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 思维方式
第四阶段 思维方式
2005年10月,我的《血型与人生》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这本书在总结分析前人的血型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外第一次较系统地提出血型思维方式论,认为同一种血型的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基本思维方式与人的体质和后天环境结合影响了人的气质、性格及个性的形成。O型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推理型,A型人是因果型(原书为线性),B型人是发散型,AB型人是聚合平衡型。这四种基本思维方式存在着制约、辅佐、包容、对立和平行五大关系,形成了人际关系的生态和谐链。
血型思维方式论彻底揭开了血型心理之谜,人们对血型的认识产生了飞跃。血型,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个主要心理特征的代名词,是人与人区别的重要标志,是心理学的基础。
在我写的《血型与心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版)一书中,血型思维方式论的观点更加系统化,为其生理基础等找到了更为可信的理论基础,并对古川的“血型气质说”重新审视,认为“血型气质说”是正确的,不过要把原因讲清楚,对气质的概念也要重新定义,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气质与性格的概念混淆、模糊,没有各自确切的生理基础而空洞玄乎的问题。
《血型与心理学》将这一理论的基础打实,使血型心理特征成为人类认识自我的一个普通常识,使血型思维方式论成为心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在1999年我注意到血型与性格的关系,开始着力收集、阅读这方面的书籍。
日本心理学者能见正比古、能见俊贤《血型与人生》,铃木芳正《O型(A型、B型、AB型)人的性格与处世方法》、《血型性格学》,中国学者续金健《ABO在中国:百年血型再发现》,黄惠珠《血型与个性》等书对我的影响很大。
从2003年我就产生了创作一本血型与性格关系方面的书,并着手写了近五万字,但后来将这五万字报废了,原因是其仍然停留在对血型与性格关系的表面认识上,只不过是在文字上换一下的游戏。我想,这不行!必须彻底找到血型与性格关系的真正原因。
我很纳闷儿,为什么一个确有一定道理和事实依据的学说,长期以来不被认可,仅仅在非学术领域与属相、星座和占卜为伍呢?
血型是物质的,而星座、属相和占卜并不见得有物质基础(有信息条件)。那么,血型“决定”性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在对大量的血型性格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我终于悟到隐藏在这些血型性格表现后的真正原因是人的思维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对比分析总结,我终于将血型背后的思维方式找了出来,真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前途光明之感。
紧接着我一鼓作气,逐一研究了血型基本思维方式:O型推理型、A型因果型、B型发散型和AB型聚合平衡型;即事思维方式、基本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血型气质、性格、个性的形成;血型心理知识的应用等,终于在2004年5月将书稿完成。当时定名为《先天(基本)思维方式与人生》,反复一年多终于出版,定名为《血型与人生》。血型思维方式论终于以比较完整的叙述公之于众,受到心理学界和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2008年《血型与心理学》出版发行,又将血型思维方式论以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展现于世。
血型思维方式也是人的气质基础和代名词,而性格则是由人的激素结构水平决定的;气质是先天的人的心理倾向,性格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人的心理表现;气质是随血型稳定的、内在的、不易变的,而性格是不稳定的、外在的、可变的。
血型思维方式论全面、系统、较彻底地将血型心理奥秘告诉了大家。当然,对血型意义的认识将会继续下去。关于血型基因在人脑中的表达及对思维的影响,基于当今科技条件的限制,还无法彻底弄清楚。所以说,人类认识自我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
血型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学者产生过想法。如日本能见正比古、能见俊贤二位先生的《血型与人生》一书中提到:“血型研究的意义不仅与医学、生物化学有关。国外的人类学家认为,血型还和人们的思维、性格、行为,甚至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血型的研究也已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科学与生活》月刊报道:“美国人和中国人以不同方式看世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生的眼球运动后发现,在看有前景和丰富背景的图片时,美国人是盯着最前面的景物看,中国人则是看整体,这种观察外界的不同方式或许与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美国人O型血占55%,中国人B型血占36%。所以,这里说的美国人应指的是O型人,中国人应指的是B型人。O型与B型人看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O型人推理型基本思维方式,看近处;B型人发散型基本思维方式,看整体。
我国学者欧阳羽峰在他的《血型魔方》一书中指出:“血型不是性格,也不是性格范畴的一部分,而是一种思维逻辑,不同的血型就有不同的思维逻辑。”我与欧阳羽峰先生交换过意见,他说思维逻辑与我说的思维方式是一回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前段时间在《神经生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血液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因为它能够积极地调整神经元处理信息的方式。血液负责为大脑提供营养和必要的氧气。因此,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血栓就会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
研究小组主要成员克里斯托弗·穆尔指出,血液和大脑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此,很多迹象表明,血液对大脑的作用比单纯的营养供给要复杂得多,因为它能够调整神经元传达信号的方式,这一发现将改变我们对大脑功能的认知。
穆尔认为,血液不仅仅是大脑的维持系统,实际上还有助于控制大脑的活动。具体来说,血液流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影响到附近神经元的活动,改变了它们相互传递信号的方式。因此,也调整了信息在整个大脑中的传递过程。
