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宋徽宗为什么被称为皇帝?

宋徽宗为什么被称为皇帝?

时间:2023-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宋徽宗,名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和端王,在位25年。宋徽宗酷爱书法, 自成一家,所创作的字体被后人称作“瘦金书”。1104年,为了招揽天下画家,宋徽宗设立画学并纳人科举考试。如今,作为研究古代绘画关键文献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也是在宋徽宗的主持下编纂而成的。可以说,宋徽宗是历代帝王之中唯一真正具有较高绘画才能和艺术涵养的皇帝,并可以真正称之为画家皇帝。

宋徽宗为什么被称为皇帝?

宋徽宗(1082—1135年),名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和端王,在位25年。1100年,向皇后于立他为帝,次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国亡后被俘,折磨而死,终年54岁,被葬于永佑陵。宋徽宗酷爱书法, 自成一家,所创作的字体被后人称作“瘦金书”。

此处插入图片: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即位后,不但自己在书画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也对中国绘画和书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他高度重视画院的发展。1104年,为了招揽天下画家,宋徽宗设立画学并纳人科举考试。画学分为人物、鸟兽、花竹、山水、屋木、佛道六科,以古人的诗文摘句入题。被录用的考生被分为“杂流”和“士流”,他们被安排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过程中考核不断。有资格进入画院的人又会被授予画学正、待诏、艺学、供奉、祗侯、画学生等名目。画家在当时的地位特别高,服饰和俸禄等方面也要比其他艺人的待遇好。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是最为繁盛的时候,一时因为徽宗的重视,二是画家的社会地位很高。因此,每年参加画试的考生都很多,并且留下了很多佳话。

当时画试由宋徽宗亲自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赵佶踏春回来,雅兴正浓,就在御花园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举行了一次画考。在这个题目里,“花”、“马蹄”和“归来”都比较好表现,只有“香”很难表现,因为它是无形的。很多画师即使有丹青之妙手,却也无从下笔,只能面面相觑。有人画的是骑马人手里拿着一枝花,踏春归来;有人画的是在马蹄上沾着花瓣,但这些都还不足以表现出“香”字。只有一青年构思巧妙至极:在奔走的马蹄周围画了几只蝴蝶飞舞。这就生动地表现出马匹踏花归来,马蹄处还留着浓郁的馨香。宋徽宗看了,拍手连赞:“妙!妙!妙!”接着向在场的人说道,“此画之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无形的花‘香’跃然于纸上,顿时香气扑鼻!”众画师听了没有不佩服的,都自愧不如。

在宋徽宗的倡导下,画院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不但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如张择端、李唐、王希孟等,也极大的丰富了皇家的收藏。张择端完成闻名于世的《清明上河图》后,就把把它献给了宋徽宗,徽宗于此便成为这绝世奇迹的第一位收藏者,还用自己的瘦金体在画上面亲题“清明上河图”。如今,作为研究古代绘画关键文献的《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也是在宋徽宗的主持下编纂而成的。

《宣和画谱》著录的是宫廷内所藏的全部绘画作品,宋朝初年,朝廷就开始了古代书画的搜访工作。到了徽宗时期,内府的收藏更是达到了鼎盛,于是就把宫廷内部所藏的历代画家作品编撰成《宣和画谱》。这本书共有20卷,成书于1120年即宣和庚子。收录了从魏晋至北宋共计231个画家,作品6396件,并按画科分了人物、道释、番族、山水、花鸟、墨竹、蔬果、龙鱼、宫室、畜兽10门。每门画科前还有一篇短文,内容叙述的是这一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还按时代先后排列了画家小传和他们的作品。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宋廷绘画的品目,而且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传记体的绘画通史。虽然在社会教育方面存在不少缺点,但对于研究北宋以来的绘画发展和流传来说仍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是一部关于绘画的重要典籍。北宋灭亡后,盛行一时的画院也随之结束,很多画院的画家或者被敌军掳获,或者辗转南逃,后来在南宋的都城临安集结。南宋画院成熟之后,这些画家也逐渐恢复了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骨干力量。虽然宋高宗政治上苟且偷安,但也十分重视书画之事,还用它为自己的政治服务。所以,南宋时期的绘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www.daowen.com)

宋徽宗本人的创作偏于粗犷,但在传世的作品中也有比较工细的,比如《芙蓉锦鸡图》和《听琴图》(藏于故宫博物院),《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但是都被专家鉴定可能是由画院中的高手代笔而作的。被认定是出自徽宗之手的有《柳鸦图》(上海博物馆)、《四禽图》(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还有《池塘秋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笔法简朴,水墨纸本,甚得自然之趣。

《芙蓉锦鸡图》的上面有赵佶亲加的题识,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画院中高手代笔,而后人多视为徽宗所画。这幅画上画的是一只飞临于枝梢上的锦鸡,正翘首看着一对翩翩舞飞的彩蝶,神情逼肖,状物工丽。题诗曰:“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翳。”锦鸡的全身毛羽鲜丽,神态曲尽其妙。芙蓉枝叶精妙入微,俯仰偃斜,每片叶子都形状不一,有轻重高下之感。图的下方有菊花斜插而出,不仅衬出全图位置之高,使全图气势贯通,更渲染了金秋之气氛。芙蓉斜刺向上,指向飞舞着的双蝶。从创作技巧上看,用笔精娴熟练,双钩设色细致入微,空间分割自然天成,足以代表北宋画院的水平和高度。而画中让人含蕴回味的诗意,精细入微的事物以及传神精切的写实也都体现着赵佶独特的美学思想。这幅工笔画,浓丽典雅,画意诗意,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即使后人怀疑这并不是赵佶所作,但是这幅画的精神境界和精湛技艺仍是不可小觑的。

《听琴图》是一幅别具特色的人物画,画中作道士打扮的主人公黄冠缁服,坐在中间的石墩上,他双手置琴上,微微低头,轻轻拨弄着琴弦。听者有三个人,左边那个人绿袍纱帽,抬头仰望,拱手端坐,似视非视,像是在这美妙的琴声中遐想;一个蓬头童子站在他的旁边,远远地注视着抚琴之人,双手交叉抱胸,用心听着;右边一人,一手执扇,一手支墩,红袍纱帽,正俯首侧坐,像是完全沉醉其中。三个人各具神态,栩栩如生。

“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这是《画继》对于徽宗的评价,事实上,徽宗的诗词书画确实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尤其是绘画,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鸟,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可以说,宋徽宗是历代帝王之中唯一真正具有较高绘画才能和艺术涵养的皇帝,并可以真正称之为画家皇帝。正如在《中国的艺术和建筑》劳伦斯·西克曼所说:“帝位为徽宗的绘画活动创造了条件,但徽宗的画并不是因其帝位,而是因其画作本身的艺术魅力而流传后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