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得知一本《四姑娘山杜鹃花》的出版物正在酝酿之中,但不知其为科学专著还是科普读物。前些天,收到了编者传来的PDF样稿,由此确认是一册主要叙写四姑娘山杜鹃花的科普旅游指南。编者希望我为之作序,并告知这也是印开蒲先生的意思。踌躇再三,只好勉为其难。

动笔前,突然想到读大一时,我的数学老师讲极限和二元积分的情景。他用浓重而富有节奏感的重庆口音高声说道:“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叫‘极限’。”又说:“武松醉打蒋门神,虚晃一枪,回头便走,然后一个鸳鸯腿,这就叫‘二元积分’。”从事植物学工作40多年后,才逐步认识到,把通俗的问题说高深固难,而把高深的问题说通俗就更难。由此,我深感先生们的高明。

《四姑娘山杜鹃花》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植物科普旅游指南,这是我阅读后的基本印象。作者用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诗入手,让“一位来自京城的摄影师”,将读者带进了四姑娘山,然后分“群星闪耀”到“花园芳谱”等5章,以多位亲历者的目光和巧手渐次为我们透视并揭开了“蜀山之后”花园的面纱。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植物资源野外搜集并长期浸淫于“论文八股”中的研究者,我深知欲将多少有些艰深的植物学知识“灌输”到普罗大众脑袋中去的难处。而这一切,似乎都在阅罢编者和诸位亲历者娓娓道来的随笔和精美的配图后得到了圆满解决。最为难得的是,编者不但忠实地一并记录了一些杜鹃花及其他高山观赏植物的种类、地点和生境,而且还注意到了亮叶杜鹃与山光杜鹃、锈红毛杜鹃与黄毛杜鹃以及紫花杜鹃与秀雅杜鹃等种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及可能存在的自然杂交现象,为解释杜鹃花属植物的自然交配行为和种群性质提供了有价值的新线索。如果鉴定无误的话,暗叶杜鹃可能是这个区域的新记录,而着意设计并留白的“你的观花笔记”也十分独到。

实际上,整个青藏高原都是数千万年来“喜马拉雅运动”的作品,其东部的大雪山脉、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无疑是“横断山北部”这一具有世界生物多样性意义的种子植物特有现象中心的核心部分。而多年来,在贡嘎山(大雪山脉主脊)、峨眉山(邛崃山南段余脉)、卧龙(邛崃山脉巴郎山主脊以东)和龙池(岷山山脉龙门山区)等邻近山地的植被与植物区系已得到比较深入研究的情况下,作为邛崃山脉主脊的四姑娘山的相关研究似乎才刚刚开始。仅以杜鹃花属为例,雪山杜鹃、凹叶杜鹃、大白杜鹃、红棕杜鹃、硬叶杜鹃和川滇杜鹃等种类在小金县境内也应有分布,而此次则未能蒙面;另外,巴郎山东坡分布的一些著名杜鹃花,如巴郎杜鹃、无柄杜鹃和毛肋杜鹃等是否有能力延伸到本区,亦待长期关注。当然这绝不是一个调查周期能完全回答的问题。好在,近年来植物爱好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尤其是喜欢“刷山”的新兴人类,比他们的父辈更精于网络、微信和数码照相。去年,成都的一个植物爱好者团队就在西岭雪山发现了一个新奇的报春花野外变异,经鉴定成立了一个新物种。

因此,期望有更多的植物爱好者,在本书的留白处亲笔填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为四姑娘山积累植物影像。没准,您的一次偶遇就成为了一段值得书写的历史,这大约也是编著者的愿望。

我想,在高深与通俗之间,或仅仅存在一个表达方式的区别。

2018年10月9日于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