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锨与赶山鞭

吃土锨与赶山鞭

“蒙古兴、灭金夏、覆宋江山”。会宁县城东17.5公里处的西宁故城,它的东北方约50公里处的通安故城,建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当初,蒙古兵与金兵交战,攻下平阳,平定临洮,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达安定,至会宁(会州)。金兵溃不成军,逃至会宁西宁故城住了下来,蒙古兵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情况十分危急。

此刻,金国王子急中生智,为蒙蔽对方,故意制造出嘈杂喧闹的气氛,他把数只羊各自的两条前腿交叉捆绑,吊在横架上,在每只羊的后腿下面相应固定好数面“台鼓”,这样,西宁古城内不时传来羊叫声、击鼓声;又将马的颈项上拴好铜铃,并在马够不着的地方摆放草料,以便让马匹发出嘶鸣声和铜铃声。随后,金兵开路先锋手握吃土锨和赶山鞭,飞身上马,纵马扬鞭,鞭到之处障碍物不见了,吃土锨一挥,眼前黄土不见了。只见一条高约3米,宽约2米的隧道出现了,众金兵沿此隧道借助着洞风,行至约百里,出了洞口。此时,明月当空,清风习习,金国王子派士卒问当地百姓,这叫什么河,河的对面是啥地方,百姓回答道:“此河叫王河,河的北岸是通安。”话音刚落,金国王子大喜,高声道:“我们轻松通过地洞已到达平安之地。我是大金国的王子,这河又叫王河,所以是我们的河;通安是畅通无阻,安居乐业的地方。我们到家了。”接着,众金兵来到通安挖土筑起了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