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西俄德:城邦时代的记录者

赫西俄德:城邦时代的记录者

“北风越过马群遍地的色雷斯,吹到广阔的大海上,搅得海水汹涌翻滚,所到之处,大地森林发出吼声,山谷中枝叶繁茂的高大橡树和粗壮的松树被连根拔起,倒在丰产的大地上。”当赫西俄德写下这些句子时,他正端坐在一所建筑精良的温暖房舍里,遥望着风雪中的赫利孔山。也许,彼时的他还不知,笔下的这首长篇叙事诗是后人研究希腊古风时代最生动的资料。

长达400余年的黑暗时代过去了,希腊半岛的文明逐渐从沉睡中醒来。黑暗时代已去,黄金时期未至,中间这段过渡期被史学家称为“古风时代”。希腊的历史变得日渐清晰,因为希腊人开始用纸草书写。在15世纪印刷机问世以前,希腊人不厌其烦地把流传下来的文本抄了又抄。其中就包括希腊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作品《工作与时日》。

它的作者赫西俄德住在波俄提亚城的一个小镇上。他自称,某天在山坡放羊的时候,遇见了缪斯女神,她向他的体内注入了诗的灵魂。此后,赫西俄德开始了诗歌创作。

和大多数希腊青年一样,赫西俄德痴迷于希腊大地上的神话故事,为此,他撰写了一部诸神系谱,但是对这首长诗的真正作者有很多争议。他唯一被后人明确认可的诗,是一首关于农民生活的田园诗,这就是《工作与时日》。

诗中,赫西俄德表达了对哥哥珀尔修斯的斥责和忠告。原来,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兄弟俩在分配父亲留下的土地时产生了矛盾。珀尔修斯靠贿赂法官从赫西俄德手里骗去了一份土地,富足的哥哥从此游手好闲,奢侈享乐,最终穷困潦倒,又来找弟弟求助。也许这只是作者因文学创作所需杜撰出的故事,无论如何,这都无关紧要。反而他笔下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被人津津乐道。

传说,赫西俄德曾在创作比赛中赢了荷马,因为荷马歌颂英雄和战争,而赫西俄德更关心百姓和生活。他认为,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增加羊群和财富,而且也只有辛勤劳作才能得到永生神灵的眷爱。在荷马史诗中,这些奖赏只属于英雄人物。赫西俄德把劳动看作和战场上的英勇一样美好的品德。简单朴素的乡村生活带来了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对于赫西俄德和他的邻居们来说,财富就是“谷仓里堆满维持生计的口粮”而不求于人,名声就是受到村中所有人的尊重。古风时代的道德观核心就在于辛勤劳作。

为了教导他的兄弟靠双手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赫西俄德还写下了从事农事的规则。比如,用月桂树或榆树做犁杆才不会遭虫蛀;9岁的公牛耕田力气最足;云中的鹤鸣预示着雨季的来临;二三月份要修剪葡萄藤,否则葡萄就没有收成;在仲夏之时要吩咐奴隶动手建造谷仓。接着,他叮嘱这位让人操心的哥哥,夏季不宜饮酒过度,冬季不宜穿衣单薄。透过细致入微的嘱咐和教导,一幅早期农村生活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表面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哥哥看的,但有些部分,赫西俄德又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言辞激烈地斥责统治阶级。他称呼这些人为“侵吞贿赂”的“巴昔琉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恣意做出的不公正判决。他借用正义女神来威慑嚣张的统治者,说神灵在“监视着人间的审判和邪恶行为”。可见,那个时代里,希腊人已经形成基本的公民道德观,监督政府的胡作非为,敢于反抗不公平的管理

赫西俄德坦诚地告诉我们早期希腊社会的丑恶,王公贵族们的奢侈生活都是寄生在农民的辛苦汗水上的。小农们生活在阶级压迫中,极端贫困,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工作与时日》里,我们可以听到农民揭竿而起的有力呼声,似乎此后的希腊民主改革者都是在赫西俄德的诗中应声而起的。

不过,赫西俄德所在的阶层本身也是剥削者。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农民应当雇佣几个仆役,计算好他们的食物,以便吃饱之后专心为雇主干活。他也对女性有着显而易见的偏见,认为那些敢与丈夫同席而坐的妻子全都厚颜无耻。把女人当作仆人还好,赫西俄德还认为,如果娶了一个依靠丈夫吃饭的妻子,那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懒惰是女人最可耻的恶行。“信任女人就是信任骗子”。赫西俄德的女性观近乎商业化,但并不是他个人的好恶,而是古风时代常见的一种态度

【相关链接】

城邦的形成

希腊半岛多为山地,分散的平原和贫瘠的土地不适合建立大国,人口少、规模小的城邦就成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公元前8世纪,随着文明的复苏,城邦社会渐具雏形。到了公元前7世纪初,希腊各地已有几十个地区形成城邦制社会。希腊城邦又被叫作“polis”,是古希腊特有的社会政治组织,对后世的国家政治有着深远影响。英文单词“political”(国家的、政治的)和“politics”(政治)两词的词根就是po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