血液对大脑的这种影响从何而来呢?血液中含有能够穿透血管影响神经元活动的溶解因子,血流量的改变也可能会影响到溶解因子的浓度。此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也会对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产生反应。最后,脑组织的温度会在血液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神经元的活动。因此穆尔认为,应该用全新的方式看待人的大脑,血液系统可能是决定大脑活动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应该还有许多人注意到了血型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只不过没有现在这样系统和完整罢了。
血型思维方式论的观点是:ABO血型基因的根本意义在于表达人脑心理活动的“操作系统”——基本思维方式。同一种血型的人具有相同的先天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气质类型,它与一个人的性格(激素结构水平)、成长环境、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迟或早地造就了一个人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一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血型思维方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ABO血型基因指的是决定人类遗传的23对染色体中第9对染色体中DNA大分子的某几个基因段,它在人们血液中的表达只是控制了红细胞外缘的抗原性,但在脑细胞中的表达则是决定了大脑细胞神经元的运作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脑细胞活动的模式,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件,即基本思维方式。血型基因真正的、根本的意义就是确定合适的大脑思维软件,并把人的各种感官和运动器官连接在一起,否则大脑生命(思维活动)就无法运动,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血型表达只不过是通过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显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别。这个差别的医学意义是简单明了、无可争议的,但其心理特征的真实含义却长期被人忽视或误解则是万分可惜的。
同一种血型的人,其血型基因是相同的,因此他们的基本思维“软件”——思维方式也是一样的。当然,这个思维方式也就是遗传的(先天的)、基本的,相当于计算机初装的操作系统。但这并不是说这个人不再能采用其他思维方式进行脑思维活动了。恰恰相反,他完全可以采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维活动,但是,这是即事的,它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框架内进行的,仍然会有一些限制和条件。如果即事思维方式与基本思维方式相距甚远或根本对立,就更有可能使人的思维活动出现困难的“症状”。
人的先天思维方式是人脑活动的原动力形式。人的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内容虽然都来自于客观世界的环境影响,但外部影响与受体大脑结合产生意识、思维的过程却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不同血型的人由于基本思维方式不同,接收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程序是不同的。
抛开人的后天经验、理智的影响,同一种血型的人确实往往容易形成大致相同的某种性格取向乃至个性。从这点讲,由于气质是人的心理倾向,所以是先天的,因为它形成的基础——基本思维方式是先天的。因此,气质对一个人来讲是随血型基因固定的。
人的血型基本思维方式固然是人很重要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但在人的基本心理表象的形成过程中,人的激素结构水平及其他一些心理特点、即时环境等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种、民族、性别心理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看得见的特征。一个人幼年时的体质即生理条件,对人的心理也是有影响的。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与一个强壮的人,其心理状态会有明显差别。除上述内在的、遗传的心理影响外,对人的个性形成影响的还有外部环境。首先是家庭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家庭影响条件是否完善,家庭影响是否正常、正确,家庭影响的血型心理互动的作用等。其次是自然环境影响。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与居住在嘈杂的都市,对人的心理影响差异不可小视。再次是社会环境影响。包括政治文明、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宗教等。同样是O型人,生活在美国或中国会有不同表现;山东的O型人与山西的O型人性格特征会有不小差别,尽管他们的基本思维方式是相同的。
血型对人的影响,实际就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对人的心理影响。血型决定人的基本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人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对人的一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同血型的人,兴趣、爱好、处事风格、特长、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方式等都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他们的成才路径、人生志向等也会显示出不同。
血型确实是了解人生、解决人生问题的重要心理依据,否则,我们设想还有什么客观依据呢?
在某个国家、地区,当某种血型的人占优势时,会形成同种基本思维方式的表象特征和共识,即地域文化氛围,他们的政治文明的选择、文化传承的主要内涵、风俗民情的特色等都会有明显的特点。当这些文明差异与外部产生联系时,整个社会会形成两种乃至更多种文明的冲突,其内部也会形成不同血型人群思维方式文化的冲突,这种情况在单一血型的族群、地域则很少出现。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主要心理特征——血型,是我们寻找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分析研究改变历史的重要人物的科学方法。
血型思维方式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心理学的基础,意义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