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南朝乐府民歌名篇——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名篇——西洲曲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南朝乐府民歌名篇——西洲曲

东晋至陈末的乐曲歌辞包括民歌和文人作品两类,而现代南朝乐府诗歌歌曲一般单指这一时期的民歌。

东晋渡江以来,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交通得到开发。作为娱乐的歌舞也在贵族官僚和一般平民中空前盛行。今天所能见到的南朝乐府民歌约近500首,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其中绝大多数归入“清商曲辞”,仅《西洲曲》《东飞伯劳歌》《苏小小歌》等不足10首(不计民谣)分别归入“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清商曲辞”中所收主要为“吴歌曲词”和“西曲歌”两类。如《西洲曲》。

1.【谱例】18

西 洲 曲

2.【作品原文】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www.daowen.com)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3.【注释】

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

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

⑩悠悠:渺远。天还辽阔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4.【题解】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名篇,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府诗集,另一说是江淹所作,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西洲曲》的艺术魅力不容置疑。但与一般南朝乐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极为难解,研究者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西洲曲》的语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质朴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难解并不在字词的生僻、晦涩,而是整首诗的诗意难以得到一个贯通全篇的畅达的解释。

5.【演唱分析】

这首歌曲采用了七声F宫调式,并在起始处采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在演唱上歌唱家宋祖英用弱音处理将“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声音送出,刻画了一个少女思念情侣的炽热而微妙的心情。在经过“两江桥头度”与四小节的过门引出少女初春欢快采莲子的情节,这段的演唱者以欢快愉悦的心情将声音轻快地演唱出来,描绘了少女梦一般的思念与回忆,演唱时要有朦胧的意境。最后“南风知我意”洋溢出少女对钟爱之人的思念达到极致,所以这句的演唱要更加地体现出音乐与诗词的融合,柔中带情,情中带意,演唱者最后的演唱处理可称为绝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