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色彩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色彩语言进行艺术表达。色彩课通常注重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其实就是所谓的“写实能力”。虽然设计类的色彩课叫做“设计色彩”,但往往与纯造型专业的课程安排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是把形式美感的任务放在“色彩构成”上。其实设计课程中的“三大构成”是从西方现代派绘画与雕塑而来的,也就是从具象造型到抽象造型的过程与结果,是对造型语言的研究。康定斯基、伊顿、克利等人将艺术表现语言的研究引入设计教学近一百年了。我们从西方的现当代各类设计作品和产品可以看出,西方的设计教育到今天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与他们的研究密不可分。
作为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的色彩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达到明确和预期的效果,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本书的目标是指导学生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出发,探索从自然、生活中的“型与色”到设计中的“型与色”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理解色彩是造型语言,能够真正读懂并运用这种语言来进行造型和艺术表达。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色彩课程中,造型和表达不仅仅是对具体物象的描写,还包括了更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课程的“造型”不仅是具象的,更多的是运用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进行色彩语言的研究。例如,对构图、质感、笔触、肌理,对画面的点线、方圆、面积、节奏、韵律等形式语言的研究。通过课程的安排和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这种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可以通过对自然和生活中物象的观察、感受,并运用不同的材料、表达手段而得到。
观察的角度与方法决定了工作的手段与结果。本书不介绍繁多的色彩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在编写体例上,本书试图通过教学进程的系列课题安排,使学生学会多种角度的观察方法和多种形式的表达手段,运用色彩语言创造出有时代特色、有美感的画面,为之后的设计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