拉莫为首的法国派,王后玛丽亚与百科全书派支持意大利派,双方对峙长达18个月。卢梭于1753年2月发表《论法国音乐的一封信》,抨击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刻板空洞、墨守成规,提出向意大利人学习,使这场争论白热化,引起王室贵族对他的激烈攻击,有一些人还焚烧卢梭的模拟人身像,表示其愤怒。百科全书派充分肯定喜歌剧这种新的体裁,他们认为它具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音乐生动而富于变化,有戏剧的舞台感染力,对人们能够起到焕发精神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法国派主要是王室贵族中思想保守的代表人物,他们极力维护法国的音乐和歌剧传统,谴责意大利派丧失爱国思想感情。这一场争论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的进步的美学观点与贵族宫廷旧的保守的美学观点之间的尖锐斗争。18世纪70年代,围绕着格鲁克的改革歌剧在巴黎演出又爆发另一场同样性质的大论战。

1752年,卢梭本人还以作曲家身份投入论战,他写了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Lc Devin du village),这是综合意大利喜歌剧与法国民间传统的集市戏的特点而创作的。集市戏是法国市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有说、有唱、有表演的小型音乐戏剧。卢梭在剧中加进舞曲、小浪漫曲、通俗的“沃德维尔”小调(vaudeville,集市戏中演唱的流行歌曲,分节歌形式,最后由上场的每个角色轮流唱一段)和哑剧表演,表现出法国独特的民间世俗的风格。卢梭自己撰写脚本,着重揭示主题思想:接近于大自然的普通人民是具有崇高道德的。剧情是:一个年轻的农民迷恋城市的繁荣而离开家乡,他在城市谋生艰难很快感到失望,又返回乡村,在一位聪明的老年乡村占卜师的帮助下,他终于与原先爱过的姑娘重新和好。(www.daowen.com)

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在巴黎出现一种“严肃喜歌剧”,主要的题材是关于人的权利与尊严,用大型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场面,有鲜明的戏剧情节、抒情色彩浓厚,其剧情内容反映了人们反对贵族的阶级偏见,反对封建等级制的要求。格雷特里(A.E.M.Grétry,1741~1813)的《狮心王理查》(1784)是这类喜歌剧的代表作,他用交响性的音响描绘手法和主导动机的写法,使其音乐形式有进一步的发展。

1789年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法国之时,音乐成为人们进行革命鼓动的形式,有一批著名的作曲家如格雷特里、戈塞克(1734~1829)、梅雨尔(1763~1817)和凯鲁比尼(1760~1842),柏辽兹与古诺的老师让·弗朗索瓦·勒絮尔(Jean Francois Lesueur,1760~1837)等,表现出对法国大革命理想的同情和支持,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会音乐活动和各种音乐体裁的创作,使专业音乐在人民群众中间得到迅速的普及,发挥音乐的鼓舞、团结的作用。这时,“拯救歌剧”(rescue Opera)应运而生,其情节主要描写人民与暴君作斗争或人民反暴政的内容,采用大段的宣叙调场面或“音乐朗诵”形式(melodrama,即音乐话剧,整剧或一场以一个主要角色或两个角色演出),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用交响乐手法渲染、表现戏剧情节发展的意境气氛,使歌剧音乐具有幻想性、恐怖性和喧闹场面描写的舞台效果,反映出当时巴黎人民群众狂热的革命情绪。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在德奥形成一种民族形式的歌唱剧(Singspiel,亦称:有对白的喜歌剧),它吸取法国、意大利喜歌剧的特点,将德国的歌曲“利德”(Lied,有乐器伴奏的短歌)作为咏叹调主要的基调,是一种富于民间特色的、有歌唱又有道白的音乐戏剧形式。最早的歌唱剧是模仿英国《乞丐歌剧》的格调,采用民谣歌剧形式(ballad opera),在对话中穿插通俗的流行歌曲演唱,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莱比锡作曲家、指挥家约翰·亚当·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1804)于1766年创作他的第一部歌唱剧《魔鬼出笼》(Der Teufelist los),将德国歌曲直接运用到歌剧舞台上,表现出民族音乐的特点。

这种又称为“歌曲歌剧”(Liedopera)民族歌剧体裁,以大段的对白为基础,抒发感情时用歌唱代替独白或对话,有喜歌剧诙谐幽默的特点,也有德国市民戏剧大胆泼辣的讽刺性,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表现思想感情的要求。围绕歌唱剧的确立和发展,在德国引起激烈的争论,崇拜意大利艺术的王公贵族认为歌唱剧太简单、太粗俗,极力反对演出这种民族体裁的作品;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包括年轻的莱辛、歌德在内都充分肯定它的民族意义,极力维护这种新生的民族歌剧。1778年维也纳建立一座国家歌唱剧院。奥地利的乌姆劳夫(Ⅰ.Umlauf,1746~1796)和迪特斯多夫(K.D.Disttersdorf,1739~1799)、德国的聂弗(C.G.Neefe,1748~1798,贝多芬的启蒙老师)、捷克的班达(J.A.Benda,1722~1795)等都用这种歌唱剧形式写出了具有德奥民族意义的成功之作。1782年莫扎特的第一部杰作《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ausdem Serail)在维也纳城堡歌剧院首演,使歌唱剧的发展达到了高峰,使德奥的民族歌剧得以复兴。他的《魔笛》(Die Zauberflöte,1791)、贝多芬的《菲德里奥》(Fidelio,1805)、韦伯的《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1821)等,都是在歌唱剧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