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夏王朝之始

大禹治水——夏王朝之始

只要翻阅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看到充满神话色彩的夏王朝传说故事。把这些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依稀勾画出夏王朝发展的大致轮廓。

◦ 远古时代的滔天洪水

帝尧时期发生了大洪水,帝尧任用鲧(gǔn)治理洪水。鲧采用堵水的方法治理了九年,以失败告终。后来,委派鲧的儿子治理洪水,禹改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成功。

010-1

青铜器上铭文所见的“夏”字

大禹治水十三年,劈山导河,四处奔波,三次路过家门不入,终于平息了洪水。禹取得了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立国号“夏”后,建立了夏王朝。

011-1

大禹治水图
汉代画像石
大禹因公忘私,被尊为“大圣”,后人立社祭祀。在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上,保存着一幅大禹治水的画像。大禹头戴斗笠,手持农具,与文献的记载相吻合。

◦ 召集各地诸侯会盟

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及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带,更联合了不同地域的氏族部落,共同解决水患。禹因治水有功而声望大增,博得众多部落的拥护,终于继舜之后登上王位,不但可以召集诸侯会盟,更拥有掌握军队、刑法等权力。

012-1

二里头文化陶鼎
夏代
1973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禹召集各地诸侯会盟,奉召前来的大小诸侯数以万计。有一次,禹召集诸侯举行祭神大会,防风氏首领便因迟到而遭到诛杀。禹为了维护王权,还制定了《禹刑》。

012-2

二里头文化涂朱石璋
夏代
198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璋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时用以表示瑞信的器物。

◦ 负责不同任务的氏族

夏王朝大量灭国,同时也分封了大量氏族,并委派他们负责不同的任务,例如:

羲(xī)氏、和氏观测天象以制定历法;

周族的先祖则是农官,主持稼穑(sè)之事;

封父是专门制作良弓的部落;

担任车正(官名)的奚仲是善于造车的氏族的首领;

商族的首领是夏的水官,负责治水事宜。

013-1

青铜器及铭文
西周时期
铭文10行98字,记载大禹治水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