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输血配型

第一阶段 输血配型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C、A、B血型。

1902年,狄卡斯德罗发现AB血型。

1907年,国际上统一对四种血型命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血型的发现,揭开了人类输血历史重要的一页,也是人类对于人体血液生理功能认识的一大飞跃。

figure_0115_0098

同型血相输应视为输血领域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在很多人的印象里,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学理论看,O型血是不可以输给A型、B型和AB型人的。

O型血的红细胞中既没有A抗原又没有B抗原,输给A、B、AB型人后,O型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中的相对的抗A或抗B抗体结合,因此输入的O型红细胞不受破坏,而能发挥其良好的携带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所以人们过去称O型血的人为“万能输血者”。

但在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输入其他血型的人体内后,它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继而产生溶血。

如果输入的血量少,受血者体内的血液量大,通过血液的稀释,受血者血浆中存在的一些A型和B型的血型物质与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体中和,可以把结合的红细胞的溶血概率降低。

但是,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抗和B抗体浓度很高,就可能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

所以,“万能输血者”并非万能,它同样潜伏着严重的危险性。综上所述,除非情况特殊,O型血不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B型血也不能任意接受大量其他血型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