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差黑海位于云南省砚山县境内,地处砚山县西部,湖长2.8km,最大宽1.7km,平均宽0.9km,是砚山县最大的天然湖泊,属红河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03°52' ~103°53',北纬23°40' ~23°41'。现湖泊水面面积2.8km2,流域面积72.66km2。
(2)气 候
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干雨季分明,立体气候特征较明显。热量资源丰富,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2500℃~6500℃,年温差小,全年气温12.50℃~19℃,最冷月(1 月)气温6.60℃~10℃,最热月(7 月)气温16.50℃~25℃,极端最高气温33.20℃ (1958 年6 月1 日),极端最低气温-7.8℃ (1968 年2 月14 日)。年无霜期250~320d,年日照时数1400 ~2100h,年降雨量840 ~1400mm。境内海拔高低相差1183m,形成河谷、平坝、山地三种不同气候类型。干季(11 月~次年4 月),主要受西部干暖气流影响,空气干燥,降雨稀少,干季雨量仅161mm,占全年总雨量的17%。雨季(5 ~10月),主要受西南和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大,降雨较多,雨季雨量834.90mm,占全年总雨量的83%左右。
(3)地质地貌
流域地处砚山县境内最大的平远坝子内,为境内最大的溶蚀盆地,受西北和北东向构造控制,基底为三叠纪地层,地表为厚度不等的第四纪地层覆盖。坝区总的地貌形态为岩溶残丘坡地,盆地地面标高1437 ~1476m,四周低中山区标高1550 ~1847m,二者相对高差100 ~300m。盆地内地势平坦,有零星岩溶残丘或孤峰存在,为坝区的主要农业耕作区。河谷四周为孤峰平原,残丘缓起,海拔略高于河谷地区而低于四周的低中山区,与河谷区界线局部清晰、局部隐晦,二者常交叉分布。在这一地区,峰丛洼地、溶丘洼地漏斗、落水洞发育。
(4)土壤植被
砚山县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全县分红壤、黄壤、紫色壤、石灰岩土、水稻土5 个土类、11 个亚类、17 个土属、31 个土种。其中,红壤性耕地63.4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8.7%。植被群落多样,低层植被草群结构主要以黄背草、龙须草、野古草、扭黄草、白茅等禾本科牧草为主,而豆科牧草很少;高层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等。林种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其次是栎类;再次是油杉、思茅松和杉木。阔叶林树种有早冬瓜、栲类、樟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