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奴役。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世。”

这是马丁·路德·金,一个黑人,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的演讲。关于黑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历届政府,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人的维权运动也是此起彼伏。这时,马丁·路德·金成了维权运动的领袖。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个浸礼会传教士家庭,他在亚特兰大学社会学系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来研修神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他对神学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他也在探究将非暴力维权应用于社会改革的途径。

1955年,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被当地警察局逮捕,罪名是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违反了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条例。马丁·路德·金由此发起了公共汽车抵制运动,运动持续了一年,5万名黑人参与其中。第二年的12月份,最高法院通过决议,宣布种族隔离政策违宪。此后马丁·路德·金成为蒙哥马利权利促进协会的领袖,并在20世纪50年代扛起捍卫黑人民权的大旗,开始全心全意为黑人维权运动而奔走。

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民权法案的通过,1957年,马丁·路德·金联合一些黑人团体领袖成立了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1960年,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建立,该组织的主体成员是黑人大学生,学生中的激进分子对马丁·路德·金十分仰慕。1963年4月12日,在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马丁·路德·金领导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警察逮捕了马丁·路德·金,他在狱中阐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初衷,那就是要实现没有歧视、人人平等的理想。

1963年8月,马丁·路德·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开展了“自由进军”运动。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闻名世界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他的第一次民权演说,站在教堂前,他声情并茂地向黑人强调了团结的必要性,以及争取民权、保持黑人尊严的急迫性。演讲停顿处,听众随着他的节奏,用眼神、手势和他交流,场面十分热烈。

在讲演的最后,马丁·路德·金庄严地宣告:“当我们让自由之声轰响,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大村小庄,每一个州府城镇,我们就能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将能携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黑人同胞们在广场上和他们的精神领袖一起欢呼,雷霆般的声响久久没有平息。面对现场的群情激荡,马丁·路德·金呼吁他的同胞们克制情绪,主张用非暴力的手段追求正义,号召大家文明行事。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被认定为是非法的政策。

马丁·路德·金所谓的“非暴力反抗”是强者的手段,而非消极的妥协,他的目标是赢得对手的理解和友谊,他所主张抵抗的对手是邪恶本身,而非那些行恶的人。马丁·路德·金声称,非暴力的反抗者愿意遭受痛苦,不以报复为目的,反抗者寻求的是一种冷静、理解、善意,并创造人与人之间共通的爱。马丁·路德·金深信,世界站在正义一边,并且相信在未来,经过人类的努力,终究会实现正义。1964年,马丁·路德·金的理想和努力受到肯定,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黑人团体领导层内部的分歧让这位伟大的民权运动领袖的努力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政府也对黑人运动百般阻挠。随着种族暴力的不断加深,以及马丁·路德·金对越战所持的批评态度,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与他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1967年年底,一名叫詹姆斯·厄尔·雷的刺客射杀了马丁·路德·金,遇害当天,他正在帮助孟菲斯的黑人清洁工组织游行罢工运动,他的遇刺成了日后黑人运动的导火线,多个城市所爆发的黑人骚乱一时席卷了全国。

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运动席卷了整个美国,“我有一个梦想”是他们的口号。所谓的梦想不光是黑人的梦想,还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梦想。

【相关链接】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

2013年8月24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活动,纪念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从24日起,华盛顿连续多日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当天上午,众多民众在国家广场附近参加游行,从马丁·路德·金的纪念雕塑陆续走到林肯纪念堂前,聆听马丁·路德·金后人和50年前亲历者等人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