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我们为精彩而迎战
踏入美国的第一站是安检,入境旅客被要求脱鞋,脱鞋后再穿上的那刻,就意味着以后脚下的路要靠自己走了。
Finding school的话
美国目前有超过1万所的私立中学。与中国统一的混校不同,美国私立学校按照性别可分为男校、女校和混校,按照宗教信仰则有宗教学校和非宗教学校,按照学科分类则有艺术学校等。因此,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寄宿(数量少,不到400所)和走读(超过1万所),单性别和混校,普通学校和特殊高中等。
好的寄宿学校现在申请难度一年比一年大。最新数据显示,每年一个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人,却会收到300~2000份申请。竞争激烈,处于饱和状态。这就导致寄宿中学(包含寄宿初中)为控制中国学生数量,优秀中选最优,对申请者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语言水平、软实力和真实性等各方面的考核也日益严格。
随着申请人数的大增,走读学校也成为了很多家长的考虑,因为走读学院也不乏好学校,但是走读学校的水平层次不齐,而且选择了寄宿家庭也面临挑选寄宿家庭和与寄宿家庭相处的问题。
其实在美国中等教育阶段,单一的男校或女校占有相当比重,它们遍布全国,历史悠久,教学严谨,是培养美国社会精英的摇篮。很多知名人物是来自单性别学校。男校、女校中并不是完全与异性隔绝,一般而言男校旁边一定有女校,经常会联谊。
还有一类是教会学校,顾名思义就是由教会出资创建的学校,美国的私立学校无论是寄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制学校,80%以上是由教会出资创立的,两大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教会学校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学术的培养,还将宗教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校不要求学生一定成为教徒,但是,学生必须上神学课程,即学习《圣经》,主要学习故事来传递看世界的不同方法。
当然,即使选择了常规类型学校,孩子一样会面临诸多挑战。在中西迥异的文化背景下,除却语言、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问题外,人际关系、生活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将是考验学生适应能力的磨刀石。
下面这几篇文章分别由在美高男校、女校、宗教学校及普通学校就读的学生所写,讲述在别样校园环境里的成长故事:由不安到接受,再到享受,选对了合适的学校,都有精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