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感情,夏商周的科学与艺术

理智与感情,夏商周的科学与艺术

夏、商、西周时期,许多美术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保存下来,但还可以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略知一二。

根据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历法,人们对天上星宿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开始掌握医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 绘画

夏、商、西周时期绘画色彩鲜艳,线条均匀流畅。夏代以朱砂最为常用,故以红色为多,另外也使用白、黑、绿等不同颜色的颜料。

商周时期绘画颜料更加丰富,人们会在陶、木、丝、布和墙壁上绘出绚丽无比的彩色图案。木、丝、布质材料易腐朽,所以夏、商、两周时期的完整绘画作品极为罕见。

145-1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图案及颜料
夏、商时期
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大甸子遗址出土

145-2

宫殿壁画残块
商代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白灰墙上涂绘红色图案,配黑色圆点纹。

145-3

彩绘图案
西周
河南三门峡出土

◦ 雕刻

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造型,以具有实用意义的礼、兵、乐器为多,也有姿态、服饰和身份不同的人物雕像。动物形象有虎、象、蛇等造型,有些经过神化、夸张处理,例如龙、神兽。这些作品除部分作为日用品外,不少是用于庄严的礼仪和祭祀活动场合。

这些青铜作品上往往铸刻有花纹,夏代的花纹是简单的几何形纹,商代则多见饕餮(tāo tiè)纹、凤纹、象纹、虎纹、龙纹等。西周早期的纹饰大体继承商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纹饰,如凤鸟纹、重环纹等。

146-1

青铜牺尊
西周
1984年陕西西安张家坡遗址出土

夏、商、西周时期的陶塑作品多为动物,例如羊、狗、猪、牛、鸟等,也有装饰品或工具,如球、环、纺轮等。

夏、商、西周时期的玉石雕刻品数量、种类相当丰富,制作水平也高。

至于玉器,有宗教崇拜、礼器、仪仗、装饰、工具、用具等不同题材。

147-1

鸭尊
西周
辽宁喀左县出土

147-2

青铜鸮尊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148-1

玉簋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148-2

玉人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一面为男性,一面为女性。

绿松石雕刻主要用于青铜礼器、兵器、骨器的镶嵌装饰,如青铜牌饰、虎、戈、钺、弓形器和刻花骨器等。

148-3

镶嵌绿松石铜钺
商代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牙雕作品在夏、商、西周时期的遗址内都有发现,其中以商代最为流行,有象牙梳、环、杯等器类。

149-1

镶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木雕刻作品目前所见多为墓葬中的木棺,一般雕刻饕餮纹并且涂朱,有的还镶嵌鲟鱼鳞板和蚌片、牙片,作为装饰。

149-2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雕刻花纹的木椁(guǒ)

骨雕刻作品有雕花骨板、刻鱼骨片等。蚌雕刻作品有虎、镂空饰物、圆形泡、鱼等。

150-1

骨制发饰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 漆器工艺

夏代漆器主要用于礼乐器。商代晚期发现的漆器较为丰富,施漆于车、铜器、木器、玉器、骨器、丝织品,颜色以红色为多。

西周时期漆器形式大体同于夏商之时,具有礼器性质的漆器往往是以红色为底,绘以黑色线条。

150-2

漆器残片
商代
1973年河北遗址出土
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其汁可以作为涂料。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已懂得使用漆树汁。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制作漆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存,但是当时毫无疑问已经拥有为王室服务的漆器制作工匠和专门的技术。

151-1

漆罍(léi)(复原)
西周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 音乐舞蹈

夏、商、西周时期,乐属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主要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军事等宗教、礼乐、宴享活动,并设有专门官职和精通音律的乐师。

151-2

虎纹大石磬
商代
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磬为打击乐器。据测定,这件商代虎纹大石磬已有五个音阶。

152-1

陶制吹奏乐器
商代
河南辉县琉璃阁遗址出土

目前发现的夏、商、西周时期的乐器,夏代有陶铃、铜铃、朱红色漆鼓、石磬,商代早期有用响石打制而成的石磬,商代晚期发现有蟒皮鼓、铜铙、石编磬等。西周时期出现成组的青铜编钟、编镈和石编磬。

152-2

石磬
夏代
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

152-3

青铜鼓
商代
湖北崇阳出土

◦ 天文历法

中国传统的历法被称作“夏历”“农历”。夏王朝时期可能已经有了历法。商代的历法比较完备。在甲骨文中还可以见到日食、月食和星辰的记录。

西周时期,人们对于火、斗、室、毕、参、牵牛、织女等星宿已经有所认识。另外,在河南登封有一座相传为周公建造的测景台,用圭表观测日影而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约为365.2422日。

◦ 医疗养生

夏、商、西周时期先民对于疾病以及治疗已有所认识,甲骨文中有涉及人体各个部位疾病的记载,可以推知当时已了解人体结构。治病除借助巫术之外,还有外科手术和食疗等方法。

商代遗址出土的桃仁、枣、大麻等应与中药有关。

◦ 物理知识

夏、商、西周时期已懂得利用力学原理组成各种简单机械,例如纺轮、制陶的陶车等。

阳燧(suì)是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来用太阳光取火。

154-1

青铜镜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很可能是利用太阳取火的阳燧。

◦ 金属冶铸

金属冶炼和应用是最早的工业。夏、商、西周时期已能利用金属来生产,应用的金属包括铜、锡、铅、金等。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对于铜的认识和使用已相当深入和广泛,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将铜和锡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生产出具有不同功用的青铜产品的技术。古代青铜主要是指铜、锡合金。

块范法是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最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先按照铸造器形制造出模范,然后浇铸成型,就可以生产出所需要的青铜器。

155-1

铸铜石范
夏代
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

155-2

炊器范
商代
1954年郑州南关外商代铸铜遗址出土

◦ 铁

在发明人工冶铁术之前,人类使用天然陨铁。古埃及在距今5000年左右就已使用天然陨铁。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在商代中期的遗迹中便发现了铁刃铜钺,推测是陨铁锻成的。

商代中晚期出现小规模的人工冶铁,并且首先用于青铜礼器、兵器的局部。西周早期以后,中国青铜文化从鼎盛逐渐走向衰落。正是在青铜文化的衰落时期,人工冶炼铁器开始出现了。

◦ 其他金属

除铜、铁外,当时还冶炼锡、铅、金等金属。锡当时除了与铜形成青铜合金外,还可用于金属焊接。

156-1

铁刃铜钺
商代
1977年北京平谷刘家河出土

156-2

金带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属于贵重金属。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用金制作象征王权的金带、权杖。贴于青铜礼器、棺椁上的金箔、金叶、金花、金箍和金虎头等,明显都是王室贵族生活中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