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市规划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思想变革

2.1 城市规划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思想变革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因过度依赖资本投入、消费刺激来促进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中低品质城市过多、高品质城市不足”的典型问题仍然普遍存在[12],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开发建设,超出地区发展承载能力的大规模城市新区,持续高涨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难以解决。在城市建设资本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市场力量影响了城市规划自身的质量,城市规划自身仍然存在诸多科学问题尚未解决,甚至留下大量隐患。2014年年底,城市规划行业进入历史性的低迷状态。城市快速建设的同时伴随着大量城市规划自身问题的暴露,城乡规划学科开始进行理性反思[13]

城市规划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改革,意味着在城乡规划的方法论上,应当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识别并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看清空间发展的趋势。在城乡规划技术上,应当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低碳等新技术,突破传统城乡规划方法的局限性,着力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让“老三样”(土地、住房和交通)让位给“新三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