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写出好看的书

为孩子写出好看的书

伍 剑

从一件事儿说起——

那日,有朋友来访。朋友领着孩子,孩子名叫阿力,在读小学四年级。阿力一进门就钻进了我的书房,朋友不好意思地讲:“你的书房有电脑吧?他一定去玩游戏了,这是个小电游迷。”

我问:“他平时不看课外书?”

朋友苦笑:“他说课外书不好看,看了就头疼。”

我和朋友在客厅品茶聊天,阿力独自在书房。

聊着聊着,朋友发现阿力没动静,就起身拉开了书房的门。

“阿力,你在做什么呀?”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情景是,阿力却并没有玩电脑,而是饶有兴趣地翻看电脑旁刚刚打印出来的一摞书稿——那是我刚写完的“男生吹吹”系列中的《夜访魔幻岛》。

朋友:“阿力,快把稿子放下!”

阿力:“我再看一会儿,就差一点儿了。”

我问:“阿力,好看吗?”

阿力:“嗯,好看。……我开始想玩游戏来着,可谁让我看到了这个呀,我看啊看,好惊险、好刺激,就没心思玩游戏了。”

朋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而我暗暗高兴。本来,这摞打印稿我是想星期一拿到学校给学生试读的。无意中,不爱读书的阿力竟成了它的第一个读者。从阿力的反应来看,这个作品还是成功的。

朋友疑团未消,问我写的什么内容。

我说,是少儿科幻惊悚小说。

“真是奇怪,我从未看到阿力这么用心地阅读。”

“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把‘阿力’写进去了。”

“阿力被你写进书里啦?”朋友又一次张大嘴巴。

我赶紧解释:写进书里的“阿力”,并不是正在我书房里安静阅读的“这一个”,而是这般年纪、这种类型的“这一群”。

我喜欢这些孩子,我也了解他们。

是的,我在学校当了37年的老师,成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眼里,没有坏孩子,没有差孩子,即使是调皮捣蛋的,我也觉得他们是可爱的。孩子总是活泼好动的,且富于幻想,善于遐想,也会学着成年人,偶尔玩点儿小花招……他们,就是我笔下人物——阿吹、丁文丽、胡虎、胖嘟嘟,还有班长张小鸣的原型。

因为我了解这些孩子,所以我知道他们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我从来都认为,天下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孩子。问题是,我们能提供多少他们喜欢读的书。

在省作协的一次会上,作家们关切地议论起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我发言说:当下,孩子们的读书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这固然有受网络冲击的因素,但也要看到,真正能够吸引孩子们的书,还是少了一点儿。看上去,儿童书的品种和样式似乎很多。可读起来,或单调,平淡,味同嚼蜡;或艰涩,费解,不知所云。这样的书,如果逼着孩子看,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弄不好,会导致他们终生不读书!

我们的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一定要为孩子写出好看的书!

好看的书,没有固定的题材和体裁,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也不必“四面出击”,只要能在某一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可以受到小读者的喜欢。

这些年,我一直努力从事少儿科幻探险小说的写作。写作中,我努力将“科幻”和“探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作品充满悬疑和神秘的元素,不可预测。

我想,这样的作品会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能满足他们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

孩子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智力增长最快的时候,他们渴望心理探险,体验别样刺激——这是从儿童到少年到成年的正常心理成长过程。美国作家R.L.斯坦就据此提出“过山车”理论,他认为,孩子阅读惊险小说,就好比乘坐过山车,险象环生而快乐无限。不过,虽惊恐,却能“安全着陆”。

安全着陆也就是安全阅读,肯定要比守在电脑前玩游戏有益得多。

我写的“男生吹吹”系列,就是要让小读者体验乘坐过山车的感觉,诚如阿力所言:“好惊险”,“好刺激”。相信这套丛书出版后,能为更多的小读者喜欢。

孩子们,开卷有益,多读些课外书吧!作为“男生吹吹”尖叫版的作者,我要对你们说,欢迎你们成为这套丛书的读者。如果你们觉得它是好看的,就把感受和建议反馈给我,我会继续为你们写——写得更多,写得更好!

2013年2月于江欣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