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方法、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实证到规范的分析方法。
1.3.1 从微观到宏观
本书运用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方法。自从1978年以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理论预期学派提出著名的“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以来,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就开始了为宏观分析构建微观基础的趋势。卢卡斯等人认为,由于人们对将来的事态作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如果不考虑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就无法准确衡量宏观经济的变化,就很难利用经济模型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通过为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微观基础,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主体行为的兼容,提高经济模型的解释力。
本书先从企业决策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的生产制造投资、技术引进投资和自主创新投资的影响因素,再加入汇率的影响,分析汇率调整后制造业企业如何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重新调整自己的生产制造投资、技术引进投资和自主创新投资。在此基础上,再在行业层面上分析汇率调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考察在政府产业政策作用下,汇率政策对产业政策效果的影响。运用微观分析为本书的研究构建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展开行业分析及宏观政策分析。
1.3.2 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本书采用了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一般均衡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可以在复杂的经济系统中集中分析特定市场的运行特征,归纳经济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但是,由于局部均衡方法没有考虑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其结论与现实经济现象必然存在一定出入,必须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之上运用一般均衡方法综合考察在多个市场相互影响的复杂情况下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分析汇率调整对制造业行业技术升级的影响过程中,本书先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商品市场均衡时厂商的技术投资,分析仅存在汇率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单方向影响、技术对汇率没有反作用时的情况。在考察了汇率调整对制造业行业的单方向影响后,再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商品市场、外汇市场乃至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厂商和家庭部门的行为,考虑制造业技术升级对汇率的反作用,以及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时,汇率调整对制造业技术升级影响的动态均衡影响机制。
1.3.3 从理论、实证分析到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不考虑经济运行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本书遵循从理论到实证再到规范的分析思路,以理论分析作为实证分析的依据,以实证分析证明理论分析的结论;以实证分析为规范分析做支撑,以规范分析拓展实证分析结论。本书先从实际出发,对理论分析做必要的前提假定,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汇率调整对制造业厂商行为以及制造业行业技术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分析的结论。本书还利用理论、实证分析的结论展开政策分析,考察汇率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搭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