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旁世伟.论完整的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韩喜平,庞雅莉,穆艳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5]姚顺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洪波.马克思个人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郑必坚等.马列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8]高路.中华寓言哲理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9]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0]海因里·希格姆科夫.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俞吾金.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哲学研究,2009(2).
[12]张磊.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复旦大学,2009(2).
[13]高乾胜.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历史演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14]刘怡,薛萍.马恩早期著作中“人”的思想的演进历程[J].理论研究,2006(2).
[15]桂立.“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新发展及其现
实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2).
[16]张金鹏.异化劳动理论与古典经济学关系辨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7]刘静.探寻卡夫卡小说的社会意义——对《变形记》指引“苦痛”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2).
[18]徐燕如.异化劳动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原罪[J].学术争鸣,2011(1).
Table of Contents
封面
版权页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异化
第一节 异化概念的起源
第二节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
第二章 什么是异化劳动
第一节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异化劳动
第二节 异化劳动与自由自觉的劳动
第三节 异化劳动的表现
第四节 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什么是异化劳动的扬弃
第一节 什么是扬弃
第二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在于私有财产的扬弃
第四章 异化劳动扬弃的共产主义归宿
第一节 共产主义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扬弃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第四节 共产主义人的存在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